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絲如煙的細雨蕩漾在空中,被樓房隔成一道雨簾橫在窗前,朦朦朧朧的籠罩著眼前的一切。到了夜里,雨絲終于變成了紛飛的雪花,讓窗外的燈光變得撲朔迷離起來。佇立在雨雪紛飛的陽臺,隔著萬千雨水望著對面的西山和紅樓,眼前的一切頓時變得恍惚起來,我不由得默念起李商隱的《春雨》: 悵臥新春白袷衣,白門寥落意多違。 紅樓隔雨相望冷,珠箔飄燈獨自歸。 遠路應悲春晼晚,殘霄猶得夢依稀。 玉珰緘札何由達,萬里云羅一雁飛。 春夜,窗外春雨濛濛,詩人悵惘地躺在床上,他剛剛冒著雨雪從風雨中歸來,去見的人冷落著他的熱情,詩人看著身上蒼白的衣服,腦子里是他亂到空白的思緒。 他望著窗外,他去過的紅樓冷冷地矗立在細雨中,此刻,詩人的心里更是凄雨飄零。紅色本來是溫暖的,而且紅樓里住著穿著紅衣服的她,但此刻,隔雨悵望反覺其冷;珠箔本來是明麗的,卻出于燈影前對雨簾的幻覺,卻冰珠顆顆,敲打在心窗,涼到了心底。這是一個多么寥寂又迷茫的雨夜啊。 一切都是可望不可及,在淅瀝雨聲里,追憶往昔。那些自己曾經在一起的幸福,那些感天動地的承諾,那些溫暖的信任和愛,如今只能依稀的在夢中出現!詩人不禁長嘆:我的遠路,在明天是否更悲凄傷感?這是一個無眠的夜晚,就算在殘宵中能在夢中聚首,都是那么奢侈的愿望。 好久好久沒見過她的面了,給她準備的玉珰信箋找不到理由給她,她總是拒絕著詩人相見的各種借口,詩人在絕望中只能寄托于上天,只能寄希望于萬里長空,飛來鴻雁,傳遞自己的信物和心意。 春雨本來是美好的,然而景隨心生,在義山筆下,這樣的春雨凄迷斑駁,氤氳出一種讓人不勝低回、唏噓不已的氛圍。那種無望中的放不開放不下的心情,那種層次深疊的傷懷,縈繞于身心,彌漫于天際,久久不可散去…… 我不知道是春雨讓人如此傷感,還是詩人讓春天如此凄迷。當年寓居杭州的陸游也曾在這樣的季節寫下了《臨安春雨初霽》: 世味年來薄似紗,誰令騎馬客京華? 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 矮紙斜行閑作草,晴窗細乳戲分茶。 素衣莫起風塵嘆,猶及清明可到家。 人們大概都記下了“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那種杏花春雨,深巷里傳來賣花女孩子稚嫩的叫賣聲的安謐是人們最美的記憶。然而詩人為何在小樓獨自聽雨聽了一夜?顯然這背后有著深沉的身世之嘆。國事家愁,讓詩人徹夜難眠,伴著這雨聲涌上了眉間心頭,然而生活依舊無法改變,清晨起來,詩人鋪開素紙寫寫字,在晴日窗前細細地煮水、沏茶、在淡淡的苦茶里品著淡涼的人生。 清明了,回趟山陰老家吧! 也許,能安放心靈的最好的去處,就是那個杏花掛雨,蜂蝶輕飛,與世無爭的小山村。是啊!這時候最想念的就是春天的老家。 公眾號創作人:子非魚 |
|
來自: 新用戶32793PFH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