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師2017,(01),202-202+204 龔衍麗初闊林西安交通大學軍事教研室摘 要: 文章通過對抗美援朝中我軍的作戰目標、靈活戰術、巧用地形、后勤保障等方面進行分析,說明以毛澤東同志為代表的中共中央在這場戰爭中吸收了《孫子兵法》的戰略戰術智慧,并結合戰爭實踐將兵法理論發揚創造。文章指出,抗美援朝戰爭是我黨吸收傳統文化精華的典型戰例,對當今有著積極的借鑒意義。 作者簡介: 龔衍麗(1972—),女,山東濟南人,碩士,西安交通大學軍事教研室副教授,研究方向為高校國防教育;; 初闊林(1975—),男,山東萊州人,碩士,西安交通大學軍事教研室副教授,研究方向為高校國防教育。; 抗美援朝戰爭是在敵我雙方經濟力量和軍隊武器裝備強弱優劣極其懸殊的條件下進行的,其勝利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中共中央和中央軍委高瞻遠矚的戰略籌劃、戰略決策和志愿軍總部靈活機動的作戰指導??梢哉f,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是毛澤東軍事思想的勝利。毛澤東軍事思想形成豐富發展的過程中吸收了中國古代優秀軍事思想,其中一個重要的理論來源是《孫子兵法》,我軍在朝鮮戰場對《孫子兵法》的戰略戰術的應用應當成為總結分析和關注的一個問題。 一、作戰目標1.《孫子兵法·計篇》指出“勢者,因利而制權也”,即將領戰前要根據厲害得失而采取相應措施。志愿軍參戰前,中共中央結合敵我雙方的實際情況,對可能出現的戰爭結局作了三種估計:一是在蘇聯提供武器裝備和出動空軍支援的條件下,在朝鮮境內殲滅和驅逐美國及其他侵略軍,根本解決朝鮮問題,這是最高戰略目標;二是志愿軍靈活指揮,充分發揮戰術特長,能夠攻打除大、中城市以外的地區,則可迫使美國通過談判解決問題,但條件是美軍必須先撤至三八線以南,這是最低戰略目標,出現的可能性最大;三是蘇聯不提供支援,我志愿軍在朝鮮打成僵局,甚至被迫撤回,美國對中國宣戰,從而影響整個國家的恢復和建設計劃。中央的態度是力爭第一種可能,接受第二種可能,力避第三種可能,這充分體現了戰前對各方厲害得失進行的仔細分析。 2.《孫子兵法·計篇》指出“兵者,詭道也”“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這一用兵打仗的基本原則。中共中央做出“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決定后,中國人民志愿軍秘密開赴朝鮮戰場,為達到戰略、戰役上的突然性,志愿軍部隊全部改穿朝鮮人民軍式軍服,黃昏開始行動,拂曉前全部隱蔽偽裝完畢,保持無線電靜默,嚴格封鎖消息,借以迷惑敵人,所有這一切都是為了迷惑敵人,爭取最佳戰略效果。 3.《孫子兵法·計篇》指出“攻其無備,出其不意”,主張在敵人毫無準備的狀態下實施攻擊,在敵人意想不到的情況下采取果斷行動。我中國人民志愿軍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且對戰爭形勢做出了充分分析及結果估計,準備充分。而美國“聯合國軍”總司令麥克阿瑟卻對朝鮮的形勢做出了錯誤的分析,且對杜魯門總統回復“中國人干涉的可能性很小”,他認為在整個南北朝鮮,正式抵抗將在感恩節前全部結束,第8集團軍能在圣誕節撤回日本,“聯合國軍”毫無顧忌地向北冒進。