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本紀(二) 湯去世后,因為太子太丁早年亡故,由其弟弟外丙繼位。三年后外丙去世,由外丙的弟弟中壬繼位。四年后中壬去世,伊尹擁立太丁的兒子太甲繼位。太甲元年,伊尹為訓誡太甲,專門寫了《伊訓》《肆命》和《徂(音cú,促)后》三文。 太甲臨朝三年,暴虐昏亂,綱常大亂,伊尹把他流放到湯的埋葬地桐宮。在這以后的三年,伊尹代行國家事務,主持國政,朝會諸侯。 太甲在桐宮住了整整三年時間,期間悔過自新,經常向伊尹進行檢討。伊尹迎接他回來,交還了政權。以后太甲修身養德,諸侯紛紛前來歸服,百姓得以安寧。伊尹對太甲很是贊賞,專門寫了《太甲訓》三文,贊揚太甲,稱頌他為太宗。 太宗去世后,他的兒子沃丁即位,伊尹也去世了。沃丁組織官員們在首都亳隆重安葬伊尹。為了用伊尹的事跡教育后人,他命令咎單寫了《沃丁》一文。 沃丁去世后,由他的弟弟太庚繼位。太庚去世后,由其子小甲繼位。小甲去世后,由其弟弟雍己繼位。殷商從這時開始衰落,很多諸侯不來朝拜。 雍己去世后,由其弟弟太戊繼位。太戊任用伊陟(音zhì,治)為相。亳地有棵桑樹和椿樹生長在一起,似乎一夜之間就長到了一抱粗細。太戊感覺很奇怪,就去詢問伊陟。伊陟回答:“臣我聽說妖魔鬼怪不敢欺凌有德行的人,陛下看看在政德上有什么缺失沒有?這可能是上天警告陛下要修政德。”太戊聽從,這兩棵樹也逐漸枯死了。 伊陟把這些事情告訴了當時的執政官巫咸。巫咸治理朝政有功績,寫下《咸艾》《太戊》兩文,記載了自己治理朝政的功績,頌揚了太戊從諫如流、專修德政的事情。太戊在太廟中稱贊伊陟,伊陟一再謙讓,寫下《原命》一文。就這樣,殷的國勢再度強盛,諸侯又紛紛前來歸服。因此,史稱太戊為中宗。 中宗去世后,由其子中丁繼位。中丁遷都于隞(音áo,熬)。中丁去世后,由其弟弟外壬繼位。這些在《仲丁》有記載,但現在已經殘缺不存。外壬去世后,由其弟弟河亶(音dǎn,膽)甲繼位,河亶甲遷都于相。河亶甲時,殷商的國勢再度衰弱。 河亶甲去世后,由其子祖乙繼位,祖乙遷都于邢,殷商再次復興。祖乙去世后,由其子祖辛繼位。祖辛去世后,由其弟弟沃甲繼位。沃甲去世后,由其兄長祖辛的兒子祖丁繼位。祖丁去世后,由其弟弟沃甲的兒子南庚繼位。南庚去世后,由祖丁的兒子陽甲繼位。陽甲時期,殷商又衰落了。 自從中丁以來,廢掉了嫡長子繼位制,擁立諸兄弟及諸兄弟的兒子繼位,這些人都為了爭奪帝位而互斗不息,造成了九代混亂,諸侯們也沒有誰前來朝覲。 陽甲去世后,由其弟弟盤庚繼位。盤庚計劃把首都從黃河以北遷徙到黃河以南,以便回到成湯的故居。從成湯到盤庚,已經經歷了五次遷都,百姓留戀故土,聽說要遷徙后怨聲載道。盤庚告諭諸侯大臣說:“當年高祖成湯和你們的先祖之所以能夠平定天下,就因為對法令必須言聽計從。如果帝王的命令大家都不遵從,那么靠什么修成大德?必須嚴格執行命令,不能打一點折扣。” 盤庚越過黃河,遷都到了黃河以南,回到亳地。盤庚組織人員修繕當年湯的故宮,修身養德,百姓安寧平定下來,殷商再次復興。因為其又舉起了遵守成湯之德的旗幟,所以諸侯又都前來朝覲。 