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已到收尾階段,各省院校的投檔情況也相繼出爐,成為眾人關注的焦點。2019年6月,教育部公布了全國首批15所高職院校升格為本科層次職業院校,由“職業學院”升為“職業大學”。今年6月又公布了第二批升格為本科層次職業院校的6所高職院校。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全國21所本科層次職業大學全部啟動本科招生。 積極推動“職業學院”升格為“職業大學”,是國家推動職業教育高端化和普及化的一項重大舉措,以提升社會對職業教育的認可度。然而,小編在查閱了各省高校的投檔情況后,發現福建省文理科普通批有多所院校出現了投檔最低分為“0”分且線上無生源的情況。小編整理了文史類院校投檔數據,統計情況如下所示: 根據統計結果,福建省796所院校中有21所院校出現了投檔最低分為“0”分、線上無生源的極端情況。而這21所院校中,民辦本科院校有15所,分別為北京電影學院現代創意媒體學院、長春理工大學光電信息學院、廣東工業大學華立學院、廣東理工學院、西安工商學院、黑龍江東方學院、黑龍江工商學院、吉利學院、江西應用科技學院、昆明理工大學津橋學院、遼寧對外經貿學院、南通理工學院、青島濱海學院、青島工學院、青島黃海學院;本科層次的職業院校有5所,分別為山東外國語職業技術大學、西安信息職業大學、運城職業技術大學、浙江廣廈建設職業技術大學、廣州科技職業技術大學;公辦本科院校只有大連民族大學這1所。 不難發現,大連民族大學線上無生源或許與只招收高山族學生有關,而其他院校線上無生源的情況可能始于人們一貫而來的刻板印象和偏見。畢竟在很多人眼中,民辦本科院校是“野雞學校”,而“職業大學”作為職業教育的最高層次,難免給人一種“披著本科外衣的職業學院”的感覺。 其實,民辦本科是正規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職業大學”也是本科分數招生的正規大學。作為一個新興名詞,大眾對“職業大學”沒有一個明確清晰的概念。2019年,《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國發〔2019〕4號)明確提出“開展本科層次職業教育試點”“推動具備條件的普通本科高校向應用型轉變,鼓勵有條件的普通高校開辦應用技術類型專業或課程”。職業院校升級為職業大學已是大勢所趨,符合當前教育發展趨勢,是行業結構升級對專業技能人才的需求所致。大學留有“職業”二字,是國家為破解“職業教育”屢受偏見和歧視困境的一番良苦用心。很多學生上普通本科分數差一點,上高職高專又不甘心,職業大學將給他們提供了另一條好出路。 當然,福建省“最低投檔為0分”、“線上無生源”這類極端情況只是今年投檔院校中的特例,“職業大學”整體的招生情況良好。以山東省為例,各“職業大學”省內實際投檔率甚至達到了百分之百,沒有出現零投檔的情況。其中,最高分數達到了489分,超山東本科一段線40分,是西安信息職業大學的大數據技術與應用專業;招生最多的是山東外國語職業技術大學的商務英語專業,有378人。除山東省外,在海南省招生的職業大學投檔情況雖不及山東省,但整體報考情況仍然不錯。 長期以來,職業院校學生雖然在學校習得較強的技術技能,但受限于學歷水平,當提拔或晉升等好機會來臨時,與本科生、研究生相比極度缺乏競爭力。職校生在職場與社會上屢屢碰壁,收到職業教育低人一等觀念的影響,瘋狂被貼上“混文憑”、“沒前途”等負面標簽。 而今,“職業技術大學”作為在職業院校基礎上建立的有高素質,高技能,高水平的職業技能型本科院校,在一定程度上也說明了教育資源正逐漸豐富。隨著職業技術大學等本科層次職業學校越來越多,職校生在社會中的作用和地位將進一步凸顯,這對于提高職業教育的社會認可度會有很大幫助。未來將會有更多人接受職業教育,懂得掌握過硬技能而非獲得一紙文憑的重要。 我知道你在看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