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摘要:前面幾篇關于多汗癥的文章已經從不同方面給大家介紹了多汗癥(包括多汗癥的危害;容易出現多汗癥的九種體質及治療方藥;現代醫學對多汗癥的認識),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看看,今天給大家探析一下醫圣張仲景對多汗癥的九 前面幾篇關于多汗癥的文章已經從不同方面給大家介紹了多汗癥(包括多汗癥的危害;容易出現多汗癥的九種體質及治療方藥;現代醫學對多汗癥的認識),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看看,今天給大家探析一下醫圣張仲景對多汗癥的九大治法,由于仲景對于多汗癥的論述散落于各篇之中,今天只能給大家一下仲景常用于治療多汗癥的方劑和思路的分析。《傷寒雜病論》是我國第一部辨證論治的書籍,中醫四大經典之一,里面蘊含著豐富的治療疾病的經驗和行之有效的驗方,對于出汗《傷寒雜病論》中也有多處提到,由于篇幅太多本文就不一一列舉,本文主要列舉仲景治療多汗癥的常用九種大法和代表方劑。大法一:調和營衛對于營衛不和所致自汗前面我關于多汗癥的文章中已經幾次提到過,桂枝湯既可以治療太陽病風寒表虛證,又可以治療雜病營衛不和所致自汗,第53條提出復發其汗,通過發汗的方法使營衛調和,從而止汗;第54條提出病人臟腑功能正常,僅僅是營衛不和,有時自覺發熱(此處不是風寒表證,體溫應該正常,只是病人自己感覺發熱),這里還有一點比較重要就是“先其時發其汗”,就是在每次定時發汗燥熱之前先用桂枝湯發汗,從而使營衛調和而止汗。這里醫圣仲景給我們一個很好的提示,很多醫生一看出汗過多就用一堆的止汗之藥,有時不僅達不到止汗的目的,并且容易使病邪郁遏在體內不能被排出,導致多汗癥長期不好,此處53條是經常自汗出,這個時候用桂枝湯發汗則愈,沒有特定時候;第54條是有時燥熱伴有汗出,而大多數醫生在這個時候會想到陰虛內熱的可能性大,用滋陰清熱的藥,結果可能由于藥物較涼,導致病邪郁遏在體內不能被排出,導致多汗癥長期不好,而仲景在此告訴大家可以在病人每次燥熱發汗之前提前用桂枝湯發汗,使營衛調和了出汗燥熱自然就好了,當然此處燥熱出汗肯定和典型的陰虛內熱癥是有區別的,典型的陰虛內熱證有口干舌燥,大便干結,小便黃赤,手足心發熱,舌質紅少苔,脈細數;而營衛不和證雖然也有燥熱出汗,不過病人多半沒有陰虛內熱的其他表現,舌苔一般也是淡紅舌薄白苔,脈緩為主。桂枝湯的運用和禁忌癥在前面文章中已經詳細論述,本文就不在贅述,有興趣的可以參考我的另一篇文章《既可治療風寒表證,又可以治療自汗的一代名方:桂枝湯》。大法二:扶陽止汗法第20條仲景提到了風寒表證雖然使用了發汗的方法,但是發汗太過,導致了出汗不止,怕風,小便量少且不通暢(發汗太過津液不足所致),四肢痙攣、屈伸不利(發汗太過導致陰陽兩虛,經脈失于濡養所致),可以用桂枝湯加制附子治療。就算沒有表證,對于陽虛兼有營衛不和的出汗桂枝加附子湯還是很好的方子。大法三:清解實熱,益氣養陰前面已經給大家講了內有實熱是會導致熱邪破津外泄,而出現大汗出的。而傷寒陽明實熱證以身大熱、口大渴、大汗出、不惡寒反惡熱、脈洪大為主證。