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歷史知識,打死你都不信,但它確實是真實發生的? 抗戰英雄仵德厚帶領的17人被包圍后、因英勇的大無畏精神又被日軍放走;晉察冀縣大隊隊長樊金堂和日軍聯隊長在農村土炕上暢談,日軍聯隊長后來贈送樊金堂一挺歪把子機槍的故事,屬于抗戰時期絕無僅有的故事。可能打死你都不信。但這兩個故事,我在前面的問答題里“歷史上最讓人匪夷所思的事,是什么”已經說過,就不贅述了。 今天我要說的是楊虎城將軍的故事,同樣屬于“打死你,可能都不會相信”的事,但只要打不死你,你就得相信。 (千古功臣楊虎城將軍) 我們知道,楊虎城將軍屬于西北軍系列的國民黨愛國將領,被我們歷史教科書譽為“千古功臣”。他因和張學良將軍發動“西安事變”,拘禁、逼迫蔣介石抗日救國而聞名天下。 西安事變,人們一直認為,張學良是主謀。因為在許多人的意識里,張學良當時開拔到陜西的部隊是12萬人,楊虎城的人馬最多時也就6萬人。雙方力量對比懸殊,張學良又是名義上的國軍副總司令兼西北“剿匪”總司令身份,楊虎城不過是一個西安綏靖公署主任、十七路軍總指揮,是受“西北剿總”節制的。東北軍又是從東北被迫流亡到陜西的部隊,部隊中大多數軍人希望抗日、希望打回東北老家去。而東北軍、西北軍兩支部隊相處也不好。西北軍認為,東北軍就是來搶我們飯碗的。東北軍是流亡部隊,心情不好。因此,兩支部隊在西安城里大街上見面經常打架。不過,楊虎城很快就控制住了這種局面,使原來在他面前趾高氣揚的張學良認清了蔣介石的為人,兩人關系迅速好轉,無話不談,并達成了共識。那就是:只有槍口一致對外,我們的民族才有出路。 故此,我覺得,西安事變的主謀和最先出謀者,應該是楊虎城。當然,有些事沒有解密,還不能說。 不信啊?咱們慢慢說。 楊虎城將軍盡管是國民黨隊伍里的一個軍閥首領,但我一直堅信,楊虎城將軍骨子里,就是一個共產黨人,或者說,他可能始終認為,自己就是一個地地道道的共產黨人,至少他個人認為,他和蔣介石一幫人不是一路人。 (楊虎城和他的兩個孩子) 一,楊虎城出身貧苦,符合鬧革命的先決條件楊虎城1893年11月26日,出生于陜西蒲城縣孫鎮甘北村一戶農民家里。父親楊懷福,母親孫一蓮,以農業為主,父親兼做木匠活。因家境貧寒,他只讀過兩年私塾,12歲被介紹到一個飯館當雜工混飯吃,主要是拉風箱燒火。 1908年,父親楊懷福因殺人被清政府絞殺于西安。14歲的楊虎城向會館借了一輛獨輪手推車,披星戴月一步步地步行200里將父親的遺體推回甘北村。因無錢安葬,還是鄉民湊錢才草草安葬了父親。 二,楊虎城簡歷1,武昌起義爆發后,楊虎城率“喪葬互助組織孝義會”會眾參加陜西民軍向字營與清軍作戰。 2,袁世凱上臺后,楊虎城退伍,去姑母家所在的村莊,打死來收債的惡霸秀才李楨后,落草上山;又攔截了一批稅款,買了一支曼利夏步槍,逐漸擁有六、七條槍,百十號人,成為同州一帶著名的刀客。我們知道,刀客的宗旨,就是殺富濟貧。 3,1915年,袁世凱稱帝,楊虎城率眾參加陜西護國軍,在華縣、華陰等地截擊袁軍。 4,1917年,孫中山在廣州舉起護法旗幟,楊虎城參加護法戰爭,任陜西靖國軍左翼軍支隊司令。 