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替卡因腎上腺素注射液(必蘭)是一種酰胺類口腔科專用局部麻醉劑,特別適用于涉及切骨術及粘膜切開的外科手術。因其高效、方便、較為安全而逐步為口腔臨床廣泛應用。 【規格】1.7 ml:鹽酸阿替卡因68 mg與酒石酸腎上腺素17μg。 【用法用量】
【注意事項】 1 、高血壓或糖尿病患者慎用,本品可能引起局部組織壞死。 雖然阿替卡因腎上腺素在臨床上有很高的安全性,但仍有醫務人員在使用過程中發現其不良反應。掌握其正確的使用方法是減少不良反應的重要因素。近年來國內有文獻報道其不良反應 ,現概述如下 : 【例1】患女,35歲,因慢性牙髓炎給予局部注射阿替卡因腎上腺素 1.5ml,用藥后出現面部皮疹,繼之發展至頸、胸 、腹、背、面部潮紅 。即予 抗過敏對癥治療,第4天皮彥完全消退 。提示使用本品應作藥物過敏試驗。 【例2】患男,29歲,因行左下8齲齒拔除術,給予阿替卡因腎上腺素局部麻醉,約1分鐘后患者訴左側面頰皮膚癌癢,繼而左側顛部出現一約2mm左右風團,周圍有紅暈,伴左下眼險腫脹,即予對癥治療,20分鐘后上述癥狀逐漸消退 。過敏反應與本品中含有的焦亞硫酸納有關。 【例3】患女,21歲,因正畸治療給予阿替卡因腎上腺素1.7ml局部注射,2分鐘后患者主訴胸悶,憋氣,心悸,繼而出現皮膚潮紅,面色蒼白,即予對癥治療,1小時后上述癥狀完全消失。 【例1】患女,21歲,因牙髓炎給予局部注射阿替卡因腎上腺素 1ml,10分鐘后患者訴胸悶,心悸,四肢麻木,寒戰,惡心,隨之面色蒼白,口唇發紺,脈細弱,血壓下降,即予抗過敏休克治療,2小時 后上述癥狀逐漸緩解 。 【例2】患女,35歲,因根尖牙周炎給予阿替卡因腎上腺素1.7ml 局麻,注射后約5分鐘,患者即感注射部位酸脹難忍,身冒虛汗,頭暈乏力,隨即暈倒在地,不省人事 。體檢BP55/35mmHg,面色蒼白,四肢發冷,呼吸急促,脈細且弱,立即實施搶救,約30分鐘后患者癥狀逐漸好轉,生命體征平穩。 【例】患女,14 歲,因慢性牙髓炎給予阿替卡因腎上腺素0. 8ml ,2天后注射部位出現紫色血皰,繼而變成黃色皰,破潰后局部形成大潰痛,有劇痛 ,顎側呈現大面積潰殤,直徑2. 0cm ×1.0cm,表面有滲出物,經對癥治療后 ,潰瘍變小變淺,愈合趨勢明顯。提示使用本品需注意其引起局部組織壞死的可能性 。 【例1】例 1,患女,55歲,因右上后牙冠根聯合折裂給予阿替卡因腎上腺素0. 3ml局部注射, 用藥后患者主訴漱口時嘴巴不能完全閉合、漏水,2h后患者癥狀消失。 【例2】患男,74 歲,因左上后牙26 近中根縱裂行中根截根術,給予本品0. 8ml 局部麻醉,用藥后患者訴嘴歪漱口漏水,3 小時后癥狀消失。提示本品可致面神經末梢暫時性麻痹,雖可在2. 5小時左右自行恢復,應引起臨床高度重視。 【例】患男,16歲,因牙周炎給予阿替卡因腎上腺素口內局部浸潤注射,30秒鐘后患者出現喘息樣,隨之出現四股震顫,即予對癥治療,20分鐘后上述癥狀逐漸緩解。 【例】沈立等報道,患男,40歲,因牙髓炎給予阿替卡因腎上腺素0. 6ml注射,約15分鐘時,患者忽感胸悶,隨即牙關緊閉,全身抽擂,口唇發鉗,面色蒼白,意識不清,給予對癥治療,30分鐘后上述癥狀逐漸緩解 。 