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摔泥巴 小時候,最喜歡玩的就是這個了,我們當地農村的孩子稱之為“摔凹凹”。 農村最不缺乏的就是泥巴,一個小水坑,就能挖出好多泥巴。 或者弄些土和水,找個干凈平坦些的地方,和成柔軟的泥巴,像揉面一樣,盡量使泥巴變得瓷實,有彈性。 然后捏成碗狀,底部盡量弄薄些,再用手托起,站起身來,口朝下,使勁兒摔在地上。 只聽啪的一聲,底部就炸開一個大口子。 這種自娛自樂式的游戲,常常一個人玩的不亦樂乎,但更多的時候還是和小伙伴們比賽,看誰摔出的口大。 二、定 小時候有種非常流行的游戲,常常在兩個小伙伴之間進行,先打賭,無論是杠子老虎雞叨蟲,還是一四七二五八三六九,總之,每輸一局就會輸掉一定數量的“定”。 這個“定”非常好玩,比如輸的人正走著呢,贏的人喊聲“定”,你就立即不能動了,他什么時候說“起”你才能恢復正常。 如果在“定”的時候你晃動了,那么就會受到懲罰,成千上萬的罰呀,有時候比高利貸還厲害,不覺間就欠下了上億的“定”。 記得有一次,正吃晚飯呢,那家伙沖著我喊了一聲“定”,我端著飯碗就立即定在那里了,爹娘沒弄明白怎么回事,還以為我怎么了呢。 三、摔元寶 小時候什么都是金貴的,包括用廢舊的書本紙疊“寶”(我們當地孩子都這么叫,這個字到底是怎么寫的,小編至今還沒弄明白),就是用兩張紙,對折疊成的四方形。 正面朝上,讓對手拿寶摔你的寶,通過力量與技巧,將你的寶扇翻過來了,那么你就輸了,你的寶就成了別人的了。 小時候最榮耀的事情就是像別的小伙伴炫耀,看誰贏的寶最多。 只是,如今這些已經成為了記憶。 四、捉迷藏 捉迷藏是小時候最常玩的游戲,無論是春夏秋冬,白天傍晚,只要逮著時間都會從家里跑出來。 而且你永遠都不要擔心沒有小朋友一起玩耍,只要站在村里呼喊一聲,小伙伴們都從家里跑出來了。 人多的時候,就分成兩隊,我們村前面有一個特大的坑,里面長著些粗大的柳樹,還有很多麥場,以及數不清的麥秸垛。 找一片空地站好,說好規則后,藏的一方迅速散去,在規定的時間內捉的一方只能仰頭看著天空的。 等到了約定的時間,在四散尋找,那過程,特好玩。 記得有一次,玩得很晚很盡興,大家四散回家,都吃完晚飯了,小超的媽媽在村里呼喊著他的名字,聲音很著急也很響亮,整個村子仿佛都聽到了,仿佛只有小超沒有聽到。 傍晚的時候還在一起捉迷藏呢,咋不見了呢,小伙伴們紛紛啃著饅頭出去幫忙尋找,在我們玩過的地方,邊尋找邊呼喊他的名字。 結果,他從一個柴草垛里鉆了出來,睡眼惺忪地揉著眼睛,身上都是柴禾的碎屑。 原來,他藏得太過隱蔽,在等待小朋友尋找的過程中,竟然睡著了。 當然,在農村玩過的游戲還有很多,比如用木板制作刀槍劍戟、打梭、過家家、斗雞等,現在的孩子都不玩這些了。 如今,想起這些,更像是兩個世界里的故事。這些已經消失的農村游戲,也只能在記憶中尋找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