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常用的抗高血壓藥物,按照藥理作用,可以分為利尿劑、β-受體阻滯劑、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血管緊張素Ⅱ受體拮抗劑、鈣離子拮抗劑5大類。 利尿劑:長期服用需補鉀 常用的有呋塞米、氫氯噻嗪、阿米洛利等降壓類藥物。利尿劑是最早出現的一類降壓藥,價格低廉,降壓作用確切、溫和且持久,尤其是對于老年人收縮期高血壓和肥胖的高血壓患者,降壓效果尤為顯著。長期使用利尿劑會導致一些不良反應,目前很少大劑量地使用,常常會與其他降壓藥物制成復方制劑。長期應用噻嗪類利尿劑可能引起低血鉀,患者需定期進行血鉀監測,適量補鉀。 小劑量開始服藥:如果是剛開始使用利尿劑,建議從較小的有效劑量開始服用,避免有效血容量過度降低而導致各臟器的供血量下降,可以單用,也可以與后面介紹的其他類降壓藥合用。 固定時間服用:最好早晨服用,每天固定在同一時間。因為夜間血流速度通常較慢,血黏度高,利尿劑的使用會使得血黏度進一步增高,增加血栓的風險,同時避免夜間小便次數增多影響睡眠,進而間接影響血壓。 副作用:有報道顯示,3%~32%男性患者,長期使用噻嗪類利尿劑會出現性功能障礙。這不必過于擔心,停藥后癥狀會自動減輕或消除,不會影響生活。 禁忌證:如果同時患有痛風、高脂血癥或糖尿病,一般不用利尿劑這類降壓藥。 “某某洛爾”:同時降低高壓和低壓 我們常見到的“某某洛爾”即β-受體阻滯劑,既能降低血壓,又能減慢心率,在臨床上的應用很廣泛。常用的有普萘洛爾、美托洛爾、阿替洛爾、比索洛爾等。 從小劑量開始服藥:β-受體阻滯劑也要從小劑量開始服用,避免突然停藥或變更劑量。 適用人群:這類降壓藥能使高壓和低壓均降低,不會引起體位性低血壓,更適用于年輕人和心率偏快的高血患者,對合并冠心病的高血壓患者尤為適宜。 不宜人群:不適用于心率過緩、心臟傳導阻滯的患者;會誘發或加重哮喘,有支氣管哮喘或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的人群也不能用。不適宜首選β-受體阻滯劑的人群包括老年人、肥胖者、糖代謝異常者、腦卒中患者、間歇性跛行者、嚴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 不良反應:該類藥物的不良反應有激動、肢體寒冷感、疲勞乏困、胃腸不適等癥狀,會對糖、脂代謝產生影響。 停藥原則:長期使用藥物者若突然停止用藥會發生反跳現象。如果確實需要停藥,可以遵循逐漸遞減的原則,即每2~3天劑量減半,服用一段時間后再減量,直至停藥,整個撤藥時間持續2周以上。 “某某普利”:腎功能不全者慎重服用 我們通常見到的“某某普利”即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ACEI),如卡托普利、培哚普利、貝那普利、福辛普利等就是這一類藥物的代表。長期應用血鉀可能會升高,應定期對血鉀和血肌酐水平進行監測。 ACEI是一把雙刃劍: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不影響體內血糖和血脂的代謝,可防治心功能不全、逆轉心室肥大,對腎臟具有一定的保護作用,因此成為高血壓合并心力衰竭和糖尿病的首選藥物。但它是一把“雙刃劍”,嚴重腎功能不全、雙側腎動脈狹窄者以及孕婦是不能服用的。 不良反應:除了上述不適用人群,還有20%的患者會出現長期干咳的不良反應,用藥初期多見,如果服用后不能耐受,可以請求醫生更換其他降壓藥。其他不良反應有皮疹、低血壓、偶見味覺障礙及血管神經性水腫。 禁忌人群:妊娠者、血管神經性水腫者、高鉀血癥及雙側腎動脈狹窄者等。 “某某沙坦”:安全性高,不良反應小 我們常見的“某某沙坦”即血管緊張素Ⅱ受體拮抗劑(ARB),如氯沙坦、厄貝沙坦、替米沙坦、纈沙坦等,避免了刺激性干咳的不良反應,安全性更高,更易被廣大患者接受,尤其適用于伴隨糖尿病腎病、冠心病、心力衰竭等高血壓患者。ARB的禁忌人群同ACEI的相同,即妊娠者、血管神經性水腫者、高鉀血癥者及雙側腎動脈狹窄者。 在門診有些患者會問,普利類與沙坦類降壓藥可以換著吃嗎?兩者都是目前常用的降壓藥物,機制類似,除了降壓外,還有抑制心肌重構、改善血糖代謝、預防腦卒中等作用。目前冠心病的預防指南推薦使用普利類,如果出現不能耐受的咳嗽反應,可以考慮換用沙坦類。 用于高血壓的治療則兩種降壓藥都可以選用,且可以替換,二者的禁忌人群也類似,患者根據降壓效果和耐受效果選擇藥物,只要不是今天用沙坦、明天用普利這么頻繁,固定一個種類長期服用即可。 “某某地平”:伴有心腦腎損害者尤為適宜 以硝苯地平、氨氯地平、尼卡地平為代表的“某某地平”屬于鈣拮抗劑,為二氫吡啶類。還有一類是地爾硫卓、維拉帕米等為代表的非二氫吡啶類。 此類藥物特點是在降壓的同時,不影響血脂和血糖的代謝,不降低重要器官的血液供應,適用于老年高血壓和已有心、腦、腎損害的高血壓患者。 有頭痛、面紅、踝部水腫等不良反應,相較短效制劑,長效的不良反應更為輕微。二氫吡啶類沒有絕對的禁忌證,但因其明確的血管擴張作用,短中效制劑降壓的同時會出現反射性心率加快,相對禁用于高血壓合并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非二氫吡啶禁用于二至三度房室傳導阻滯患者,并相對禁用于心力衰竭患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