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我們已經講過了根據設計內容的不同分類的實驗性、類實驗及非實驗性研究(見護理研究方法—實驗性、類實驗及非實驗性研究),下面我們再介紹一下其他兩類研究方法:根據資料獲取時間不同,分為回顧性研究和前瞻性研究;根據資料類型的不同分為量性研究與質性研究兩類。 二、根據資料獲取時間分類 1.回顧性研究 運用臨床現有的資料進行分析和總結的一種方法。該研究不需要預先設計和隨機分組,資料是已有的資料(如病例、護理記錄等)。其研究結果雖不能得出結論,但是可以總結經驗和發現問題或為進一步研究提供線索。 下面我們看一篇文章[1]: 2. 前瞻性研究 多采用隨機對照方法進行研究,前瞻性研究是一種科學的、合理的研究方法,有嚴謹的研究設計、對照組、有可比性、有明確的研究指標,一般研究人員也相對固定。因此,研究結果可信、可作出科學結論。 文章例子[2]: 三、根據資料類型分類 1.質性研究 質性研究(qualitative research):研究者憑借研究對象的主觀資料,并且進入當事人的處境中參與分析資料,找出人類生活過程中不同層次的共同特性和內涵,用文字描述報告結果。質性研究是一個從實際觀察的資料中發現共性問題的過程,屬于探索性和敘述性研究,他重視研究事物所處的情境的意義。 質性研究的種類最常見的是:民族志、現象學研究、扎根理論以及歷史研究。 1、人種學研究:即通過對某種文化的人群的深入研究來研究文化。研究者深入日常生活以收集資料。通過系統地收集、描述分析資料來發展文化行為的理論。 2、現象學研究:目的在于描述人親身的經歷,用歸納、描述的方法來理解整個人對某種經歷的反應。 3、扎根理論研究:用以發現存在于社會背景中的問題以及人們解決問題的過程。重點在于觀察和發現變量間以實踐為基礎的關系。包括構想、驗證、再發展主題直至理論形成。 4、歷史研究:描述或分析歷史事件。歷史研究從檢查過去的錯誤來促進對現在情況的理解以及做出有效的回應,可以為專業將來的行動提供基礎和指導。 護理科研中最常用的是現象學研究、扎根理論。下面我們看一下文章例子: 1、現象學研究方法文獻例子[3]; 羅忠琛, 柏曉玲與李建瓊, 剖宮產術后再次妊娠孕婦陰道試產決策求助體驗的質性研究. 中華護理雜志, 2019. 54(03): 第396-400頁. 2、扎根理論研究方法文獻例子[4]; 葉旭春, 患者參與患者安全的感知及理論框架的扎根理論研究, 2011, 第二軍醫大學. 2.量性研究 量性研究(quantitative research):是按照預先設計的研究方案進行研究,通過觀察指標來獲得數據資料,用科學方法來驗證模式或理論,用數字資料來描述結果。它是一種正式、客觀、系統地過程,必須事先設計嚴密的方案,并嚴格執行方案的每一個步驟,以保證研究的代表性和客觀性。 文獻例子[5]: 欒丹丹等, NICU住院早產兒母親在母嬰分離期的泌乳量及相關因素研究. 中華護理雜志, 2018. 53(01): 第65-70頁. 通過以上例子,大家對研究方法有所了解了嗎?不明白的可以后臺告訴我們,我們可以再仔細地講給您哦~ 關于質性研究和量性研究之后我們還會仔細講解的。 參考文獻: [1]. 陳嵐, 趙佩與顧明君, 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與認知功能的相關性分析. 當代醫學, 2019(19): 第168-169頁. [2]. 李秋菊, 高艷杰與張菊華, 胰島素泵治療妊娠糖尿病對妊娠結局的影響分析. 當代醫學, 2019(19): 第120-122頁. [3]. 羅忠琛, 柏曉玲與李建瓊, 剖宮產術后再次妊娠孕婦陰道試產決策求助體驗的質性研究. 中華護理雜志, 2019. 54(03): 第396-400頁. [4]. 葉旭春, 患者參與患者安全的感知及理論框架的扎根理論研究, 2011, 第二軍醫大學. [5]. 欒丹丹等, NICU住院早產兒母親在母嬰分離期的泌乳量及相關因素研究. 中華護理雜志, 2018. 53(01): 第65-70頁. 聲明 |
|
來自: Nursing小班長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