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味毒叔》作為影視類文藝批評的“毒”家陣地,此次長春電影節共有兩位“毒叔”譚飛、汪海林受邀作為主競賽單元評委出席活動。 本次長春之旅共計評選15部影片,除了傳統的“最佳導演獎”“最佳編劇獎”“最佳男女演員獎”等多個獎項,此次長春電影節還特別設立了“評委會大獎”“最佳技術大獎”關注新時代的新技術在電影中如何發揮現有優勢,打造與國際接軌的民族電影。 為了更好地展示長春電影節的風采,《四味毒叔》此次也全程跟蹤了電影節的臺前幕后,為大家帶來第一手報道。 長春——從紅色電影工業基地到“從搖籃再出發” 9月5日,《四味毒叔》的工作人員與幾位評委一同前往中國電影的搖籃——長春。從飛機落地,我們就感受到了整個城市因長春電影節而換發的光彩。 8月初開始,組委會宣布長春電影節啟動以來,長春當地的民間團體就開始了各類豐富的文化活動,通過戲曲、廣場舞等形式向第15屆長春電影節致敬。 從“致敬搖籃”系列活動電影音樂季,到電影文化公園秀,以及“電影歌曲大家唱”等活動喚起“長影時代”的全民回憶,增強城市與電影的互動性、聯動性,建立長春與中國電影的共享時刻。 長春是中國重工業城市的代表,作為新中國電影事業的搖籃,在建廠之后拍攝了《上甘嶺》《英雄兒女》《白毛女》《五朵金花》等一大批優秀的電影作品。 長春電影節自1992年起,每兩年舉辦一次,本次第15屆長春電影節為了給電影節注入活力,在評委設置上也啟動了“老人帶新人”的策略,評委會主席丁蔭楠、著名攝影師黃岳泰都是長影節的老朋友了,而“新人”則由導演丁晟、編劇汪海林、演員詠梅、音樂家董冬冬和影評人譚飛共同組成。 ![]() ![]() 雖然是長影節的新客人,但是幾位評委也充分感受到了“長春”這座城市的熱情和在悠久的歷史下所沉浸出的莊嚴感。評委汪海林還特別夸贊了本次組委會的組織井井有條,尤其是在后疫情時期,看得出組委會為了前后協調做了很多努力,最后一定會給大家一份滿意的答卷。 長影節7人評委團的“綠野仙蹤”初體驗 此次長春電影節,除了編劇汪海林,影評人譚飛也感受頗深。他在與多家媒體的對話中多次提到了他對本次長春電影節評選的獨到見解。 說起他評判電影的標準和角度,譚飛提出了幾個關鍵要素,首先就是對人性的表達,他認為電影始終要保持對人的呈現、對人的復雜的呈現,我們要拍人與時代的關系,人與社會的關系,這是電影亙古不變的一個核心。 ![]() 在表達人物情感的時候,我們要更多做到發自內心的真和善,電影的大熒幕很容易放大優點,但也很容易放大所有缺點。 其次,對于帶有東北氣質的電影,譚飛將張猛導演的作品《鋼的琴》《耳朵大有?!芬约按簌i導演的《縫紉機樂隊》做了一個橫向對比,像《鋼的琴》《耳朵大有福》這類表達老東北工業基地的電影在電影元素的使用上,包括一些人物設定和場景的選擇上都是存在一定共性的,將人與時代的關系進行了寫實般的呈現;而像《縫紉機樂隊》這類電影則致力于更歡快、更鮮明的東北特色,帶給觀眾建立于老城之上的新感受,相信東北電影會成為中國電影的一面獨具特色的旗幟。 ![]() ![]() 幾位評委在結束了媒體見面會后,又一同來到了國家5A級森林公園——凈月潭。 凈月潭也是本次長影節開幕式的主會場,依山傍水,森林環繞,雖然天公不作美,在開幕式之前的兩個小時驟雨忽至,但是很快又雨過天晴,一場大雨過后,更預示著長春電影節將迎來“新時代·新搖籃·新力量”的嶄新篇章。 ![]() 對幾位評委會成員來說,這也是他們第一次在森林氧吧里參加電影節,置身于一片綠色的林海中,仿佛闖入了“綠野仙蹤”的奇幻世界,觀賞美輪美奐的水上燈光秀,心情舒暢,自在呼吸,此次長春電影節將生態與電影相融合的理念得到了幾位評委的一致認可。 ![]() 在開幕式期間,我們還遇到了本次長影節的傳承大使吳京和形象大使劉燁。 