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虛容易導致多種疾病。家長得知自己的孩子脾虛,往往非常著急,經常問我的一句話是“給他多吃點什么補補?” 遇到這種問題,我一般都會反復強調飲食營養均衡,葷素搭配,吃好主食,多吃蔬菜、五谷雜糧對脾胃健康的重要性。其實寶寶脾胃虛弱,最好的方法就是飲食,做好寶寶的日常營養,吃各種新鮮食物就是最好的補藥。 一般家長都能理解,也逐漸意識到一日三餐對孩子的重要性。但還有些家長就是不放心,看來在我國,“補”的概念已深入人心。這時候,我都會對家長說:“我這里有一味安全環保的補牌藥,你要不要?” 我會把足三里的位置和手法教給家長,并對他們說:“這是非常有名的強壯穴,經常給孩子按摩足三里,比燉雞吃還補呢!” 要使小兒安,三里水不干按揉足三里,可以幫助寶寶補益脾胃、和胃化積,強身健體。特別適用于脾胃虛弱兒童的日常保健。對發育不良、營養不良、感冒、自汗、虛喘、精力不足等都有較好的防治作用。不管是大人也好,還是小孩,常按揉足三里都是非常好的補身作用,被譽為“強壯穴”,中醫有句老話叫“要使小兒安,三里水不干”,指的就是用中醫的化膿灸法對小兒的足三里就行艾灸,以此來達到祛病保健的目的。經常跟小兒按揉足三里,雖比不上艾灸的力度效果大,但也是不錯的。 《四總穴歌》中說“肚腹三里留”,如果孩子有消化不良的早期癥狀,如不想吃飯、惡心、腹脹,按一按足三里,效果也是非常好的,甚至不用吃藥,不用上醫院,孩子的胃口也會改善。 足三里的位置與按摩手法足三里在外膝眼下3寸,脛骨旁外1寸。這里的'寸'是指'同身寸',也就是說,若給寶寶按揉足三里,就要在寶寶身上取穴找“尺子”,通常,我們會用手指做尺子。而且要注意的事情是,大人的手掌比孩子的手掌要大的多,用大人的手掌量小孩的身體,穴位一定不準確。因此不可用大人的手指來測量孩子的身體找穴位,一定要根據孩子的手指的相應的長度來尋找穴位。 何為1寸,1寸寬度是多少?拇指間關節的寬度就為1寸,或者中指中關節屈曲時橈測或內側兩端之間的寬度就為1寸。 那3寸的寬度又是多少呢?除大拇指外,其余四指并攏并伸直,以中指中段橫紋線為準,四指橫量即為3寸。 還有一種取穴方法,既簡單又準確。但對孩子的配合度要求較高,因此適合比較大的孩子。先讓寶寶站立起來,然后彎下腰,讓其張開同側的手掌,虎口圍住膝蓋的外緣,并將四指直指向下,而食指按在脛骨上,則中指尖所指的位置就是足三里了。 足三里的按揉手法:家長需用大拇指按揉,一般揉3下按一下,兩邊足三里都需要按揉,時間為每測3分鐘。若是日常保健,按揉的力度可以輕柔;若寶寶有積食,按揉力度可加重,時間也可加長。 注意:每次按壓要使足三里穴有針刺一樣的酸脹、發熱的感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