鰱鳙是比較適應(yīng)高溫的魚種,就算酷熱的盛夏中午也能釣到的,而且氣溫越高越是好釣。這是因為鰱鳙首先是能夠忍受高溫,其次是對水中溶氧要求極高,遠超草魚,更不要說底層的鯽魚和鯉魚。氣溫高會導(dǎo)致水中溶氧不足,越是高溫鰱鳙越是在較淺的水層,反而會更好釣一些。鰱鳙的最佳出釣季節(jié)是夏秋季節(jié),嚴格來說是進入晚秋之前。到了晚秋水中藻類、浮游生物開始減少,鰱鳙會慢慢減少進食一直到停口。所以仲秋時節(jié)是鰱鳙進食量較大,而且是一年中最有體力的季節(jié)。鰱鳙體型碩大,手竿也能釣到,但是始終不如拋竿這么給力。 一、鰱鳙的習(xí)性和垂釣原理 鰱鳙是兩種魚的統(tǒng)稱,習(xí)性類似,所以經(jīng)常放在一起來說。首先來說鰱鳙成群進食,不過白鰱跟白鰱成群,花鰱跟花鰱成群。其次是鰱鳙是魚類中非常“饞”的魚類,進食水中的藻類和植物碎屑,餌料霧化稍微好一些,鰱鳙就容易成群進窩,也算是非常“傻”的魚類。第三,鰱鳙的進食特點比較奇特,大口喝水過濾,留下藻類和各種碎屑,自然水域中食物較為豐富,所以生長異常迅速。第四,喜歡高溫高溶氧的環(huán)境,氣溫越高越所在水層越淺。 所以釣鰱鳙,尤其是氣溫較高的季節(jié)主要釣浮為主。氣溫越高垂釣水層越淺,不過相同水溫條件下白鰱比花鰱所在水層會稍淺一些,體型大的鰱鳙所在水層稍深一些。通過霧化好、味道濃的餌料快速誘魚成群,所以釣鰱鳙的餌料味型重要,但是霧化才是核心。在垂釣中餌料霧化成較大的懸浮誘魚帶,魚鉤子線埋伏在霧化帶中,鰱鳙進窩后大口過濾懸浮顆粒,會把魚鉤也喝進去,從而被釣到。所以跟釣其他魚最大的不同就在這里,并不一定是餌料掛在魚鉤上才能釣到魚。 二、釣組搭配要點 海竿水怪釣鰱鳙,簡單來說就是海竿搭配吊籃,吊籃俗稱水怪,被認為是浮釣鰱鳙的最佳釣法。因為鰱鳙嘴饞而且膽大,水面較小的話很容易有清塘的效果。拋竿的選擇要結(jié)實一些,因為遠投釣鰱鳙碰上10斤以上的鰱鳙還是非常大幾率的,10斤的鰱鳙也不過生長2年而已。主要介紹下釣組的搭配次序,首先在主線上穿一個空心墜,重量在50克以上為宜,會方便拋竿一些。穿上太空豆夾住浮漂,鏈接快速別針,快速別針鏈接水怪就完成了釣組搭配。主要需要注意的浮漂的吃鉛和水怪裝上餌料以后的重量大致匹配,要求是浮漂露出較低的目數(shù),最好不要露出漂身。主線上的活鉛讓釣組方便遠投,拋竿到位以后會沉到水底,起到固定釣組的作用。 三、餌料配方 水怪釣鰱鳙的用餌量較大,水怪釣鰱鳙餌料對比重、狀態(tài)要求沒那么高,所以自制居多。香、腥、酸、臭的餌料都可以用來釣鰱鳙,但是民間使用酸臭的餌料居多,主要是效果不錯,而且制作比較簡單。玉米粉、豆餅粉、麩皮加開水攪拌,密封暴曬發(fā)酵就可以使用;玉米粉、麩皮加韭菜汁、大蒜泥、白醋、臭豆腐汁等等攪拌后弄成干散狀態(tài)也是可以的。所以自制鰱鳙餌料是餌料制作中最簡單的,注意味道重、粘性差就可以使用。 海竿水怪釣鰱鳙在釣點的選擇上宜選擇下風口、有漂浮物的區(qū)域、開闊的深水區(qū)域、靠近大壩等位置;操作上講究準、勤、穩(wěn),拋竿要準,盡量讓誘魚帶相對小一些,餌料要及時更換,只要窩點有食物,鰱鳙就不會離窩,否則鰱鳙離窩飛快,漂相主要抓死口,鰱鳙喝入魚鉤后被勾牢,浮漂有很大動作才會提竿。喜歡請關(guān)注給個贊,每天準時更新,謝謝各位釣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