作為中國首位“150億影帝”,吳京是當今華語影壇的代表人物之一,一直以來用電影作品向觀眾宣揚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與精神品格的傳承,與本次電影節的主題完美契合。 ![]() 除了弘揚民族精神的《戰狼》系列,這次由他主演的《攀登者》也在入圍影片的名單中,吳京可以說是本次長影節傳承大使的不二人選。 ![]() 現場還有一個趣聞就是,在我們的評委譚飛先生接到組委會送來的鮮花時,吳京笑言道:“這送的可不是鮮花,而是一份沉重的責任??!” 說起沉重,本次評委會的成員們每天都十分辛苦,此番評選電影的重任落在他們的身上,讓這幾位影視界最具影響力的幾位大咖不得不殫精竭慮。據影評人譚飛和編劇汪海林的助理說,這兩位老師已經好幾宿都沒有睡好覺了,每天都在盡心盡力地思考著他們該如何評選出最具公信力、藝術價值,以及打動人心的好電影。 ![]() 除了吳京以外,土生土長的長春人劉燁這次也來到了長影節,擔任形象大使一職。作為從長春走出去的電影人,劉燁曾多次參加中國長春電影節,并憑借《美人草》和《米尼》連續兩次提名中國長春電影節最佳男主角獎。 ![]() 對于歷經28載光影年華的中國長春電影節,劉燁總結了三個關鍵詞:回憶、熱鬧、神圣。劉燁坦言:“我是長春電影制片廠的子弟,從小就參加中國長春電影節,因此對中國長春電影節充滿回憶。每屆電影節的舉辦都是一場盛會,每次都會見到親朋好友,很熱鬧。因為從小就生活在拍電影和看電影的氛圍里,中國長春電影節對我來說一直都很神圣。” ![]() 在長春電影節,能吸引老面孔常駐,此次又迎來新客人,可以說是整個中國電影圈共同關注的焦點,幾位評委也遠程收到了許多朋友發來的賀電。 在這期間,我們與行業內的中流砥柱以及后起之秀交流時,發現了很多素未謀面卻一見如故的朋友,比如上影集團一位管創作的領導在遇到評委譚飛時就表示,曾多次在網上觀看他與其他電影人的訪談,每次看都感悟頗深。 另外的兩位評委,著名作曲人董冬冬與導演丁晟也在與我們的交流中表示了對于兩位“毒叔”的喜愛,并表達了對我們的期許和美好愿望。 ![]() 董冬冬和丁晟不僅是評委團的成員,也是青年文藝工作者創作上學習的對象。 丁晟在評委媒體見面會上發表了他對于電影技術的看法,他認為,“技術可以為電影提供更大的可能性,也可以更好地表達主旋律電影。只有新技術才能讓主旋律與商業大片結合起來,就像好萊塢的電影,也是在強大的技術背景支撐下表達他們國家的主旋律。只有技術的多樣性被更加重視,觀眾才會從主旋律電影中得到家國情懷上的共鳴,電影才會更具感染力。” ![]() 而董冬冬作為中國電影配樂新一代的領銜力量,則提出了我們要盡快將電影配樂這門工種體系化,像好萊塢電影學習,早日與歐美國家接軌。 ![]() “毒叔”直擊金鹿,打造第一視覺媒體觀察平臺 《四味毒叔》的兩位“毒叔”譚飛和汪海林在審片之余,還邀請到了本次長春電影節的眾多嘉賓來到了我們的“直擊金鹿·展望未來”演播室,這也是《四味毒叔》的老傳統了,繼2018年First青年電影節和2019年上海電影節我們在現場特別設立融媒體觀察室,采訪數十位嘉賓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和大量粉絲的支持與喜愛后,我們又與長影節展開了深度合作,設立了本次長影節唯一的視頻自媒體平臺,全程跟蹤報道。 ![]() 在接下來的幾天里,除了以上提到的丁晟導演、作曲家董冬冬,我們還將邀請到演員詠梅、演員顏丙燕、演員黃圣依、演員高曉攀等電影人做客“毒叔會客廳”。 《四味毒叔》將延續以往以深度及趣味相結合的切入視角,打造中國長春電影節第一窗口,聚合電影人優質上乘且客觀理性之音,同時為森林名城、電影之都——長春增添行業領袖力量,將城市文化、地域特色有機地融合貫徹于節目背景中,深度踐行電影節“新時代”“新搖籃”“新力量”的主題之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