單純以陽明實熱為主,可以用白虎湯治療,陽明實熱兼有氣虛可以用白虎加人參湯。白虎加人參湯主癥身大熱、口大渴、大汗出、不惡寒反惡熱、兼有煩渴喜歡冷飲、少氣懶言、精神疲憊,或輕微惡寒惡風,舌紅少津,脈洪大。大法四:清宣郁熱221條文也是陽明病郁熱在里導致的心中煩躁不安,發熱汗出;228條陽明病沒有腹實證導致的誤下導致的心中煩躁不安,只有頭部汗出;兩者都是陽明病導致的郁熱在里導致的煩躁汗出,治療以清宣郁熱,梔子豉湯為主方,全方藥僅兩味,但效果明顯。大法五:通腑瀉熱此法亦為治療陽明病之法,但通腑瀉熱主要治療的是陽明腑實證,多有大便不通;白虎湯是治療典型的陽明經證,有身大熱、口大渴、大汗出、不惡寒反惡熱、脈洪大,但無大便不通;梔子鼓湯主要治療郁熱在胸中。所以三方雖然都治療陽明病多汗,但是治療所針對的證型還是有區別的。陽明腑實證內熱結于胃腸,用承氣湯治療,熱邪得泄,其汗自止。手足多汗為陽明經有熱的表現,承氣湯為猛藥,不可久服,中病即止。臨床手足多汗多為陽明熱證,根據不同情況可以使用上面三種治療治療陽明實熱所致手足多汗及全身大汗。大法六:瀉熱逐水開結本證為飲熱互結于胸中所致的病變,表現為心下痛、按之則硬,大便不通,舌上干燥,口渴,潮熱,從心下至少腹部硬滿疼痛不能用手觸碰,出汗僅頭部出汗,其他地方無汗。治療以大陷胸湯瀉熱逐水開結。本方藥性峻猛,切勿擅自服用,使用當中病即止,以免損傷正氣。此處仲景提示我們飲熱互結會導致頭部出汗,臨床我們可以用瀉熱利水的方法治療飲熱互結所致頭部汗出。大法七:清熱利濕此處是陽明病的變證,陽明病如果發熱汗出,尚可使濕熱有排出的機會,所以不會發黃,但是如果僅僅頭汗出,到頸部以下就不汗出了,且小便不利,口渴大量飲水,這個就是瘀熱在里,不能排出,所以會發黃,用茵陳蒿湯清熱利濕退黃治療,濕熱退去,則汗自止,這里提示濕熱內阻可以導致僅僅頭部汗出。臨床上確實不少由于濕熱重導致的出汗,茵陳蒿湯對于沒有發黃的濕熱出汗也可以應用,若無大便不通,濕氣重,可以用茵陳五苓散治療。大法八:和解樞機,溫化水飲此證是傷寒經過一段時間,經過發汗和攻下后出現往來寒熱、胸脅脹滿、心煩等癥,此證為少陽證,但是少陽證一般小便是通利的,此處小便不利、渴而不嘔、但頭汗出,可以判斷有水飲阻滯胸中所致。治療以和解少陽,溫化水飲則諸證自止,頭汗自愈。本方對于沒有傷寒的患者亦可應用,只要符合少陽樞機不利,水飲內結于里導致的頭汗出,即可應用本方治療。大法九:回陽救逆對于亡陽的病人會表現為大汗出不止,此證類似現代醫學的休克,現代也有參附注射液可以使用。四逆湯的主證多為神疲欲寐、惡寒肢厥、嘔吐腹瀉、冷汗不止,舌質淡苔白,脈沉微細。急用四逆湯回陽救逆。生附子有毒,僅用于亡陽患者的搶救,陽虛病人多用制附子。本文給大家分析了醫圣張仲景常用治療多汗的九大治法和方藥,可以為我們臨床開闊視野,提供依據。當然《傷寒雜病論》中關于多汗的論述遠不止于以上條文,本文僅提出了一些比較有代表性的條文和常用方。上述藥物劑量為無重大疾病成年人的用量,若伴隨其他重大疾病、兒童、年老體弱者,需要在醫生指導下用藥;孕婦、備孕女性不建議使用以上藥物治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