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可以,我們多么希望世界上有一部愛情圣典,能讓每個人從中按圖索驥找到真愛從而尋得幸福。而《親密關系》,就是這樣一本講述有關人類情感關系及規律特點的書。 歡迎進入十二月共讀 《親密關系》 作者: 羅蘭米勒 出版社:人民郵電出版社 領讀者:bunny 領讀者說 第十二章 權力和暴力 親密關系中的權力來自于哪里?你在親密關系中又是否遭遇過暴力?你為什么離不開暴力者?今天我們來說說“權力”和“暴力”。 權力來源于哪里?根據相互依賴理論,權力建立在對有價值資源控制的基礎上。當我們越想得到某樣東西,我們就越有可能被他人控制。較小利益原則認為,在親密關系中,對于維持伴侶關系利益較小的一方擁有更多的權力。 相互依賴理論權力觀認為權力分為兩大類,分為命運控制和行為控制。權力建立在我們控制資源的基礎上,這六種權力基礎分別是獎賞權力、強迫權力、合理權力、參照權力、專家權力和信息權力。 那男性和女性誰掌控的資源更多呢?研究結果顯示,女性得到的工資只有男性的80%。而金錢實際上是對任何人都最有效的權力,運用起來也更靈活。 為什么會如此呢?這是因為文化普遍受父權制的規范,多數人依然用社會性別角色去看待男女性,并賦予男性更多專家權力和合理權力。而權力的增加不光會助長一個人的自尊,還會提高TA不忠的可能。 權力的表達方式首先體現在談話上,權力大的人談話時打斷別人次數更多,說的也更多。其次體現在非言語行為上,權力大的人面部表情更豐富,動作也占據更多空間。 最后體現在非言語的敏感性,女性比男性能更準確地識別他人情緒,諷刺的是,這好像使得她成為男性的仆從。同時,權力的風格有直接和間接、雙邊和單邊的區分。而權力的平衡會對雙方都更有利。 暴力在親密關系中非常普遍,邁克爾·約翰遜認為親密關系中存在三種暴力,分別是情境性伴侶暴力(SCV)、親密恐嚇(IT)、暴力抵抗。 男性的暴力指數明顯比女性更高,而親密恐嚇者幾乎全是男性。需要注意的是,回避親密高的男性和憂慮被棄的女性的配對更容易出現暴力行為。 暴力只要發生過一次,之后就會再次發生。而只有一半的親密恐嚇者會對自己的行為表示后悔,他們明白自己的行為違法,但未必相信自己的行為是錯誤的。 而被暴力的女性不光會受到身體傷害,心理上還會導致自尊程度降低,對男性失去信任,甚至會患上抑郁癥和創傷后應激障礙。 要擺脫一段虐待的親密關系需要很大的決心和毅力。而有些人之所以不愿意離開暴力伴侶要么是因為離開的代價太高,要么是因為她們根本不想離開。 不幸的是,憂慮被棄程度高的女性在過去受的心理虐待越高,就越偏愛施虐的男性。權力是得償所愿的手段,但暴力不應該牽涉其中。 今日思考: 1.擁有權力就一定是有害的嗎? 2.男性和女性的權力風格有何不同? 3.你是否有過暴力他人或被他人暴力的經歷?你是否處在一段可能出現暴力的關系當中? 肉肉 我是一個很敏感的人,對于周邊發生的事情比其他人要記得清楚一些。小時候,鄰居阿姨經常是鼻青臉腫的來我們家找媽媽哭訴,我好奇的問是她:“你這么大人了,還跟人打架嗎?”媽媽告訴我,阿姨走路不小心掉溝里了。 大人們以為孩子什么都不懂,其實孩子們又不傻。從那個時候我就開始偷偷觀察她丈夫。一個看上去慈眉善目的男人,每次路過我們門口總喜歡逗逗小朋友,真是難以想象他怎么會下手這么狠。 偶爾半夜三更也能聽見隔壁傳來無休止的爭吵,繼而就是摔東西的聲音,女人哭聲。小學我經常伴隨這樣的聲音入眠,于是落下了一個很不好的毛病,只有蒙著頭才能睡得著覺。
可仔細想想,女人沒有工作,雖然孩子們早已成家立業,但自己一個人沒有賺錢能力,經濟做不到獨立,而且離婚還要受到各種輿論的譴責,可能比起家暴,更好一點吧。
暴力更多的是一種無能者想要宣誓自己能力的表現。暴力也需要激發因素,促進因素和抑制因素共同作用。
跑跑單車 “我愛你,直到匍匐在塵埃里”。
在一段關系里需求越少的人權力越大,仿佛立于不敗之地,因為他們隨時可以抽身離去。
草木有心 這兩年最常聽到的“把權力關進籠子里”,其實不論是在官場還是在親密關系中,權力都以不同形式存在,擁有權力的人擁有更多話語權和主動性。 然而不合理的運用權力,便會造成親密關系的阻礙,雙方應該把自己的有利資源拿出來,提高關系的親密度,而不應該把有利當做打壓對方的資本。 燕子 這真是一個復雜的課題,看完這張,讓人毛骨悚然,確又感覺真實存在。只是覺得在生活中一定不要遇見這樣的人,權力還不算太可怕,如果權力沒有陰暗面,他可能會讓女人覺得他更Man。 同時了解男人更喜歡直接表達觀點,女性則靠撅嘴等讓男人來猜,其實不如直接表達更容易解決男女親密問題。同時里面說了一個男人說啥特別希望女人附和,而女人較少得到男人附和,這也是經常見的場景。 女人逛街男人總會想辦法逃跑,而男人做事女人也配合多,明顯是男人關系中權力大于女人,但是生活中放棄男性權力越多的人獲得的幸福更多。 避孕套那個挺好,我們背后被支持的有社會規范,意見比辯護更有道理,不然難正確行事,得償所愿。
最后老大不知怎么遠離了他,現在的老公很幸福,但也不乏在關系中受暴力不離開的女人。 今晚打車聽了個故事,外地人司機姑姑嫁天津市區后先被自己老公打,后來被雙胞胎兒子打,54了聽說現在好了有一年沒打了,兩兒子都相繼離婚了,還都有孩子。 我聽了很憤怒,為啥女的不離開,他作為晚輩為何不去維護長輩,時間太短沒深入話題后面。很義憤填膺,確認為,家庭暴力循環中會有遺毒。 grace 伴侶之間那一方具有主導權,我認為取決于雙方的價值控制上,通俗上說,夫妻雙方有上班和全職的,則上班的有主導權,雙方都上班,則收入多的一方有主導權。當今社會頻繁出現更多的事業型女強人。 由于權力重的一方為家庭贏得更多的利益,她們或他們話語權就更重,對生活中的事情更容易支配到對方,這樣的方式對于隨和性高的伴侶還可以相處,但如果遇到隨和性低的,就極有可能發生沖突甚至暴力。 最近看了《父母愛情》這部電視劇,劇中父親一角極其會處理夫妻之間的矛盾,深受啟發。暴力是沖突矛盾的升級,無論是言語性還是非言語性暴力,都會影響到伴侶之間的親密關系。 我們盡量還是將沖突解決在萌芽階段,避免進一步惡化,更不要隱忍,因為隱忍對矛盾的解決于事無補。如果真正發生了暴力事件,也要勇敢面對,尋找援助和保護自己的途徑。 編輯:靈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