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茶葉店買茶,摸不清行情的時候,老板會吹得唾沫橫飛,一不小心,你就被糊弄了。那么怎么才能簡單的辨別好茶呢?聽聽以下茶友的見解。 @唔知自己系邊個:對于剛剛喝茶的人還是太難辨別,別管什么茶讓老板用玻璃杯泡四次,比較容易鑒別是不是爛茶。 @熱力大相對:就是嘗,不是看,品茶舌頭鼻子比眼更有智慧,品相不好不一定茶不好,夏茶品相好,那是樹葉子,秋茶像樹葉子,喝了帶勁,南方茶葉肥喝起來像桑葉。是不是?好茶醉人。 @隨憶:主要看你在茶支出這方面可以達到多少,因為喝茶也比較燒錢。有點閑錢喝茶的話,還是喝好的,嘴養刁了很容易分別好壞。但是養刁以后,很多低價位的茶就入不了口了,畢竟一分錢一分貨。 @Scarlett山中白云:用心,而且別人的話聽聽但是不要太盲目相信,多存疑。尤其要提防那些說話斬釘截鐵的人,分分鐘都是大忽悠。 @箏茗工作室:滋味、香氣、葉底是相互影響的,相輔相成來判斷的。比如一款葉底非常漂亮的茶,但制作不當、倉儲不當導致滋味上有影響,那這樣也能因為葉底沒有問題,而說這泡茶好? @于群:總之飽口度要好,骨鯁要有,余韻要久而且香氣幽。茶湯活性好,湯感細膩,茶味要足而不是雜味,雜味和茶味是不同的,這點很重要。 @米斯托吳:因茶而異,不可能要綠茶泡上幾十道,甚至于二三十道。但是對于普洱、對于巖茶來說,我覺得只能泡十道都算是差的。所以耐泡度是評價茶好壞的指標,但是是要根據茶的品類品種來定義的。所以才會有茶葉審評的工作,所以才會出臺茶葉審評的標準。 @米斯托吳:因茶而異,不可能要綠茶泡上幾十道,甚至于二三十道。但是對于普洱、對于巖茶來說,我覺得只能泡十道都算是差的。所以耐泡度是評價茶好壞的指標,但是是要根據茶的品類品種來定義的。所以才會有茶葉審評的工作,所以才會出臺茶葉審評的標準。(本文系說茶網整理發布,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圖來源:南茗佳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