盤庚去世后,由其弟弟小辛繼位,小辛時期,殷商再次衰落。百姓思念盤庚,于是寫成《盤庚》三文。小辛去世后,由其弟弟小乙繼位。小乙去世后,由其子武丁繼位。武丁研究復興殷商之計,但苦于沒有得到賢人輔佐,三年不出一謀,國家政事都由冢宰決定,自己則在暗中觀察國家風氣。 武丁在夜間做夢遇到圣人,名叫說(音yuè,悅)。他醒來后根據夢中所見審視群臣百吏,都不像夢中之人。武丁就派出人員到民間四處尋找,最后在傅險找到了說。這時說正在服勞役修路。手下人把他帶來見武丁,武丁說找的正是這個人。經過一番交談后,武丁感覺他就是夢中的圣人,馬上任命說為國相,殷商再次大治。因為是在傅險找到的說,所以武丁賜其姓傅,名叫傅說(約公元前1335——公元前1246年)。 武丁祭祀成湯時,有只野雞突然飛來,落到鼎耳上高聲鳴叫。武丁認為是不祥之兆,十分害怕。祖己說:“陛下不要擔憂,這是提醒陛下修身立德,做好政事。”祖己進一步開導武丁:“上天監察我們要遵從道義,人的壽命有長也有短,這是自然規律。有些百姓不遵守道德大義,犯下很多罪過,等到上天來懲罰他了,他才想起來應該多做善事,這已經晚了三秋了!陛下只要敬天安民,辦好職責內的事情,沒有必要去改變原來規定的祭祀儀式。”武丁修政行德,百姓十分高興擁戴,殷商再次復興。 武丁去世后,由其子祖庚繼位。祖己因為贊賞武丁能因野雞出現而修身立德,特地為武丁建立高宗廟宇,專門寫了《高宗肜(音róng,容)日》和《高宗訓》兩文。祖庚去世后,由其弟弟祖甲繼位。祖甲荒淫無道,殷商再次衰落。 祖甲去世后,由其子廩辛繼位。廩辛去世后,由其弟弟庚丁繼位。庚丁去世后,由其子武乙繼位,殷都又遷到黃河以北。 武乙暴虐無道,命人制造了很多木偶,對別人說這是天神。武乙和木偶下棋賭輸贏,讓旁人替它落子。如果天神輸了,就開始侮辱它。又制作了一個皮革口袋,里面盛滿血,然后用箭瞄準射擊,說這是“射天”。有一次武乙到黃河和渭河間去打獵,突然間被雷擊劈死。武乙去世后,由其子太丁繼位。太丁去世后,由其子乙繼位,殷朝這時更加衰落了。 乙的長子叫做微子啟,因為他的母親出身卑賤,所以沒能夠繼承帝位。乙立其正妻所生的兒子辛為王儲。乙去世后,辛繼承帝位。帝辛(約公元前1105年——公元前1146年),名受(另稱受德),人們都稱他為紂。 紂天資聰明,善于辯論,行動敏捷,領悟接受能力很強,并且氣力過人,能夠徒手和猛獸格斗。他的智慧足能拒絕臣下的勸諫,他的口才足能掩飾自己的過錯。他憑著這些天賦在大臣面前炫耀,認為天下人都趕不上他。他喜歡喝酒,放蕩作樂,寵幸女人。在紂的眾多妃子中有個叫做妲己的,特別受他寵愛,他對妲己言聽計從。他讓樂師涓為他寫作了淫詞濫調,宮廷中到處是靡靡之音。 為了享樂,紂開始拼命搜刮民脂民膏,不斷加重賦稅,錢庫鹿臺中堆放的錢到處都是,糧倉鉅橋的糧食很多腐爛掉。他多方搜集來的狗馬和新奇玩物填滿了宮室,又大肆擴建沙丘的園林樓臺,捕捉大量的野獸飛鳥放到里面。紂宣招來大批樂工,聚集到沙丘,搞起了酒池肉林,讓青年男女赤身裸體在里面娛樂,他天天熱衷于參與其中,經常通宵達旦。 這時很多百姓因為怨恨起來反叛,紂就加重刑罰。他發明了“炮烙之刑”,把犯人綁在燒紅的銅柱子上,然后以聽犯人撕心裂肺的慘叫聲為樂。