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尺譜是中國古代傳統記譜法之一。目前流傳下來的昆曲劇目,除了只保留下劇本的劇目之外,都是用工尺譜來記譜的。 雖然隨著西洋音樂的普及,許多劇目經過前人整理加工,已有了簡譜的版本,但仍有大量的曲譜沒有經過簡譜化。即便是有簡譜版本的昆曲曲譜,通常也只有少數版本有簡譜,若想鉆研不同版本曲譜的區別,還是需要閱讀工尺譜。 過去,工尺譜都是由戲曲工作者手工記譜,再版時曲譜也都是影印出版。這就導致很多曲譜不清晰,無法放大,或記錄有誤。此外,讀工尺譜也是“勸退”很多昆曲愛好者的一道高高的門檻,讓這門古老的藝術在現代社會的傳播遇到重重障礙。 ![]() ![]() ![]() 網上流傳的影印版工尺譜譜集 左:集成曲譜 右:粟廬曲譜 愛好昆曲的程序員們用數字化的方法解決了這一難題。來自杭州的昆曲曲友侯樂、王曉磊開發了gongchepu.net網站。網站擁有一套工尺譜編輯器,能夠將工尺譜的記譜方式數字化,并按工尺譜的格式重新排列成電子版的曲譜。曲譜字號放大縮小均不影響清晰度,支持手機、電腦查閱,隨時隨地都可以閱讀;由于是數字化的,打印出來也十分清晰。 gongchepu.net曲譜頁面 目前,已經有許多志愿者加入了錄入曲譜的工作,有40多出100余折劇目被錄入了數字化系統,另有100多折尚在錄入審校中。 ![]() 近日,網站的開發者們又為工尺譜數字化網站增添了“卡拉ok”功能。現在打開網站上的任意劇目,點擊“卡拉ok”,系統就能夠將曲譜對應的旋律播放出來。有了這個功能,感興趣、想大概聽聽的人可以大致掌握這支曲子的旋律,參與錄入和校對的志愿者可以更容易地檢查錄入是否正確,想練唱但請不到笛師的昆曲愛好者,可以找到一個準確的節奏和音高。可以說是一舉多得。 ![]() 網站使用方法和效果演示 ![]() 下面是一個從手機端錄制的演示視頻,以《牡丹亭·驚夢》【皂羅袍】這個大家都非常熟悉的曲子來演示自動讀譜的效果。 卡拉ok模式下,播放可以用鍵盤控制,實現了眼睛不離開譜子,手指也能盲按的功能。自動播放模式下,可以通過鍵盤上的“+”“-”號調節播放速度,對于需要以不同速度演唱的曲子,系統都能很好的適配。手動播放模式下,可以按回車鍵播放下一音符,遇到散板,可以按自己的演唱節奏控制播放進度,對于高階用戶來說,相當于擁有一個完全由自己指揮的笛師。 ![]() 看到這里,你一定會問,這個網站的開發者到底是何方神圣? 他們就是—— 王曉磊,中度愛好昆曲,重度愛好數字閱讀。曾在數字出版行業工作多年。 侯樂,愛好鉆研傳統戲曲身段功法,演出過劇目《別姬》《思凡》《游園驚夢》《尋夢》《幽媾》《琴挑》《問病》《偷詩》《佳期》《長生殿·小宴》《紅梨記·亭會》《邯鄲夢·掃花》《荊釵記·繡房》《漁家樂·藏舟》及原創劇目《臨川夢·了夢》《四鄉愁·帝鄉》等,指導浙大曲社排演上下本《牡丹亭》。 除了gongchepu.net網站之外,他們還開發了微信小程序《韻學驪珠》?!俄崒W驪珠》是清代沈乘麐撰寫的一部昆曲韻書。他們的微信小程序,將《韻學驪珠》數字化,提供簡潔的閱讀體驗和強大的檢字功能。檢字范圍三萬三千多個,自動列出繁(簡)體、異體字,同時盡可能保存古籍原貌。有了這個小程序,不確定某個字如何歸韻,屬于哪個聲調,是尖字還是團字,都可以隨手查查,非常方便。 具體的使用方法,可以進入小程序后,點擊下方的“?”進入幫助頁面查看。 對工尺譜數字化網站或者“韻學驪珠”小程序有任何意見或建議,歡迎在下方評論區留言,我們將及時轉達給開發者。愿意參與錄入工尺譜工作的朋友,也歡迎留言與我們聯系。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