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肺部CT的普及,肺結節的檢出率太高了,儼然成了一個社會問題。高分辨率CT的廣泛應用,肺小結節的檢出率達到90%以上,薄層的CT可檢查出1mm的微小結節。在所有的肺結節中,絕大多數結節都是良性的。有統計數據顯示,所有的肺部結節的人群中,良性結節占95%,只有大約5%的肺結節屬于早期肺癌。良性肺結節包括炎性假瘤、肺結核球、炎癥性包裹病灶、矽肺結節等,這些肺部良性結節是炎癥、肺結核、矽肺等疾病所致。此外,肺內淋巴結有時候也會在CT影像上被當做肺結節。 有些人擔心這些良性結節會不會在將來某一天轉變成肺癌,其實這種擔心是多余的,肺部結節的從一開始出現就決定了它的性質,并不是會不會變成肺癌,而是有沒有可能是肺癌。良性結節可以長期穩定不動,就是皮膚上受傷的疤痕一樣,不可能消失,但也不會對人體健康造成什么影響。如果說已經確定是良性結節,通常情況下不會轉變成肺癌。 當檢查出肺結節時,應該說比較讓人擔心的是惡性結節,惡性結節是肺癌的萌芽狀態,早期狀態,隨著時間推移會逐漸增大,不予處理,未來可能會出現遠處臟器轉移。但肺結節出現后,通常比較難以確定其性質,尤其是1cm以內的小結節,無法穿刺活檢,只能根據結節的具體情況,指導患者定期隨訪復查。所以,通常醫生首先根據肺結節大小、位置、形態、結節密度、結節多少等因素將其分類,分為低危、中危和高危結節,對高危結節要重點關注,因為高危結節很可能是早期肺癌。 在良性結節中,有一種病理類型叫不典型腺瘤樣增生,縮寫是AAH,這個屬于癌前病變,是有可能發展為早期肺癌的。在CT上,腺瘤樣增生結節通常表現為數毫米的磨玻璃樣結節。去年有個護士同事查出5mm結節,夜不能寐,堅決要求手術,病理提示是腺瘤樣增生。越來越多的研究提出,肺部非典型腺瘤性增生可能是肺腺癌的前兆,但并非所有的肺部腺瘤樣增生都會發展為肺癌。對于考慮腺瘤樣增生的肺結節,隨訪時間應該相應縮短,如果隨訪過程中有變化,增大或者形態改變,懷疑早癌者可以考慮手術治療。 肺里長了不明不白的東西確實令人鬧心,但肺結節不意味著肺癌,也不代表我們離肺癌更近了一步。絕大多數良性結節者是可以高枕無憂的,不用擔心會變成肺癌,對于可能是腺瘤樣增生的磨玻璃結節,可以密切隨訪。 胡洋,同濟大學附屬上海市肺科醫院呼吸科主治醫師,醫學博士,碩士生導師。上海醫學會肺功能學組成員,中華醫學會成員。擅長間質性肺病、結節病、肺癌等肺部疾病的預防與診治。 溫馨提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