紂任用當時的姬昌、九侯、鄂侯為三公。九侯有個女兒很是美麗動人,紂派人強索入宮。這個女孩不喜歡紂的淫亂,紂大怒,立即殺掉,然后把九侯剁成肉醬。鄂侯極力勸阻,結果也被紂用斧子砍死后制成肉干。 姬昌聽說這事后,暗自傷心嘆息流淚。崇侯虎知道后,暗中向紂告發。紂派人把姬昌囚禁到羑(音yǒu,有)里。姬昌的臣下閎(音hóng,紅)夭等人,用美女奇物寶馬賄賂紂,紂這才赦免了姬昌。姬昌被放出后獻出自己受封的洛西之地,請求紂廢除炮烙之刑。紂答應了,并且賞賜給姬昌弓箭斧鉞,讓他代表自己去征討不服從的諸侯。姬昌由此成為西部諸侯中的首領,人們稱其為西伯。紂任用善于阿諛奉承、貪財好利的費中執掌朝政,又重用喜歡誹謗別人的惡來,諸侯們更加疏遠紂。 姬昌回到封地后,悄悄地修德行善,諸侯逐步叛離紂而歸附于西伯。姬昌日益強大起來,紂王這時的勢力范圍越來越小。紂的王子比干竭力勸諫他的父親,紂根本不聽。商容是一個很賢良的人,百姓很喜愛他,但紂卻找茬廢掉了商容。 姬昌討伐滅掉了饑國,紂的大臣祖伊聽說后對姬昌很怨恨恐懼,就跑去對紂王說:“上天馬上要斷絕我們殷商人的天命了!陛下終日荒淫,這是自絕于天下,上天馬上要舍棄我們。陛下趕緊警醒起來吧,要不大禍臨頭時,我們就真的沒救了。”紂說道:“我命在天不在人!”祖伊返回后,嘆息道:“紂已經聽不進任何勸諫了。” 姬昌去世后,其子姬發繼位,他就是周武王。周武王率軍東征,到達盟津后,八百多名諸侯背叛殷商前來歸附周。諸侯們建議說:“現在是討伐紂的時候了。”周武王卻說:“你們都不知天命。”率軍班師。 紂更加淫亂不止。微子多次勸諫,紂王不聽,微子就和大師、少師商量著要離開商都。比干說:“作為人臣,不能不以死相爭。”于是再次勸阻紂。紂大怒道:“我聽說過圣人有七竅,你這么聰明,我看看你到底有幾竅。”命人把比干剖心挖腹,察看比干的心臟。 箕子害怕了,于是裝作瘋癲,紂王把他囚禁起來。殷朝的大師、少師等人攜帶著殷朝祭祀天地的樂器投奔到周。 周武王看到時機成熟,就再次率領諸侯討伐紂王。紂組織軍兵和周武王在牧野展開決戰。甲子日這天,紂王軍隊潰敗。紂王穿上自己最好的寶玉衣服,登上鹿臺,跳入火中自焚。 周武王斬下紂王的頭顱,懸掛到白旗上面。又命人殺掉妲己,釋放了箕子等囚犯,祭祀比干的墳墓,表彰商容所在的街巷。對于殷朝的遺老遺少,周武王也加以安撫,加封紂的兒子武庚,以繼續殷朝的香火,命令他重修盤庚之政。看到這樣,殷朝的百姓很是高興。周武王做了天子,他的后世貶低“帝”這個稱呼,自稱為王。 周武王去世后,武庚和管叔、蔡叔起來叛亂,成王命令周公討伐誅殺,封微子到宋,以接續殷朝香火。 太史公曰:我根據《詩經》中的《商頌》來編定契的事跡,自成湯以來,很多史實材料都采自《尚書》和《詩經》。契為子姓,他的后代被分封到各國后,就以國為姓了,其中有殷氏、來氏、宋氏、空桐氏、稚氏、北殷氏、目夷氏等。孔子說過,殷朝的車子很好,那個時代崇尚白色。 黃其軍 作于2019年11月17日(古歷己亥年十月廿一) |
|
來自: 新用戶66885325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