5,1920年,直系軍閥曹錕改編、分化陜西靖國軍,靖國軍大部接受了改編,楊虎城以“保存革命人格”為理由拒不接受改編。并重建靖國軍總司令部,任第三路軍司令。 (楊虎城、張學良視察部隊) 6,1921年,馮玉祥入陜,設計殺害了靖國軍中最有能力的將領郭堅,在陜西軍人中留下了極其惡劣的印象。 楊虎城認為自己獨木難支,遂自動離開了部隊,后來,他解釋說:“我這樣一個人,率領著這樣的部隊,實際上等于廢物,以這樣的廢物而勉強完成堅守西安的政治任務,已經算最高限度地發揮了作用,到此時不能不就此下臺了。” 7,1927年,蔣介石發動“四·一二”反革命政變,楊虎城公開拒絕在自己的部隊里“清除共產黨”。 8,楊虎城主政陜西后,對整個中國形勢認識很清楚,他對蔣介石的基本方針是,在其不危及根本利益時,以服從合作為主;政治上表面保持一致,實際上是另搞一套。 9,1931年九·一八事變后,楊虎城反對蔣介石的“攘外必先安內”政策,積極主張抗日。同年6月,所部與川北的中國工農紅軍第四方面軍達成互不侵犯默契,簽署了《漢中密約》。 10,1936年12月,趁蔣介石親臨西安催促東北軍、第17路軍“剿共”時,楊虎城與張學良于12日同張學良發動兵諫(西安事變),扣留蔣介石,并以八項抗日救國主張通電全國。經中共中央派周恩來等參與談判,逼蔣達成停止內戰、共同抗日的六項協議。 (楊虎城迎接蔣介石蒞臨西安) 11,西安事變后,楊虎城被蔣介石逼迫“出國考察”。 12,1937年11月底回國,準備參加抗日工作,隨后被捕,先后關押于湘、黔、川等地。 13,1949年9月6日,國民黨棄守重慶前夕,楊虎城及其幼子楊拯中、幼女楊拯貴,其秘書宋綺云和夫人徐林俠以及他們的幼子“小蘿卜頭”宋振中等一共8人在重慶戴公祠被楊進興、熊祥、王少山、林永昌等4名軍統特務人員用匕首捅死,并用硝鏹水毀滅尸體。 三,楊虎城與共產黨的交集對于楊虎城是不是中共黨員,歷來有幾種說法。真實情況是: 1927年4月12日,蔣介石在上海發動反革命政變,楊虎城看清了蔣介石的真面目,在部隊里大量吸收共產黨員。共產黨的力量多起來了,便成立了個皖北特委。特委領導是魏野疇、南漢宸,都是楊虎城的朋友。這時候共產黨提出要貫徹“八九會議”的決議,就是全面暴動。特委找楊虎城談暴動。楊虎城提出的條件很簡單:我要加入中國共產黨,做第二個賀龍。 楊虎城的入黨申請沒有被批準。因為當時黨內有人認為他入黨“目的不純”,后來他去了南京,不久得知老朋友魏野疇領導發動的皖北暴動,結果也正如楊虎城所料,暴動失敗,魏野疇遇難。楊虎城沉默良久,流下了熱淚。 因為楊虎城在日本的表現,共產黨東京支部認為,楊虎城完全符合入黨條件,就給中共中央寫了份報告,報告被中共中央批準。 也就是說楊虎城并沒有辦理入黨手續,造成了歷史上永遠的遺憾。再加上后來發生了一些波折,導致楊虎城和共產黨有些誤會。還曾經奉蔣介石之命,圍剿過陜北紅軍。 根據解密材料顯示,楊虎城入黨的這份函件內容如下: “收到你們的來信,特答復如此:……楊虎臣(原文如此),中央已允其加入。交由你們執行加入手續,加入的手續如下:需三個同志的介紹,候補期為半年。