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根,又名'盤根氣功',足按照《內功經》和《納卦經》的原理和方法進行練氣的一種功法,為形意拳內練的重要功法之一。 盤根功,又分靜功與動功。繼乾坤樁和三體樁養氣獲得效果之后,以盤根靜功(站功)通任督,以盤根動功練習鼓蕩開合,精氣神合一,則形意拳內功不難臻于大成矣。今將盤根的具體練法分述于下。 靜功(立樁) ?1.預備式? 兩腳平行開立,寬與肩同,兩臂自然下垂,置于大腿外側,掌心朝里;頂頭,豎項,兩眼平視,全身放松;心靜,體正,細調呼吸。這個姿勢又叫'松靜站立'(圖1)。 2.金魚抖鱗? 吸氣時,兩臂由兩側上抬,要沉肩墜肘,掌心朝下,邊抬邊向前劃弧,至正前方,兩臂相交,左手在上右手在下,兩臂伸直,高與肩平,吸氣盡而式成。呼氣時,兩臂交叉迅速向胸前屈肘收回(圖2), 待小臂至胸前約1.5分米(四五寸)時,兩手迅速握拳向左右以肘橫開;來自“武宗”公眾號·同時,兩腳跳起,分開,身體下蹲成馬步,呼氣盡而式成(圖3)。 口中喊'嗨',將氣貫入丹田。此式又名'貫氣樁'。? 3.自猿獻果? 吸氣時,兩拳松開變掌、掌心朝下,自胸前輕輕下按,落至臍邊;不停,即屈肘,外撐,掌心朝外,高與胯齊;肩要盡力放松,下沉;頭頂項豎,下頷內收。此式又名三盤落地(圖4)。 呼氣時,兩小臂外旋,兩肘內收,轉至掌心朝上,隨呼氣之勢,兩臂向前徐徐舉起,兩掌上托并向前送、如托盤獻桃之狀,高與肩平;下頷向前伸,如神龜探穴,以通任脈,呼氣盡而式成(圖5),此時應感覺雙手勞宮氣甚大。? 4.玉女挑簾 ?吸氣時,兩小臂內旋至掌心相對,隨即向下坐腕,五個指頭自拇指開始,一個個上挑,直至變成立掌為止時肘下垂,臂微屈;頂頭豎項,廉泉、大椎微內收以通督脈,吸氣盡而式成,氣貫足于五指及大小魚際(圖6)。 ?5.推山入海? 承上式,吸氣盡,變為呼氣;兩小臂內旋至掌心朝前、徐徐向前推出。·來自“武宗”公眾號·前推時,肘仍要下垂,保持屈曲,兩肩松開,向前送,腋下大筋向下拉,胸自涵而背自拔;下領向前探,以通任脈(圖7),內氣自臂內側直貫掌心。 ?6.雛燕歸巢 兩臂不動,兩掌下按至指尖朝前,掌心朝下;隨吸氣之勢,曲肘將兩掌收回至胸前,高與乳中穴平;肘要墜,肩要沉,頭要頂,下領要內收,督脈之氣,自尻尾而上行至于頂(圖8)。 7.推窗望月? 承上式,吸氣盡,變為呼氣;兩手隨呼氣之勢向左、右前方(與自身對稱線約成45°)同時推出,邊推邊外旋小臂,呼氣盡而旋至掌心向上,兩臂亦伸至盡頭,高與腰平;肘垂,肩松,下頷微向前伸(圖9),氣沿任脈下于丹田,一支沿臂內側貫入掌指。 ?8.王母照鏡? 兩手下落,同時小臂內旋至掌心朝下;吸氣時,兩手經臍下翻至掌心朝里,指尖向上,順胸前往上穿至高與眼平;來自“武宗”公眾號·沉肩,屈肘,豎項,下頷內收,有向上的頂勁,但不要用力(圖10),吸氣盡而式成,氣升于頂。? ?9.青龍探爪? 肘抬起,兩手轉至掌心朝下,指尖相對(圖11),相距約4.5厘米(一寸半)之遠; 隨呼氣之勢,兩小臂內旋至掌心向前,兩掌指尖仍保持相對狀態,徐徐向前推出,高與肩平(圖12)。 肘微屈,肩向前松,涵胸,拔背;下頷向前伸,呼氣盡而式成,氣下丹田。同時貫人掌心、指梢。 ?練盤根靜功,用的是脅呼吸法。吸氣時,膈肌向下運動,小腹內收,提肛,縮腎,兩脅向外張,但不要向上提;呼氣時,膈肌向上運動,小腹外挺,仍要微微提肛、勿使氣泄。兩脅向內收并向下并,有駢脅之意。初學者如不習慣此種呼吸方式,不可強求,應先用自然呼吸法,逐漸向脅呼吸法過渡,千萬不可勉強,以防出偏。以上共八式,凡四吸四呼,可以周而復始反復練習,以不感疲倦為宜。 |
|
來自: 無名老熊 > 《內功功理 功法及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