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的素質和教養,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家教家風。都說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師,父母的一言一行會給孩子留下深刻的印象,并在不知不覺中去模仿效法,父母做什么說什么,孩子也會跟著做什么說什么。 如果父母以身作則,把積極的人生態度傳遞給子女,子女秉承父母積極上進的人生觀,那么,孩子的成長進步也就順理成章,孩子也會跟著積極正能量行為傳承下去。相反,如果父母薄情寡義、唯利是圖、忘恩負義,那孩子也必然急功近利、見利忘義,以小人之心對待親人和朋友,雖然會有一時風光,但遲早會被世人唾棄。 一、薄親者,必無好兒孫。對親人苛刻的人,后代子孫一般沒有出息。對親人都刻薄寡恩的人,一定是以自己為中心,心胸狹益,自私自利,沒有愛心的人。親人是生活中最親的人,如果連至親都不善待,連至親都欺騙,連至親都耍心機,那還能指望他對別人有善心嗎?刻薄寡義的人,所教出來的兒孫,也難以有善心,所謂上梁不正下梁歪。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樣,父母的行為不端,孩子天天受其熏陶感染,也肯定好不到哪里去。這樣的人所教出來的孩子大多難有善良和憐憫之心,在大是大非面前,為一己私欲而不惜犧牲他人利益,其結果只能既害人又害己,在社會上難有建樹,遲早會有因果報應,被世人所擯棄。 二、薄師者,必無佳子弟。老師是一個人的人生引路人,如果連師長都不懂得尊敬,刻薄寡恩,這既是鄙視知識,又是缺乏起碼的品德修為,這種家庭的子弟怎么可能謙心向老師學習,聽從老師教誨,成為有用的人呢?學習好的前提是尊師重教!薄師者,多半是不學無術之徒。 一個家庭的興衰,起始于是尊師還是薄師。 對老師很不尊敬的家庭,孩子也不會聽老師的話,全心全力地去學習。不尊重老師、不虛心學習的人,又怎么會有大的出息呢? 良好的家風都是尊師重道的,書香門第出來的人都尊敬師長,出師之后都會非凡之人,那些功成名就之人,都十分尊師重道,即使功成名就之后,也會常去看望恩師。而那些一事無成,不學無術之人,對老師都半是鄙視、傲慢、狂妄自大的人,對師長毫無感激之心,這種人只能耍耍小聰明,難有影響力大的作為,在社會上也難有持久的建樹。 言傳身教、潛移默化,是最真實有效的做法。家長心胸開闊、有愛心,子女寬容友善、誠懇謙和;家長心胸狹窄、斤斤計較,子女唯利是圖、一毛不拔。若想自己的兒孫長大后有出息,那就要學會寬容、厚道,尊敬師長,善待他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