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氣致祥】對人謙和可以帶來吉祥。語出東漢·班固《漢書·劉向傳》:“和氣致祥,乖氣致異。”
詞性:褒義
釋義:致:招致;祥:吉祥。對人謙和可以帶來吉祥。
近義:和氣生財
反義:乖氣致戾
例句:田家因不分家,那棵紫荊又活轉過來,豈不是“和氣致祥”的明驗嗎?(清·李汝珍《鏡花緣》第七十一回)和氣致祥,時雨灑沃。(三國·魏·曹植《魏德論謳·谷》)和氣能致祥,是日云蔽午。(宋·梅堯臣《和人喜雨》詩)
【和氣致祥】字源王羲之書法。
【和】字左右結構。左部左側字的外形輪廓勁半圓,點畫左放右收。右部“口”字居中,由1和2符號組成,之間留空。左部上仰,右部重心略低。“禾”部撇角度約四十五度,橫畫左下伸,起筆重,收筆輕且呈仰勢。空間分割均勻。由于“禾”部撇和下部點畫互不相連。右部“口”字疏散,整個字點畫較少,要注意筆斷氣連,書寫要在看清看準的基礎上一氣呵成。同時注意點畫的起筆行筆收筆的關系。
【氣】字右包左下。三橫之間均分,背拋鉤起筆接上畫勢,中段先粗后細,略上仰,折肩上仰,以分割由上空間,不致與太過空曠。折后左弓曲線圓勁流暢,出鉤出略高于字的底部,出鉤方向指向折肩方向,有左上回包勢。

“米”部偏左書畫豎直,左右點畫基本均分。上點和撇點連帶書寫,幾近如橫。中橫偏下,注意下部兩點的位置和寫法。左呈下墜勢,右點上仰,兩點以豎為界,左密右疏。

【致】字寫的較蕭散。點畫用筆以方筆為主,圓筆為輔。左穩右崎,點畫之間雖然疏散而氣息緊密,凝氣一團。注意各筆畫的節奏和用筆的穩健靈便。

左部呼右,右部迎左,情趣橫生。捺畫取直反捺,右下伸以調整整個字的重心,同時使得整個字越發靈動有生趣。

【祥】字左右結構,左高右低,錯落有致。左右基本豎直,中部留白,點畫間空間分割均勻。“衣”部點畫和下部留空,右部兩點略低與左部點畫,不致左右上部太過疏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