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第62篇:從文章寫作到任務型寫作 中山市教研室/郭躍輝 《語文建設》2020年第3期發表了杭州師范大學葉黎明教授的《指向核心素養的寫作課程內容重構》一文,數年前讀過她的《寫作教學內容新論》一書,收獲頗多。而讀完這篇論文之后,我對作文教學變革有了更為清晰的認識,那就是如何從文章寫作轉變為任務型寫作。 葉教授首先梳理了百年語文寫作課程的內容及取向。現代語文學科建立以來,中小學的寫作教學都堅持為人生的實用觀,并將記敘文、說明文和議論文作為三種“普通文”進行一般的文體訓練,還選擇了書信、報告等應用文進行規范訓練。她認為:“總體上使用文體知識統攝了謀篇布局、選材組織等篇章寫作知識和審題、立意、起草、修改等過程寫作知識,最終,課程目標落在了與文學寫作相對的‘文章寫作’技巧上。”我最近在閱讀徐林祥教授主編的《百年語文教育經典名著》,對此深有感觸。其實,目前中小學作文教學的思路與方法并沒有超出過去的“文章寫作”的格局與范式。如果說這樣的寫作范式不足以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可能有點言過其實,但這樣的寫作范式能否適應學生未來所需要的實用寫作能力,那就值得研究了。 目前逐步出現的交際語境寫作、任務驅動型寫作、真實寫作等概念,實際上都是一種一種“任務型寫作”。我對這種寫作方式也比較關注,并且發表了一篇作文試題剖析的論文。在作者看來,“任務型寫作”有兩個不同的理論依據,一是語言習得理論,一是社會建構主義理論。在前一種理論的指導下,“任務”主要局限在交際領域,“任務型寫作”就是在社會生活的具體語境下,利用書面文字與他人進行有目的、互動的交際活動。目前出現在中考、高考試卷中的“任務型寫作”主要是這種類型。例如“臨近期末考試,音樂課經常被其他學科占用,寫一封信向校長反映,希望校長解決這個問題”,這就是日常生活中的交際活動。在后一種理論的指導下的“任務型寫作”,強調任務的“真實性”,即通過寫作解決現實世界的問題,提出具有挑戰性的任務以激發學生主動參與、積極探究,將所學的知識和技能運用到實際中,在生長性的經驗中建構自己的知識。也就是說,這種“任務型寫作”不再局限于日常生活的交際活動,而是要借助寫作知識與技能去解決現實世界的問題,從簡單的日常交際到專業的工作再到高水平的科學研究。不過,我認為從文章寫作到側重于語言交際的任務型寫作,目前在測評中是可以實現的,但要上升到專業的工作與高水平的科學研究,可能還需要走很長的一段路,但這不影響在作文教學中嘗試這樣的專業寫作。 其次,葉黎明教授認為從文章寫作到任務型寫作,是素養培育的必然選擇。其一,文章寫作是分解,任務寫作是整合。她認為:“在寫作教學上,先分解后整合的方式要反過來,首先給學生提供一個真實的、復雜的問題情境,讓學生為了完成這個情境任務,主動去調取知識、關聯情境、整合運用,從復雜問題出發,最后再回到復雜問題中去。以情境任務去統攝知識、技巧,激發學生主動參與、自我建構。”也就是說,在任務型寫作的范式下,文體知識、寫作技能、過程性知識不再作為獨立的要素而存在,不再作為“訓練點”,而是統攝到問題解決的整個過程中。其二,文章寫作依據的是文體的劃分,而任務型寫作超越了文體的界限。在任務型寫作中,既沒有記敘文、說明文、議論文之類的教學文體的劃分,也沒有普通文與實用文的分類,而是要在一個整體的情境中去解決真實的現實世界問題,任務往往會是多形式的組合。 那么,究竟如何進行任務型寫作的課程與教學設計呢?葉黎明教授提出了兩種思路,一種是從目標出發作逆向設計,即從語文學科核心素養的四個方面出發,創設有助于促進語文關鍵能力提升的情境化任務。設計的思路是:確定核心素養的一個方面,明確核心素養的若干層次;借助一定的理論或研究成果,析出每一個目標層次可以開展的探究專題或主題;圍繞專題或主題,確定學生在現實世界中可能遇到的問題;根據問題創設情境與任務。例如圍繞“文化傳承與理解”的核心素養,明確“傳承中華文化”“理解多元文化”“關注、參與當代文化”等目標層次,在此基礎上確定結構化的專題,例如“傳承中華文化”可以設計中華文化的的人性論、審美論、人倫觀等,進一步設計基于問題的情境任務,例如“請以《曾子耘瓜》故事為例,向六年級的小學生解釋孔子的中庸之道”。這樣的任務,也帶有日常交際活動的特征,例如“向六年級的小學生解釋某種東西”,但更多地指向專業的知識,例如“孔子的中庸之道”。這種專業的任務型寫作,目前還沒有出現在中高考試卷中。 第二種是從情境類型出發設計任務框架。《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2017年版)》把語文實踐活動情境分為個人體驗情境、社會生活情境和學科認知情境三類,當然,這種分法主要是從測評的角度劃分的,但對于教學情境的設計也是有啟發意義的。基于三大情境的任務設計思路是:確定情境的具體類型,列舉該情境中常見的寫作樣式,分析每一種寫作樣式,析出學生需要通過此種寫作去解決或解釋的典型問題,根據問題創設情境與任務。例如個人體驗情境下的寫作樣式主要有日記、筆記、傳記、故事散文、文藝隨筆、見聞游記等,社會生活情境下的寫作樣式主要有書信、演講稿、新聞評論、設計方案、工作匯報等,在這些樣式的指導下,我們可以進行任務設計,例如“假如你想把年邁的父母送到養老院去養老,但他們以‘只有被兒女拋棄的人才會去養老院’為由拒絕入住,請寫一封信說服他們”。值得注意的是,日常生活的交際任務寫作與專業的、學術性的任務寫作,不是截然對立的,也不是說后者一定優于前者,兩種任務寫作處于不同的層次,因此任務設計的方式以及測評的方式,都會有所差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