1950年10月25日,“聯合國軍”遭到中國人民志愿軍第一次戰役突然迅速的打擊。 二、靈活戰術1.《孫子兵法·勢篇》指出“善出奇者,無窮如天地,不竭如江河”,強調要出奇制勝,打擊敵人。志愿軍在抗美援朝戰爭運動戰階段的作戰,對美軍和南朝鮮軍采取戰略或戰役上大包圍戰術,企圖一個戰役殲滅美軍或南朝鮮軍一個師到幾個師,但由于敵我雙方武器裝備優劣懸殊。結果往往不是很理想。毛澤東同志總結幾次戰役的經驗教訓并結合戰場上敵我雙方武器裝備特點,1951年5月26日提出“零敲牛皮糖”的作戰指導方針,即打小殲滅戰,使得志愿軍越打越主動,越打越有信心。 2.《孫子兵法·虛實篇》強調“避實擊虛”“因敵而制勝”,《謀攻篇》指出要“知彼知己,百戰不殆”,因此,毛澤東同志主張戰爭過程中要注意抓住和利用美軍作戰中難以克服的弱點予以打擊。美國空軍不能像晝間那樣大規模出動和充分發揮作用,美軍部隊怕夜戰,志愿軍則充分發揮夜戰特長,在夜間發起攻擊;美軍摩托化和機械化裝備對后方和道路依賴性大,怕離開道路和切斷與后方的聯系,志愿軍則采取迂回包圍戰術,切斷其后路,動搖其戰役決心;美軍步兵戰斗精神差,怕失去空中和地面火力支撐,怕近戰,志愿軍則經常采取戰役上的迂回包圍和戰斗上的分割包圍相結合的戰法。隔離美軍步兵與坦克的聯系,派小分隊直搗敵團、營指揮所和炮兵陣地,實行近戰,集中力量打其步兵,中國人民志愿軍有力地采取了避實擊虛的方針,給予敵人沉重的打擊。 三、巧用地形《孫子兵法·地形篇》強調“夫地形者,兵之助也”,將帥要重視地形的研究和利用,要善于利用客觀物質條件,使自己立于不敗之地。1951年夏季防御戰役后期,志愿軍坑道雛形出現,經過抗擊“聯合國軍”秋季攻勢的考驗,不斷總結經驗教訓,1952年全線展開大面積坑道筑城作業,至1952年5月底,志愿軍共構筑坑道7789條,長度達198.7公里。在西起臨津江口東至東海岸的桿城,正面233公里,縱深15~20公里的第一戰陣地,形成了以坑道工事為骨干,同各種野戰工事相結合的支撐點式的堅固陣地防御體系。 四、后勤保障1.《孫子兵法·虛實篇》提出“凡先處戰地而待敵者佚,后處戰地而趨戰者勞”,為解決志愿軍戰場休整和保持優勢作戰兵力,1951年2月上旬,毛澤東同志決定志愿軍實行輪番作戰方針,1951年6月,中央軍委和志愿軍總部確定了在兵力使用上采取“輪番與換班相結合”的方針,有效解決了兵力補給問題,有利于及時應對敵方的“磁性”戰術。 2.《孫子兵法·虛實篇》提出“善戰者,致人而不致于人”,強調作戰時要爭取主動,避免被動。針對“聯合國軍”發動的大規?!翱罩蟹怄i交通線戰役”(即“絞殺戰”),我方國內和戰場共同努力,志愿軍后勤系統與在后方的部隊共同努力,交通運輸線上的防空作戰與搶修、搶運相結合,火車運輸與汽車運輸及人畜力運輸相結合,形成了此斷彼通縱橫交錯打不爛、炸不斷的“鋼鐵運輸線”,有效解決了物資補給運輸問題。爭取了后勤保障方面的主動。 五、結語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一是《孫子兵法》傳統文化的智慧,在現代戰爭中依舊可以大放異彩,具有較強的指導作用。二是以毛澤東同志為代表的中共中央吸收了《孫子兵法》的戰略戰術思想,在朝鮮戰場結合戰爭實踐將戰略戰術發揚創造,把傳統文化的精華變成了自身軍事思想的一部分,其經歷和事例對今天國人如何繼承中國傳統文化有著積極的借鑒作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