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漢時期,中原之外,北方有匈奴,東北有烏桓、鮮卑,西北有西域各族,東南和南方有百越,西南有西南夷……。 中原一直以正統、有文化自居,稱周邊為“夷”。經過焚書坑儒、罷黜百家之后,教育和思想體系比較完整地建立起來了。但想象力這個東西,和教育(尤其是學院派教育)成反比,條條框框越多,想象力的小翅膀被束縛的越緊,沒法奮飛了。 國家博物館“古代中國”展中的“秦漢”部分,有漢代周邊地區的文物,可以看出“天馬行空”的設計。 七牛虎耳青銅貯貝器(云南) 貯貝器是滇國特有的貯放貝幣的青銅器。 此貯貝器器身作筒形,中束腰,腰部有對稱虎形耳一對,器蓋上鑄七牛,其中六牛環繞于器蓋邊緣,一牛佇立于青銅鼓上,聳然獨出于眾牛之上。 一對老虎在向上爬,老虎即做了器物的耳,又增加了器物的動感、緊張感。 詛盟場面青銅貯貝器(云南) 此貯貝器器蓋上的雕塑表現了滇王殺祭詛盟的場景:房屋平臺之上置一高凳,一人垂足而坐,似為主祭人;主祭人兩側列坐多人,左側五人,右側三人;兩巨鍋鼓周圍及樓梯處有婦女人15人,雙手扶膝踞跑。 滇王金印 這都找到了!公元前109年,漢武帝在滇國區域設置益州郡,賜滇王金印。 吊人青銅矛 銅矛刃的兩側竟然用細鏈各吊了一名男子,他們雙臂被反綁,頭頸垂落,脊背彎曲,仿佛奄奄一息,太嚇人了! 貢納場面青銅貯貝器 該件文物主要展示的是向滇王“貢納”的場面,有許多的人物,也有用來進行貢納的牛、羊等牲畜的形象。 群猴環邊青銅扣飾和方形群猴環邊青銅扣飾(云南) 青銅枕 此枕元寶形,除枕角鑄有兩頭立牛,枕側還浮雕三牛,造型生動美觀。 這枕頭怎么睡啊?不隔得慌嗎? 鎏金四人舞俑青銅扣飾 此扣飾表現的是滇國巫師起舞作法的場面。 三人奏樂青銅帶鉤和騎士青銅帶鉤(內蒙古) 狩獵紋骨飾 此飾件用獸骨制成,呈圓筒形,一端平齊,另一端斜口。 匈奴以射獵禽獸及牧畜為生。外壁用針刻畫出飛鳥、奔跑的野豬、搭弓射箭的獵手等圖案,技法嫻熟,造型生動,是反映漢代匈奴族游牧生活的一件藝術佳作。 鹿形青銅飾(內蒙古出土)和雙羊青銅飾(張家口出土) 鎏金神獸青銅牌飾(吉林榆樹老河深出土) 在鮮卑的神話傳說中,有獸如馬,發聲似牛,能在山谷中給人引路。此青銅牌飾上的神獸是這一神話傳說的反映。 正面鑄一形如飛馬的神獸,吻部作彎角上翹,形似犀牛。昂首揚尾,四蹄騰空,雙翼伸展,作奔翔狀。背面于神獸臀部作一橫鼻。出土時牌面朝下,粘有紡織品和皮革殘跡。 青銅飾 珠飾(遼寧西豐出土) 青銅腕飾(吉林出土) 陶匏壺(百越) 四聯陶罐(百越) 五銖錢紋青銅鼓(百越) 此青銅鼓鼓面及周身所飾五銖錢紋,系漢代中原地區青銅器上的常見紋飾,表達了人們祈求富貴的美好愿望,說明當時西南各族和漢族在經濟交往、文化融合上的密切關系。 羽冠舞人紋青銅鼓(百越) 越式青銅鼎(百越) 提梁青銅壺(百越) 氈帽(新疆) 牛皮靴(新疆) 虎鈕青銅錞于(成都出土) 此錞于是漢代巴人或蜀人遺物 廣西出土的羅馬玻璃杯 廣州出土的羅馬藍玻璃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