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人口即將突破76億,我們建造了城市,我們不滿足于現狀,我們把腳步伸向太空,我們站在食物鏈的頂端,食物充沛。 如果縱觀人類的食譜,我們會發現自己吃的陸地動物基本是以食草哺乳動物為主,其實同樣的事情在動物世界也是一樣的,食肉動物很少會以其他食肉動物為食。 動物世界充滿殺戮,但一只獅子要去捕殺一只獵豹似乎不符合自然規律,一個比較顯而易見的觀點是其他食肉動物比較危險。 同樣,我們的祖先不像我們現在這么安逸,他們需要和各種野生動物爭奪資源,如果他們去捕殺食肉動物的話,很可能會被殺死,最好的辦法就是躲避它們。 其實并不是危險這么簡單,如果我們知道食肉動物的營養價值遠遠低于食譜上的食草動物時,我們就會明白,吃食肉動物是很浪費的選擇。 能量損失原理 自然界的大多數事物,如果從行動中獲得的能量比在行動中失去的能量少,那么這樣的事情就基本不會存在。 能量是自然界的關鍵,只要了解了能量的流動和使用,我們能比較容易了解動物的基本行為,但在了解這些前,我們首先要理解的是營養級。 營養級是指生物在生態系統食物鏈中所處的層次,它是指處于食物鏈同一環節上所有生物物種的總和。 基本分類如下: 圖為:自然界能量流動過程 能量的主要來源是太陽,草和其他植物(一營養級)吸收來自太陽的能量,這些能量被吸收到它們的結構中。 當食草動物(二營養級)吃植物時,它們會吸收一部分能量,但遠遠低于最初的數量,因為植物會將一部分能量用于自身。平均只有10%—20%左右的能量流入下一個營養級。 當食草動物被食肉動物吃掉時(三營養級),也只有10%—20%左右的食草動物能量傳遞給食肉動物。 能量通過生產熱量、糞便廢物和食草動物自身消耗,已經損失了很多,而真正到達第三營養級的能量只剩植物從太陽吸收原始能量的1%左右。 因此,當我們去吃一頭雄獅時,其實我們攝入的營養價值只有同等大小食草動物的10%左右。 作為一個捕食者,我們為什么要浪費時間去吃那些對自己并沒有多大好處的動物呢?尤其是這些動物還十分危險。 這么解釋似乎有點簡單,但本質原因就是這樣,如果我們不這么做,我們的人口基數很難上去,其他動物也一樣。 現在的我們已經能夠制作各種各樣的武器,完全可以解除這些危險,但我們也最好別吃食肉動物為妙。 食肉動物的肉“并不好吃” 由于食肉動物經常要捕捉獵物,它們的肌肉通常比較堅韌,這不利于我們消化,同樣由于它們經常吃生肉,也就會更多的寄生蟲。 另外,食肉動物會積累更多的有毒物質,最簡單的例子就是魚類中的汞元素超標現象。 蝦在進食時會吸收汞,并將其儲存在組織中,然后它被魚吃掉,汞便進入下一級營養級,但因為魚會吃許多蝦,所以魚的組織中汞含量就會更高。 由于食肉動物往往處于食物鏈的頂端,任何不能被新陳代謝清除的物質都會進入它們的身體。 所以,大多時候食肉動物的肉比食物鏈底層動物的肉含有更多的汞等毒素,不過這也取決于是什么動物。 圖為:重金屬的副集作用 魚類最糟糕,因為魚類的食物鏈比較復雜,從生產者到頂級消費者往往需要經歷更多的層級,而陸地上的動物則很快從食草動物轉化到頂級消費者。 其實吃食肉動物的健康風險遠不止這些,比如大多食肉動物的嘌呤更高,吃它們等于更容易痛風;有些人甚至認為會導致體內荷爾蒙失衡,從而擾亂身體的正常運轉。 食肉動物對生態系統影響更大 就像我們前面提到的這些,由于自然規則使我們不會去吃食肉動物,同時由于健康風險我們不應該吃,其實我們也不能吃食肉動物。 因為食肉動物往往更有可能是“關鍵物種”,也就是說,相對于其他物種,食肉動物對生態平衡的影響更大。 吃草的動物很多,比如兔子、鹿、各種各樣的昆蟲等等,如果我們把兔子除掉,就會有很多其他物種來取代兔子,并很快控制住該地區的平衡。 但不是所有的動物都喜歡吃兔子,所以如果我們除掉其中一個主要的捕食者,比如土狼,那么兔子的數量會急劇增加,這對所有與兔子競爭吃草的動物來說都不是好事。 自然界中越是頂級的消費者,種群數量就越稀少,好像物以稀為貴是普遍存在的真理。 最后 人類只喜歡吃食草動物這條規律其實并不適用于海洋,我們會吃海洋里的許多食肉動物,這是因為我們是陸地生物,是陸地食物鏈的一部分。 在陸地上,由于能量的流動,讓我們很少去觸碰食肉動物,正是因為這樣一個明確的選擇讓我們的文明得到更好的發展。 另外,這也給我們帶來了健康,在食物鏈中的位置越高,環境中積累的毒素就也越多,因為食肉動物需要吃很多食草動物。 當我們跳出所有這些自身風險,我們也不應該輕易去獵殺這些食肉動物,因為生態平衡更需要它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