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這2年水泥價格一漲再漲,水泥股也漲了幾倍。可是青松卻始終未漲。這個朋友也足夠的耐心,持股從不動搖,眼看著海螺,等一眾水泥股漲漲漲。 前幾天大盤暴漲,這個朋友終于忍不住將青松清倉,分散買入了幾只其他股票。朋友的苦澀我是真切的感受,他不太喜歡訴說,我猜他經歷了一個變化,他之前全倉青松,幾年時間眼看著自己預測對,卻賺不到錢。所以現在選擇徹底告別過去,開始分散投資。 誰料賣出后,青松漲幅更大,我雖然沒問,但是這樣的折磨,真的只有股市可以體驗。我們普通人,很少經歷個大起大落,股票讓我們可以短期劇烈的體驗。 上面的是我現實中的朋友,還有一位網絡上的朋友,發信息告訴我,他的某個股,守了好久,剛賣掉,連續漲停2天了。據他說,這個錯誤的操作,讓他損失了將近20w。 這兩位朋友,一個是守了2年,一個是守了2個月。所以時間長短,好像不是關鍵問題。第一個朋友判斷對了水泥的趨勢,對行業的了解,也不是關鍵問題。 股票到底為什么這么的折磨我們的心理。 今天小孩不在家,我難得清閑一天,早上坐在電腦前看股票。一開盤,創業板瘋了一樣的上漲,而我的持股幾乎都是綠的,說實話,我看了一會,感覺特別的憋悶。一方面覺得自己水平不行,一方面又覺得虛高的估值遲早要跌。 我這樣10幾年的老股民,2014年到現在用幾十萬賺了100多w,以前感覺自己還行,但是這個牛市難免就產生自我懷疑。現在流行的說法是,牛市不要和老股民交流。看看自己在幾年熊市里才翻倍的成果,被別人半年吊打,心里真的有點失衡。 在幾年前的某個場合中,國內的一位投資大咖,問了巴菲特的一個問題,說可口可樂從98年到2008年的10年間都沒有漲過,問巴菲特如何看估值過高而不賣出這個問題。 巴菲特的回答是,可口可樂基本面沒有改變,護城河還在,如果跌的多,他會繼續買。 雖然很多人都說,巴菲特用小資金可以獲得很高的收益。或者說巴菲特是企業經營,而非股票投資。其實大部分這樣的說法,最終想表達的都是,不要盲目的學巴菲特。 而我想說,學巴菲特固然很難。但是不得不承認,我,或者說我們,和巴菲特直接的境界差距,就在于對股票的看法。 我看到創業板漲的快,我就產生不好的情緒。或者有人看到自己的股票今天不漲,就要氣的吐血。等等這一切,都是我們的境界差距。 在巴菲特眼中,可能股價的波動屁都不算。可樂于巴菲特來說,就是不斷的分紅,一年分紅4次。收到分紅,他就繼續購買好的資產。 如果我真的打心里接受我要持有這些股票,因為它們的優勢,或者分紅,而非要它們今天大漲,今年大漲,就將其賣出。那我又何必為了今天的股價,或者今年的股價而傷神呢。 所以我想告訴那些仍然因為今天的漲跌而痛苦的人,以下幾點: 第一:價值投資不是銀行地產或者低估。 價值投資是知道自己的能力圈,哪怕我們說,我們知道自己沒有能力圈,這也沒問題。 如果我們接受自己沒有能力圈,所以我們選擇相對成熟的,人人皆知的優秀企業。所以我們分散,所以我們不去搏殺風口浪尖。 還拿水泥行業來說,因為它漲,因為水泥生意好,所以你認為這個行業簡單,可是你真的知道現在的水泥價格是漲還是跌嗎?你真的知道未來為什么漲,或者跌嗎,其實大部分人并不明白。 所以價值投資不是標簽,而是一種世界觀。只有誠實的面對自己的無知,才能在復雜的市場里保持著平靜的心。 第二:投資的周期和境界。 巴菲特的可樂10年不漲,這就是對投資周期的境界不同。如果你是終生投資,你又何必在意一家企業今年一年的漲跌。 南方水災的消息發酵,今天國投電力爆發,如果你認為國投的水電可以永續的產生現金流,并且其穩定10%以上的roe,和1倍多的市凈率,你完全可以每年收到分紅繼續投資。 第三:我們投資的評價標準是什么。 我把小孩的壓歲錢投資了中證紅利基金。我預期是超長期投資,投資到孩子20歲甚至更大。在這樣的長期預期下,我真心的不希望它不斷上漲,我反而希望它能夠保持著常年的7倍以下的市盈率。 然而我面對著自己的股票,卻總是失去耐心,這就是我們對自己投資的評價標準出了問題。 如果我希望我今年大賺,在高估值中賣掉,再以低估值買進,賺到超額收益,那么我為什么不去投資那些周期性更強的企業,或者爆發力更大的小盤股。 實際上我可能陷入了既要又要的問題中。 所以我想我把自己的投資評價體系想明白,徹底放棄以今天的漲跌,今年的漲跌,來評價我的投資。而是用企業的實際預期利潤水平,實際的分紅水平,實際的長期投資收益率來進行評價。 坦率的說,我們由于本金不夠大,由于閱歷不夠豐富,造成的對行情的過分關注,使得我們始終在投資的門前徘徊。 今天的文章,是提醒我自己,也提醒有共鳴的讀者,問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放下其他的執念,快樂的投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