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今2.3億年前,曠日持久的空氣成分變化終于引發了氣候劇變。一場史無前例的暴雨席卷全球陸地,持續時間估計長達200萬年,這就是卡尼期洪積事件。 這場大雨徹底改變了地球陸地面貌和生態系統,不少的物種無法適應新的環境,它們紛紛從地球上消失。恐龍成了最大贏家,它們才得以開啟長達1.7億年的繁盛時期。 令人擔憂的是,當年那場暴雨的起因與目前地球正在發生的變化相類似。那么,科學家如何知道兩億多年前下了那么久的暴雨呢?當時的氣候劇變是由什么引起的?與現在又有什么關系? 卡尼期所在的地質時代是三疊紀,那時留下了不少的黑紅白相間的三層巖石。其中黑色的為頁巖,紅色的為砂巖,白色的為石灰巖。 三疊紀時期的陸地和海洋與現在很不一樣,那時地球上只有一塊大陸,那就是盤古超大陸,包圍在超大陸周圍的是泛大洋。來自海洋的暖濕氣流無法深入陸地,導致超大陸的很多地區炎熱干燥,甚至就連冰川都沒有。 三疊紀的特殊氣候留下了獨特的痕跡——砂巖,這是一種沉積巖。砂石顆粒不斷在河床上沉淀,或者風化的巖石在盆地中沉淀,經過長時間的堆積和地質運動,就會形成砂巖。 在卡尼期,地球的平均氣溫升高了大約4 ℃。如此之高的溫度,反而帶來了大量的降水。這是因為經歷了長期高溫,水文循環變得非常活躍,海洋中的大量水被蒸發到空中。 當水汽變得足夠多時,它們就能深入陸地,在盤古超大陸上引發了一場持續了200萬年的暴雨。當然,這并不是說卡尼期每天都在下雨,而是這一時期非常濕潤,雨量長期很大,盤古超大陸的年平均降雨量可達1400毫米,但濕潤氣候會被干燥氣候短暫打斷。 那么,是什么原因引發卡尼期全球升溫呢? 通過追蹤碳-13的痕跡,科學家發現卡尼期的大氣和海洋中注入了大量的二氧化碳,這意味著那時的全球變暖是由強烈的溫室效應造成的。也是差不多在那一時期,位于北美洲西部的蘭格利亞火山在不斷噴發,這被認為是卡尼期洪積事件的真正起因。 蘭格利亞火山噴發并不是普通的火山噴發,它足足活躍了500萬年。在此期間,它向大氣中排放了大量的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隨著二氧化碳濃度的不斷升高,溫室效應逐漸加劇,最終引發了全球性的大雨。不僅如此,由于海洋酸化,有些地方下的雨還是酸雨。 由于氣候發生了劇變,很多無法適應的動物紛紛滅絕。大量空出的生態位被能夠適應新環境的物種所占據,它們逐漸成了主導物種。恐龍可謂是最大的贏家,它們從卡尼期之前占生態圈的5%,在卡尼期后躍升至90%。 對于卡尼期洪積事件的起因,不禁讓人想到了如今的地球。雖然現在地球上并沒有大規模的火山爆發,但人類活動已經大規模排放出了二氧化碳,導致全球升溫達到了1 ℃。如果不加控制,洪積事件有可能再次出現。 雖然地球在大部分時候都不缺生命,但沒有哪一個物種可以在地球上恒久存在,強大如恐龍也無法避免滅絕。但愿人類能夠控制住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遏制全球進一步變暖,不要讓新的物種取代了人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