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和年齡掛鉤的兩部熱播劇《三十而已》《二十不惑》來了波夢幻聯動。這一回去就客串到了隔壁劇組,當起了四個大學女生畢業答辯的觀眾。 三位姐姐客串大學教室看到年輕女孩們的狀態,表示“服氣”
大學教室里,聽到幾位花季少女的對話,她們可是坐不住了。 “哎呀,我一想到又要老一歲,都有點絕望了現在。” “至于嗎,你才22歲,那你讓人家后面二十五、三十的還活不活了?” “我現在每天都要花這么多時間保養皮膚,這要成了三十歲的老阿姨可怎么辦啊?” 四位妹妹提前恐懼“中年危機” 這些年輕人,明明才二十出頭,正是大好青春,怎么就開始懼怕中年了?“那些35歲的人都去哪了?” “35歲以后還能干什么?被公司辭退了,做點小本生意?”它們隔一段時間就會在各大社交媒體上出現,戳一戳當代職場人緊繃的神經。“42歲老員工,工作14年被公司裁員跳樓。” 層出不窮的社會新聞在時刻提醒,35歲是一道人生難關。 年輕人們根本無法想象,現在為生活奔波的自己,十年后會在哪里。 《小歡喜》中黃磊飾演的方圓失業后成為滴滴司機,賺錢貼補家用 豆瓣上有個話題,“30歲,你最焦慮的事情是什么?” 本意是給三十歲的人提供一個傾訴心事的場所,結果卻有很多二十多歲的年輕人跑來紓解。 蔓延的中年危機話題背后,是越來越多人對未來的不確定和對自己的不自信。 “二十不惑,三十而已,我二十五歲,夾在其中,困惑不已。”這些剛剛成年的青年們,幻想著三十歲的生活,成為年齡焦慮的主力軍。在大眾眼里,中年人的生活可能是這樣: 生活里長輩們逐漸老去,孩子們還需要照顧,費心費力;為了拼業績,她上班時間不敢喝水,最后熬壞了腎,一個人住醫院動手術。奮斗了八年,她好不容易升成銷售主管,總部卻空降年輕的副店長,壓她一頭。最終她感情失意,沒了工作,也沒有根基,只能黯然回鄉,早已和家鄉格格不入。 王漫妮——回不去的家鄉,留不下的遠方 現實中,即便是年輕時名利雙收的女明星們,也在三十歲后面臨事業瓶頸。《甄嬛傳》中飾演沈眉莊的斕曦說,生完孩子后復出,不得不面臨無戲可拍的境地。“我做了37年演員,大概從35歲開始,就沒有人找我演戲了。”近期大火的《乘風破浪的姐姐》,本意是宣揚30 女性獨有的魅力,可這比賽比著比著就變了味兒。觀眾們紛紛留言:想看的30 成熟女性沒有了,浪姐也開始向青春崇拜靠攏。那些獨具風情的大齡女性,正在一個個被淘汰,剩下的選手們年齡層越來越低,表演的曲風越來越活潑。 姐姐們不敢選慢歌,為了留在舞臺上,只能拼體力熬通宵,和小年輕們一樣追求“炸場子”,跳宅舞、扮可愛。對她們的贊賞,都是“你看她都30/40/50了,身材顏值還是像少女一樣,保養得那么好。”30歲就像一個詛咒,它意味著青春不再,如果不去追求年輕化,就會被時代拋棄。《我是余歡水》中,余歡水的人生事事不順意: 公司里業績最差、家里人嫌棄、老婆出軌,自己的身體也每況愈下,被查出癌癥。 崩潰大哭的余歡水
他面臨著房貸和養兒的經濟壓力,甚至想去簽賣器官協議…… 法國影片《工作的人》里,男主角也遭遇了類似的危機。 50多歲,原本是公司的銷售經理,他薪酬豐厚、家庭美滿,住著大別墅,開著豪車,過著幸福的中產階級小日子。 然而,因為工作上的過失,他被公司辭退。 不光彩的離職讓他不敢向家人透露下崗的真相,只能自己默默承受。 找新工作困難重重,他持續碰壁。 雪上加霜的是,原本溫柔的妻子得知一切后,把他趕出臥室,在餐桌上,一家人其樂融融,只有他難以融入。 男主角選擇結束生命,最后被救下無數劇集和現實呈現出的殘酷中年畫像,讓每個人都為之揪心。在訪談節目上,作家許知遠曾被問到過如何看待中年危機。 他的回答是:“我不覺得中年危機能構成一個命題。”  
年齡只是衡量人閱歷的一個因素。 “中年危機的說法是很蠢的,它是在制造不同的年齡部落,給中年人提供避風港。” 真正可怕的不是年齡,而是期望躲在“中年危機”背后,掩蓋自我矛盾的人。 余歡水遭遇的一切,其實也有很大一部分內在原因——他愛說謊,滿嘴沒有實話,對公司、對家人都是如此。極強的自尊心和極度的自卑感,讓他無法被他人真心對待。《工作的人》類似,男主角失業,不僅是因為他工作的紕漏,也源于他內向自卑、不善表達的性格。高中輟學的他,為公司賣命,每天六點起床,最后一個從單位離開,生怕被拋棄。他活成了一臺機器,卻從未想過提升自己的能力,跳出現有的舒適圈。機械性的工作沒有上升空間,反而讓他日復一日、疲于奔命,冷處理家人,家庭關系陷入冷淡。“中年危機”確實描述了一個群體的普遍現狀,但也印證了一個道理:如果對個人的身份和意義感到迷茫,不夠自信,你才會去尋求群體間的安慰。“我二十歲,學習的專業不喜歡,不知道以后做什么。”每個年齡階段渲染的焦慮,只是為了讓你安心:有很多人面臨和我相似的處境。 “這些人對世界有沒有更深入豐富的體察?有沒有承擔對應的責任?有沒有積極參與到自己和他人的生活變化中?”一切不是由客觀的年齡因素決定的,而是對自我的把控能力。在《浪姐》二公被淘汰后,阿朵在微博上發表長文講述自己的故事。 很多人說,三十多歲的阿朵消失在了大眾視野中,不再是曾經那個性感熱辣的女神。四十歲的她,已經不在意外貌上的東西,不在意爭取綜藝節目的流量,而是全心全意做著自己喜愛的新民族音樂。
不惑之年,她或許不是青春貌美的姿態,卻找到了新的目標和熱愛的事物。 35歲的中年人通過歲月沉淀的閱歷,是年輕人無法輕易獲得的資本。 前期積累的經濟基礎、人際關系都能幫助自己應對風險。他們也有屬于自己年齡階段的活法。 30歲的人,依然可以嘗試不同的選擇,讓生活更精彩。 豆瓣網友評價自己的中年階段 鞭策自我,而不是藏在年齡階段的避風港里。 年輕人們與其提前擔憂中年危機,不如認真經營好現在。
日劇《問題餐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