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低劑量CT,尤其是高分辨率CT的出現,肺小結節的篩查率、顯示率越來越高,所以小肺癌也被檢出來,小肺癌一出現,老百姓就會很容易認為肺結節等于肺癌,其實這是不對的。 肺內發現的肺小結節,可以是多種多樣的,可以是一些良性病變,也可以是結核,也可以是炎癥殘留等等,不能一貫的認為肺結節就等于肺癌,所以我們在這方面,有必要給大眾普及一些肺小結節的知識。 ![]() 肺結節,在定義上是指出現直徑小于3厘米的肺內結節性病變,并不是等于肺癌。肺部出現結節,可能是很多其他的疾病造成的,并不一定檢查出了肺結節,就跟肺癌直接掛鉤。目前隨著CT普查,健康人(有健康意識,采用CT進行普查的人群,并不是全人群)如果采用CT進行查體,可以達到大約90%左右的發現率,這就說明肺結節在肺內,其實發現率是非常高的,不必恐慌。幾乎跟肺部相關的疾病,都可能會導致小結節的出現,肺癌所占的比例并不高,大約就3%-10%。 通過影像檢查能判斷出肺部小結節的良、惡性嗎? 這是比較困難的,因為不可能從影像學上,直接就定為良性,定為惡性,只能說影像學傾向于良性,還是傾向于惡性。 當然有一大部分結節是可以通過影像學斷定,就是一個良性結節,比如由炎癥或者結核所形成的鈣化結節,可能就不再發生改變了,可以斷定它就是良性結節,就不用再隨訪了。 ![]() 但是最終的結論,除非結節獲得了病理學診斷,才可以說它是良性的,還是惡性的。但是絕大多數的結節,還是要隨著定期的隨訪,才能得出結論。肺結節長在誰的身上,都會非常的緊張、恐慌,其實是不必要的,科學的隨訪,國際上一般是以6毫米為界,比如小于6毫米的是一個隨訪方法,6-8毫米的是一個隨訪方法,大于8毫米的是一個隨訪方法。所以還是應該到醫院進行科學的隨訪,而不是自己隨意的去做CT。 關于隨訪的方法,目前來講比較精準,國際上也出版了“指南”,一般推薦在6毫米以內的單發結節,無需隨訪,它很小,但是要注意,高危人群要12個月進行隨訪,比如性別男性、家族史以及曾經長過肺癌史等等的這些病人,還有大量吸煙的病人,把這一類歸為高危人群。 但是還有一種結節,比如部分實性的結節和實性的結節,可能在隨訪起來時間是有差別的。 ![]() 再就是6-8毫米的結節,推薦6-8個月進行復查,如果確認這個結節是穩定的,可靠的,那么推薦18-24個月再進行復查。 所以不用有太多的心理負擔,因為這個小結節就擔心演變成肺癌,只要定期隨診,就可以發現它是怎樣變化的,如果出現了問題,醫生會及時處理的。 什么樣的肺結節,應該立即采取治療? 總共有八個高危征象,有四個以上高危征象,就說這個結節是可疑惡性,像這樣的結節不再推薦保留,醫生會及時的推薦進行手術。 在專業名詞上,比如分葉征、毛刺征、胸膜牽拉征、空泡征、支氣管管征等等這些都為惡性征象,但不希望患者本人去猜測這些征象,這需要有專業醫生去判斷。有惡性征象比較多的時候,可以選擇穿刺活檢,穿刺病理結果知道以后,再采取手術或者不手術進行治療。 關于肺部小結節,你清楚了嗎?歡迎留言討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