再望你們與他談一次話,指明兩點:(一)目前大的任務主要的是爭取廣大的群眾以準備暴動,而不是馬上就要實施總暴動。總暴動是我黨的前途,目前尚不是行動的口號,而是宣傳的口號,尤不是每個同志一加入就要派回暴動。(二)每個黨員加入后如在工作上有需要時,黨仍須調其往他處工作……” (楊虎城和妻子謝葆真、秘書米暫沉) 但不管楊虎城是不是共產黨員,我認為,他靈魂深處或許一直認為自己就是,至少他認為共產黨人是他忠實的朋友。這些,我們用以下事例說明。 1,楊虎城的妻子謝葆珍就是中國共產黨黨員。 2,楊虎城的秘書宋綺云,是共產黨員。其妻子徐林俠,也是共產黨員。同時也是小說《紅巖》中天真可愛的孩子——小蘿卜頭的母親。 3,南漢宸、魏野疇等人都是楊虎城的朋友,都是共產黨員,曾長期在楊虎城部隊從事秘密工作和統一戰線工作。 4,楊虎城部隊里許多中下級軍官,都是共產黨員。 5,楊虎城的憲兵營內,有中共秘密支部。營長金閔生、副營長謝晉生等都是共產黨員。 另外,在現有的資料里,我們可以看到,楊虎城和延安接觸也比較頻繁。在對楊虎城開展統戰工作方面,毛澤東曾在1935年11月就派遣密使汪鋒潛入西安,建立楊虎城與中共方面的秘密聯絡。 1936年8月13日,毛澤東在陜西志丹縣中央機關簡陋的窯洞里,親筆給西北軍總指揮楊虎城寫了一封信,全文如下: 虎臣先生(即楊虎城)勛鑒: 先生同意聯合戰線,盛情可感。九個月來,敝方未曾視先生為敵人 …… 目前日本進攻綏遠,陜甘受其威脅。覆巢之下,將無完卵 …… 全國各派聯合抗日漸次成熟,而先生反持冷靜態度——若秘密之聯系,暗中之準備,皆所不取,甚非敝方同志所望于先生者也。茲派張文彬同志奉誠拜謁,望確實表示先生之意向,以便敝方作全盤之策劃。先生如以誠意參加聯合戰線 …… 具體辦法及迅速建立通信聯絡等事,均囑張同志(即張文彬)趨前商訂。專此奉達,不盡欲言。 種種跡象表明,楊虎城和張學良在發動西安事變前,他自己已經在和中共聯絡方面做足了功課。楊虎城,就是西安事變的主謀。 1956年12月15日,張學良奉蔣介石之命回憶“西安事變”時,張學良回憶說:“西安之變,楊虎城乃受良之牽累,彼不過陪襯而已。”他在1957年寫的《坦述西安事變痛苦的教訓敬告世人》一文中又說:“我西安‘剿匪’一位主要的伙伴——楊虎城將軍……他非常熱衷于抗日而不愿‘剿匪’。” 到了晚年,西安事變已經過了幾十年,時過境遷,張學良改口說:“‘西安事變’……可以說他(楊虎城)是主角哇,不過名義是我,我是主角了。當然由我負責任。” 這倒符合張學良將軍“仗義”的性格。 有人或許要問了,那為什么是東北軍去抓的蔣介石呢? 根據后來許多當事人的陳述,捉拿蔣介石的任務,原本是張學良、楊虎城兩人商定的,由十七路軍擔任。但楊虎城考慮到利害共擔原則,便把“捉蔣”的任務交給了東北軍來完成。 因此,也就有了后來蔣介石可以容忍張學良活著,但對楊虎城則采取了殘酷對待、無情打擊的態度。直至指使軍統特務使用最野蠻的殺人方式:用匕首刺殺的方式殺害了楊虎城將軍和秘書宋綺云全家。 |
|
來自: 冬不拉拉 > 《中國古代歷史、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