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暨作為擁有2000余年歷史的城市,翻開歷史的卷軸,這座古城從骨子里散發(fā)的文化氣息無從遮掩,自古以來就吸引了無數(shù)文人騷客的遐想青睞。許多景點都散發(fā)著濃濃的筆墨氣息,詮釋著人們神往的“詩與遠方”。 那么,歷史上的諸暨究竟有多美呢?一起跟隨著這些文人的筆觸感受一番吧! 《輿地志》、《十道志》、《嘉泰會稽志》載:“勾踐索美女以獻吳王,得諸暨苧蘿山賣薪女,曰西施。山下有西施浣紗石”。 浦陽江畔·浣紗石 《館娃宮懷古五絕》(節(jié)選) 唐·皮日休 響屟廊中金玉步,采蘋山上綺羅身。 不知水葬今何處,溪月彎彎欲效顰。 西施殿·響屐廊 西施故里·長亭 《西施詠》 唐·王維 艷色天下重,西施甯久微。 朝為越溪女,暮作吳宮妃。 賤日豈殊眾,貴來方悟稀。 邀人傅珠粉,不自著羅衣。 君寵益驕態(tài),君憐無是非。 當(dāng)時浣紗伴,莫得同車歸。 持謝鄰家子,效顰安可希。 西施殿·西施像 《詠苧蘿山》 唐·李白 西施越溪女,出自苧蘿山。 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顏。 浣紗弄碧水,自與清波閑。 皓齒信難開,沉吟碧云間。 勾踐徵絕艷,揚蛾入?yún)顷P(guān)。 提攜館娃宮,杳渺詎可攀。 一破夫差國,千秋竟不還。 西施殿·苧蘿山 西施故里·荷塘 《諸暨縣》明·袁宏道近水多魚稻,依山即市廛。 野人朝閉戶,溪女夜?fàn)看?/p> 俗健惟貪訟,田寬務(wù)積錢。僻居游轍少,客到也喧傳。西施殿·紅粉池 《五泄山水志》 宋濂 坐石四瞰,峰巒環(huán)列獻狀,其紋縈縈然,類神工鬼斧所雕刻者。山多猴,游人或恐之,撒石亂下如雨。又前行半里所,泉自石竇中出,瀏瀏作聲,若琴若笙竽。泉西流匯為小洼, 瑩澈泓澄, 毫發(fā)不隱。鯈魚數(shù)尾, 洋洋往來, 如行琉璃瓶中,見人至,潛去。洼左大樹離立,極怪偉,倒映入水中,如畫。 五泄·西源 《刻五泄寺石皷》 明·徐文長 銀河墮流,觀者忘休。 深林無人,沓不可留。 ![]() 五泄·蛟龍出海第五泄 《五洩詩刻》 明·錢德洪 五洩懸傾百尺流,半空雷動玉龍浮。 來人莫惜躋攀力,不到源頭不是游。 ![]() 五泄·珠簾風(fēng)動第三泄 江南四大才子:賽詩于五洩 明正德三年(公元1508年)三月中旬,明代吳中四才子唐寅、祝枝山、文徵明、徐禎卿賽詩于五洩,更是傳為佳話。 唐伯虎 歷險尋奇到越中,錢江南渡一帆風(fēng)。 白云洞里窺紅蝠,紫閬山頭驅(qū)黑熊。 九曲蒼松懸屋角,五重飛瀑落長空。 人間果有三摩地,始信仙源景不同。 ![]() 五泄·銀杏林 祝枝山 攀登高嶺到村中,雞犬相聞見古風(fēng)。 修竹壓檐聲寂寂,夭桃繞廊色熊熊。 五重白練懸門口,千戶人家居太空。 夜扣禪門投古寺,僧言此地屬曹洞。 ![]() 五泄·僧人 徐禎卿 古道揚鞭三月中,微蒙小雨夾晨風(fēng)。 云迷谷口阻黃鼠,雪壓山腰疑白熊。 天上人家果然有,凡間仙境信非空。 此來不枉攀登若,踏遍五泉無一同。 ![]() 五泄·五泄湖 文徵明 眾人策馬我居中,一角羅巾兩袖風(fēng)。 時見鄉(xiāng)農(nóng)驅(qū)虎豹,笑談壯士縛玄熊。 壟頭坡下稻粱滿,女織男耕無一空。 淳樸民情存古意,衣衫更與漢時同。 ![]() 五泄·紅楓林 《雜體詩三十首 其二十五 謝法曹惠連贈別》(節(jié)選) 南北朝·江淹 昨發(fā)赤亭渚,今宿浦陽汭。 方作云峰異,豈伊千里別。 芳塵未歇席,零淚猶在袂。 停艫望極浦,弭棹阻風(fēng)雪。 注:汭[ruì],指河流會合或彎曲的地方。浦陽汭,即為浦陽江。 ![]() 浦陽江 《題東白山軒》宋·釋仲皎竹外泉聲急,松心月色寒。人間推曠絕,只自倚闌干。![]() 東白山 《竹西軒》元·王冕青山隱隱帶江流,江上軒窗面面幽。來客不辭三徑雨,乘涼常得四時秋。青天影動朝陽鳳,落月光移隔水樓。夜半夢回環(huán)佩響,卻疑歌吹在揚州。![]() 王冕故居 ![]() 楓橋清廉教育基地 《諸暨楓橋小天竺》當(dāng)代·熊盛元海眼千年閉,空潭漲綠萍。安禪肅群慮,豈畏毒龍醒? ![]() 楓橋小天竺勝景 ![]() 滄海桑田間, 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們, 換了一代又一代。 但是諸暨這座城市依舊魅力不減, 吸引著越來越多人為它作詩寫賦, 記錄著好美諸暨的詩情畫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