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行是寶寶的各種感覺器官、 軀體運動器官綜合協調使用的運動 是寶寶生長發育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和階段 總之,好重要! 然而 常遇到一些家長詢問: “寶寶七八個月了還不會爬,要緊嗎?” “寶寶不喜歡爬,一趴下來就會哭 “怎么練習爬?” 今天我們就來談談寶寶的爬行運動。 爬行對寶寶來說倒底多重要? 1、為站立行走做準備 寶寶在爬行的過程中,可以充分的鍛煉頸胸部和四肢的肌肉力量,為以后站立行走打下良好基礎。 2、促進大腦發育 爬行是全方位的感覺統合訓練,促進寶寶大腦神經網絡間的聯系,可以激發寶寶的探索欲望,利于感知覺發育,利于大腦雙側分化、促進視覺發育等。 3、增強體質 爬行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由于身體能量消耗增多,寶寶就吃得多,睡得好,身體也長得快。 4、增加親子交流 爬行可以增進母子情感交流,促進寶寶語言和社會性情緒發展。 如何做好爬行訓練? 寶寶爬行,一般都會經歷 匍匐爬行、手膝爬行和手腳爬行三個階段 2-4個月之間:讓寶寶練習抬頭(見文章:寶寶運動開始的第一步原來是這個動作),抬頭是翻身、坐、爬等大運動發育的基礎,可以讓寶寶趴著逐漸適應俯臥位的姿勢,為以后爬行做準備。 5-6個月之間:寶寶可以雙手或前臂支撐抬起胸部和上腹部,抬頭大于90度,這階段可以讓寶寶多練習手臂支撐,可以放一個小玩具在他前方,讓他自己伸手去夠,培養爬行意識。 7-8個月之間:寶寶可以雙手或單手支撐,胸部離床但腹部不離開床面爬行,稱為腹爬,這階段讓寶寶多練習雙手或單手支撐,如果寶寶開始爬行是向后退,家長可以將自己的手放在寶寶的腳后,讓寶寶的腳蹬著家長的手前進,給寶寶提供前進的反作用力。 9-10個月之間:寶寶可以手或肘支撐,腹部離床,稱為手膝爬,如果寶寶仍然肚皮貼著床面腹爬,家長可以用手輕輕托起或用寬大的毛巾等穿過寶寶的腹部,輕輕向上提起使寶寶腹部懸空,輕輕推動寶寶向前,讓寶寶用手膝爬行。 10-11個月之間:寶寶可以用手和腳支撐向前移動,稱為熊爬或高爬。這階段可以嘗試給寶寶設置障礙,如爬過枕頭、爬過家長的腿等,可以讓寶寶爬過有一定高度的東西。 練習爬行注意事項 1、爬行地點的選擇。床可能比較軟,范圍過小不適合爬行,可在地面鋪上爬行墊、毯子等作為爬行地點。爬行時需要有成人監護,以免發生意外。 2、爬行衣服的選擇。建議穿著寬松的衣物,有利于運動。可以穿著厚一點的褲子保護膝蓋,冬季練習爬行時,衣服不要穿得太多,可以適當打開空調。 3、練習爬行的技巧。家長可以用色彩鮮艷有響聲的玩具引逗,爬行需要反復訓練,家長要有耐心,多給予寶寶鼓勵和獎勵。 4、保證環境安全。要保證周圍爬行環境的安全,所有電源插座、電線等要蓋好,尖銳的桌角等要套好保護套,所有寶寶可能觸及的危險物品,如可以抓住或撞倒的易碎的小物品都需要放好,任何角落都不要放過。 5、保持爬行區域清潔。因為寶寶可能會把任何可以接觸的東西放進嘴巴里。 越爬越聰明! |
|
來自: ZQGRTSG199 > 《兒童發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