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初,性本善”。幫助別人,對于很多人來說,是一種快樂。他們幫助別人不圖回報,不欲為人所知。 對于真正善良的人,只要看到別人在自己的幫助下走出困境,就已經心滿意足了。對于回報,他們沒有太多的欲求。 他們甚至不欲為人所知,而這正是善良最純粹的境界。 因為受人恩惠的人,他們會有感恩之心,總是想著回報,這樣對于他們來說,也是一種心理負擔。 除此之外,受人恩惠,并非光榮之事。受人恩惠,代表你曾處于窮困之中。而窮困,對于很多人來說,是一段心酸而不堪回首的過往,希望自己忘記,也希望別人忘記。 那些善良到純粹的人,他們為了不讓受惠者的心理有任何負擔,選擇只做好事,不宣揚,不留名,甚至忘記自己曾做過的好事。 《朱子家訓》中說:施惠無念,受恩莫忘。 最高的善良,就是雖然幫助了別人,但是同時為了不給受惠的人造成心理負擔,選擇不留名甚至忘記。 然而作為受惠者,我們應該是“滴水之恩,涌泉相報。”因為在我們最艱難的時候,他們即使是舉手之勞,這份善意,卻把我們從深淵中拉出。對我們來說,是雪中送炭,在生死攸關的時刻,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有時候做好事,并不一定會獲得別人的感恩,甚至會招來怨恨。 古人說:升米恩,斗米仇。幫助他人,是需要把握一個度的。 對于有些人,當你對他的付出是很少一部分的時候,他會感恩戴德。可是如果你對他的付出源源不斷,他就會形成依賴心理,甚至會激發他內心的貪欲。他會向你提出過分的要求,而一旦你拒絕了,他就會對你心懷怨恨,把你以前對他的好全部抹殺。 這就是人性的弱點。對于別人習慣性的付出,當成理所應當,甚至人心不足蛇吞象。 對于我們自身,則應該“靜坐常思己過”。常常反省自己,是否有哪些人性的黑暗面。通過反省自己,修正自己的內心,讓自己的品行不斷地趨于完善。 我們做任何事情的時候,要把握人性。順著人性去做事情,那么事情就不會遇到阻礙;而逆著人性去做事情,則會困難重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