【主要原因】 1.本品含有的焦亞硫酸鈉,可能引起過敏反應、支氣管痙攣或加重過敏反應。 2.藥物過量。在兩種情況下可能出現局麻藥毒性反應:由于不慎注射入靜脈造成相對過量,毒性反應立即出現;過量麻醉劑造成真正的過量,毒性反應延遲出現。其中,腎上腺素用量過大(>300 g)或皮下注射侵入血管后,可引起血壓突然升高,心悸,頭暈,心律失常麻醉藥物阿替卡因用量過大或快速注入血管,可出現出汗、脈速、呼吸困難、面色潮紅。 3.某些敏感患者對局麻藥過敏。 【安全用量】 成人 一般性手術,通常給藥劑量為1/2-1支 鹽酸阿替卡因最大用量不超過7mg/kg體重 兒童 根據兒童的年齡、體重、手術類型使用不同的劑量 兒童的體重(kg)*1.33 此種麻醉技術對于4歲以下年齡組不適合 老年人 老年人:使用成人劑量的一半 局部麻醉劑口腔注射時的 建議用量
※此表摘自Dentistry TODAY,04/2003-Anesthetics ※盡量避免一次治療4個象限的牙齒 ※一般口腔治療,2支麻醉劑足矣 【緊急治療策略】 1.不良反應輕癥病例:應用抗組胺藥物如異丙嗪25~50mg肌內注射,或激素如地塞米松5~10mg肌注治療后能迅速好轉。重癥過敏尤其是過敏性休克應立即搶救。治療措施如下: ① 立即停用引起過敏的藥物。 ② 迅速將病人平臥,吸氧,腎上腺素皮下注射或肌注0.5~1mg,也可用0.1~0.5mg緩慢靜注(以0.9%氯化鈉注射液稀釋到10ml),如療效不好,可改用4~8mg靜滴(溶于5%葡萄糖液500~1000ml)。 ③ 應用腎上腺皮質激素:如氫化可的松100~200mg或地塞米松5~10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40ml靜脈注射,必要時1~3h后重復注射。 ④ 擴容、給與血管活性藥:間羥胺50~100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靜滴,必要時可與多巴胺合用。 ⑤ 抗組胺藥物如異丙嗪25~50mg肌內注射。 ⑥ 10%葡萄糖酸鈣10~20ml緩慢靜脈注射。 ⑦ 保持呼吸通暢、吸氧,必要時需行氣管插管作人工呼吸。 2.局部組織壞死潰瘍:抗潰瘍對癥治療。 3.面神經暫時性麻痹:可不予處理,約2~3小時后癥狀自動緩解。 4.藥物過量:一旦觀察到過量體征,要求患者過度呼吸,如必要可采取仰臥姿勢。如出現陣攣性癲癇發作,給氧并注射一種苯二氮卓類藥物。可能需要插管輔助通氣。 【注意區分】 阿替卡因腎上腺素可致心動過速或心動過緩的心血管不良反應,而利多卡因可致心動過緩不良反應。 阿替卡因腎上腺素注射液所致上述不良反應,應引起廣大醫護人員的注意,嚴格掌握本品適應癥和禁忌癥,用藥前應詳細詢問患者過敏史,用藥史,嚴格按照藥品說明用法、用量使用,緩慢注射。 用藥前備好腎上腺素、地塞米松等急救藥物 使用后密切觀察患者的反應,一旦出現不良反應,及時對癥治療,避免發生嚴重不良后果,保證臨床用藥安全。 |
|
來自: baoyisheng143 > 《口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