本篇要介紹的則是二次對稱型。 此種問題在人教版的八年級上冊教科書上面出現過。 就是下面第15題中牧馬人先牧馬再飲馬,最后返回的一個過程。 很多時候中考的壓軸題取材會來自教材。大家平時可以多關注教材中的一些典型問題,以及閱讀材料。這些常常會是中考的考點。也就是大家說的源于課本,要重視課本。 方法介紹可以看下面這篇文章: 【題1】 (2019·湘西州)如圖,拋物線y=ax2+bx(a>0)過點E(8,0),矩形ABCD的邊AB在線段OE上(點A在點B的左側),點C、D在拋物線上,∠BAD的平分線AM交BC于點M,點N是CD的中點,已知OA=2,且OA:AD=1:3. (2)F、G分別為x軸,y軸上的動點,順次連接M、N、G、F構成四邊形MNGF,求四邊形MNGF周長的最小值. 【分析】 本題中M與N兩個定點,而G與F是動點,與前面講的類型完全一致。 本題只需要作二次對稱即可. 【答案】拋物線的解析式為y=1/2x2﹣4x 如圖1,作點M關于x軸的對稱點點M', 作點N關于y軸的對稱點點N', 連接FM'、GN'、M'N'. ∵y=1/2x2﹣4x=1/2(x﹣4)2﹣8, ∴拋物線對稱軸為直線x=4. ∵點C、D在拋物線上,且CD∥x軸,D(2,﹣6), ∴yC=yD=﹣6,即點C、D關于直線x=4對稱. ∴xC=4+(4﹣xD)=4+4﹣2=6,即C(6,﹣6). ∴AB=CD=4,B(6,0). ∵AM平分∠BAD,∠BAD=∠ABM=90°, ∴∠BAM=45°. ∴BM=AB=4. ∴M(6,﹣4). ∵點M、M'關于x軸對稱,點F在x軸上, ∴M'(6,4),FM=FM'. ∵N為CD中點, ∴N(4,﹣6). ∵點N、N'關于y軸對稱,點G在y軸上, ∴N'(﹣4,﹣6),GN=GN'. ∴C四邊形MNGF =MN+NG+GF+FM =MN+N'G+GF+FM'. ∵當M'、F、G、N'在同一直線上時,N'G+GF+FM'=M'N'最小, ∴C四邊形MNGF =MN+M'N' =√((6-4)2+(-4+6)2 )+√((6+4)2+(4+6)2 ) =2√2+10√2 =12√2 ∴四邊形MNGF周長最小值為12√2. 【題2】 (2019·煙臺)如圖,頂點為M的拋物線y=ax2+bx+3與x軸交于A(﹣1,0),B兩點,與y軸交于點C,過點C作CD⊥y軸交拋物線于另一點D,作DE⊥x軸,垂足為點E,雙曲線y=6/x(x>0)經過點D,連接MD,BD. (2)點N,F分別是x軸,y軸上的兩點,當以M,D,N,F為頂點的四邊形周長最小時,求出點N,F的坐標. 【答案】y=﹣x2+2x+3,M(1,4),B(3,0). 作M關于y軸的對稱點M',作D關于x軸的對稱點D',連接M'D'與x軸、y軸分別交于點N、F, 則以M,D,N,F為頂點的四邊形周長最小即為M'D'+MD的長; ∴M'(﹣1,4),D'(2,﹣3), ∴M'D'直線的解析式為y=-7/3x+5/3. ∴N(5/7,0),F(0,5/3). 下面這題的話, 相對反而會簡單一些, 只有一個定點. 本質上面相當于前面兩題中的兩個定點重合了. 【題3】 (2019·湘潭)如圖一,拋物線y=ax2+bx+c過A(﹣1,0)B(3.0)、C(0,√3)三點. (3)如圖二,過點C作x軸的平行線交拋物線于點E,該拋物線的對稱軸與x軸交于點D,連結CD、CB,點F為線段CB的中點,點M、N分別為直線CD和CE上的動點,求△FMN周長的最小值. 【答案】 拋物線的解析式為:y=-√3/3x2+(2√3)/3x+√3. ∵C(0,√3),B,(3,0),D(1,0), ∴OC=√3,OB=3,OD,=1, ∵F是BC的中點, ∴F(3/2,√3/2), 當點F關于直線CE的對稱點為F′,關于直線CD的對稱點為F″,直線F′F″與CD、CE交點為M、N,此時△FMN的周長最小,周長為F′F″的長,由對稱可得到:F′(3/2,(3√3)/2),F″(0,0)即點O, F′F″=F′O=√((3/2 )2+((3√3)/2 )2 )=3, 即:△FMN的周長最小值為3. 一般解答題以雙定點出現的頻率較高, 單定點的問題主要出現在選填中,比如上面的15年營口的中考題。 |
|
來自: 昵稱47813312 > 《初中數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