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家師的緣故,特別喜歡《西狹頌》,二玄社、上書畫、漢中博物館,以及甘肅成縣政府自己做的號稱最精本,拉拉雜雜買了很多版本——當然都是印刷品。家師對書法練習的主張,是為畫畫做服務的,一方面鍛煉用筆,另一方面為題畫準備。他很喜歡漢三頌中的《石門頌》、《西狹頌》兩本,認為二者用筆一圓一方,結體一松一緊,可以結合起來學,相輔相承互有裨益。我其實先寫的《石門頌》,寫了幾通覺得石門的結體太飄逸了,擔心自己站不穩,于是轉寫《西狹頌》。近幾年都在寫,只是時斷時續,也不清楚寫過幾通了,但還是越寫越喜歡。近日翻書,偶然發現陸儼少亦是很喜歡此摩崖。
《榮寶齋畫譜》的陸儼少部分,之前從圖書館借過一次,選過幾張臨摹,受益最多的是那張《雙松平遠》。昨天去圖書館又借了出來,隨手翻翻,偶然發現其中一張居然題為《西狹頌摩崖》: 此幅《西狹頌摩崖》作高峽激流,云霧生騰,峭壁間有一棧道蜿蜒而出,題曰:“此西峽頌摩崖處也,記之。”《陸儼少自敘》前幾年曾是我的地鐵讀物,其中對自己的游蹤多有記載,但從未見他記載有去到甘肅。查了一下資料,甘肅隴南日報有篇文章說陸1960年親自“不避艱辛,來到隴南”,并無詳細記述。而以此幅畫作與甘肅成縣西狹實景對照,發現它們基本是吻合的,由此可以推測陸老應該真的去看過西狹頌。 有趣的是,陸老這幅西狹頌景色,是做于拓本前后的空白部分的。——庚子年(1960)陸老得到一冊西狹頌拓本,喜愛之至,于是有請錢瘦鐵在拓本前面的空白頁上畫了一幅《訪碑圖》: 錢瘦鐵在此幅《訪碑圖》上題:“儼少兄得《惠安西表》,氊蠟頗精,可供臨池之助,因屬寫訪碑圖以記之”。而老陸在此之后仍然難以按捺心中的喜悅,再次在此本《西狹頌》上畫了一幅《讀碑圖》,題曰:“予既得西狹頌拓本,叔厓先生為寫訪碑圖,因亦戲作。”哈哈,這樣你來我往,陸老這本《西狹頌》拓本上居然加了三張山水,實在是妙不可言呀,也可以看出陸老對此碑的喜愛之情。 可惜時過境遷,這三張圖都被割出重裝,與拓本分道揚鑣,流散拍場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