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君指道教崇奉的星神。道教認為星為日所生,故寫作日、生。又云萬物之精上為列星。道教對星官的崇拜特別重視,在其神仙體系中,星神位尊,且數量極大星神中居最高位者為“中宮紫微北極大帝”即北斗星,又稱北辰,道教“四御”之一。還有“勾陳星宮天皇大帝。”道教所崇奉的星君很多,據《上清靈寶大法》載,有“金木水火上星君、“北斗七元輔輔弼星君”、“南斗諸星君。”據《道門定制》載,則有“十一大曜真君”、“北斗中星君”、“南斗太帝眾真”、“東斗六陽星君”、“西斗六陰星君”和“中斗星君”。還有紫微垣眾星君,太微垣眾星君,天市垣眾星君,紫微外座眾星君,北極四相星君,二十八宿星君等。 朝元圖(局部) 二十八宿的起源很早,在古時恒星相互間的位置恒久不變,并先后選擇了黃道與赤道附近的天區劃分為二十八個區域。所以稱作二十八宿,又稱二十八舍或二十八星。道教認為每個星座都有一個神將,共有二十八位神將,也稱作二十八宿。道經按東南西北方向將二十八宿分為青龍、朱雀、白虎、玄武四組。又將這二十八宿按方位及季節和四象聯系起來。張衡在《靈憲》中有一番描述:“蒼龍連蜷于左,白虎猛據于右,朱雀奮翼于前,靈龜圈首于后。”分別為東方蒼龍七宿是角、亢、氐(dī)、房、心、尾、箕 ;北方玄武七宿是斗、牛、女、虛、危、室、壁;西方白虎七宿是奎、婁、胃、昴(mǎo)、 畢、觜(zī)、參(shēn);南方朱雀七宿是井、鬼、柳、星、張、翼、軫(zhěn)。 ?“凡二十八宿各有司,盡關璇璣之分,若風雨雷雹人間萬匯,并隨武威占尅。無不具載,明者察之“ 角宿星君主人間雨澤,亢宿星君主人間大風,氐宿星君主人間狂風,房宿星君主驚風駭雨,心宿星君主人間雨澤,尾宿星君主祥云瑞氣,箕宿星君主斜風細雨(東方七宿星君); ?斗宿星君、牛宿星君主云氣,女宿星君主陰陽,虛宿星君主人間大風,危宿星君主旋風走石,室宿星君主人間陰翳,壁宿星君(北方七宿星君); ?奎宿星君、壁奎主人間風雨,婁宿星君主人間大風,胃宿星君主人間風,昂宿星君主人間睛、畢宿星君主天地開奉、觜宿星君主人間風雨,參宿星君主人間風雨(西方七宿星君); ?井宿星君主天色昏黃、鬼宿星君主天色昏黃,柳宿星君主天色昏、星宿星君主天氣晴朗,張宿星君主時氣不和大熱,翼宿星君主晴朗,軫宿星君主晴(南方七宿星君)。 (《北斗治法武威經》,《無上黃箓大齋立成儀》卷五五,《道門定制》卷三《道法會元》卷一一四有“二十八宿雷王”之稱。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