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的教改大有“得語文者得天下”之勢,而在語文學習和考試中,可謂“得閱讀理解者得天下”。小學四年級以后,95分成為了一個坎,孩子們在確保語基和作文都不丟分或少量丟分的情況下,誰能吃透閱讀理解,誰就能傲視群雄。 在過去的這個“函授”學期里,已經很久不參與娃具體學習內容的我,發現連續幾次線上考試,娃都在閱讀理解部分丟分,以致丟出內傷。看著娃有些氣餒,筆者“重出江湖”,憋著一口氣,仔細研究了若干考試題目和答題要點,吸收了部分參考文章,終于被“虐”出了一些門道。倉促成文,希望能夠幫助小學高年級的孩子們順利邁過閱讀理解的坎兒,并為初高中的語文學習打下堅實基礎。 閱讀理解考察的是什么? 請輸入 弄清楚這個問題是我們攻克閱讀理解難關的第一步,領會出題人的意圖,掌握解題的底層邏輯。日常做題時,才能避免只見樹木不見森林,通過做某一類型的題目,來提高自己在某個方面的能力。 概括來說,閱讀理解重點考察的是以下5個方面的學習能力:提取信息、整體感知、形成解釋、作出評價、解決問題。只有了解了閱讀理解的題目功能,才能跳出廬山,全方位審視其真面目,從被出題人難為,到和出題人站在一起。千萬別小看這個簡單的立場轉化,我跟孩子講,視角轉變了,思維就不同了,你在做題的時候,看到的就不僅僅是題目本身,還能清楚地看到題目背后的坑在哪里,從而順利避開,接近正確答案。 實踐證明,這樣的溝通可以緩解孩子做題時的畏難心理,從害怕答錯題,轉為積極地去審視題目,研究蘊含的考點,不亦樂乎。 閱讀理解常見的題型有哪些? 請輸入 01丨語基部分 ★ 字 為文中漢字(多音字)選擇正確讀音或是結合文章從給出的形近字里選擇一個正確項,基本屬于送分題,重在日常積累。 ★ 詞 根據文字表述,填寫文中的某個詞語,考察的是對詞意的理解,難度不大,偶爾文中會有意思相近的,需要加以辨別,記住是從原文中找詞,不要任性發揮。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這類題目的坑在于,一定不能只解釋詞意本身,而是要結合上下文,把詞語的主客體、具體指代內容一并寫出來,后面的錯題案例《走出黑暗》一文有詳解。能否換掉其中一個詞,答案多是不能,但要寫出原詞的詞性、功能、在句子和文章中的關鍵作用等,所以不能換掉。 ★ 句 勾畫出指定要求的句子,這種題一般都能找著對應的段落,但常常因為勾多或是勾少而丟分,要看清楚讓勾畫的是句子還是表述,如果要求勾句子一定要標出完整句。對一句話作出解釋,這樣的題目往往會運用一些修辭方法,答題時要把文字背后的潛臺詞給揭示出來。說明某句話在文中的作用,在文首的一般都是開篇點題、總領下文、引出事件或人物、渲染氛圍等;在文中的一般作用有承上啟下、過渡自然、總領下文、總結上文等;在文末的句子往往則是用來首尾呼應,或點明中心思想,或深化文章主題。 ★ 段 文章的結構或說明順序,常見的結構無外乎總分總、總分、分總等,分的部分常有并列式、遞進式。需要注意,開頭的“總”得有統領全篇的句子或主旨,最后的“總”要對全文進行總結,如果末段只是在陳述一個不同于其他段落的方面,那就不能算作“總結”,詳見例題《大白鯊》。說明順序常見的有時間順序、空間順序、邏輯順序等。 ★ 整體 用簡潔的語言概括,最常見的是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或文中人物(事件)給你最大的啟示。答題時要突出主要人物、主要事件,零七八碎的就不用寫了,事件的起因、經過、結果要爭取盡量覆蓋。高年級會有說明文,概括時要回答清楚說明對象是什么,它的特點是什么。如果是議論文,需要回答清楚,議論的問題是啥,作者的觀點是什么,運用了哪些論證方法。概括啟示的題目,不拿分不容易,拿滿分也不容易。可以在摘抄主旨段落或中心句的基礎上,加上一點自己的理解,參見案例《蘇格拉底的故事》。 評價人物品格,基于文本又要高于文本,不能只陳述人物的所作所為,而要揭示表現他\她是一個什么樣的人。這種題目的得分點一般都是均著給的,所以答題時不要怕寫多,盡量照顧到文章涉及的方面,否則一個方面寫得再完整也只能部分得分。 補充人物的話,這種題目孩子們一般都能寫上來一兩句,要想得滿分,一定要還原當時的情境,將自己代入,聯系上下文,看看哪些點是必須交代清楚的。詳見案例《改變一生的閃念》。 表達方式和修辭手法,孩子們得了解,常用的表達方式有象征、對比、聯想、襯托、設置懸念、前后呼應、欲揚先抑、托物言志等。常用的修辭手法有比喻、擬人、夸張、排比、對偶、引用、設問、反問、反復、互文、對比、借代、反語等。常用的說明方法有舉例子、列數字、打比方、作比較、下定義、分類別、作詮釋等。答題時認真審題,選擇最恰當的作答。有時題目會進一步問,這種修辭手法在文中的作用。答題時既要答出修辭本身的意思,還要結合句子的語境,闡述運用修辭的好處。下筆時,可以采用這樣的格式:此處通過……的修辭方法,生動形象地寫出了……,起到了……的作用。這些作用可以是加強了語氣、進行了強調、增加了氣勢、引起了讀者思考等等。 標點符號的運用,比較常見的是引號和破折號的考點,引號一般是為了引用、強調,表達特定稱謂,表現否定、諷刺、反語等。破折號則經常用于提示、注釋、總結、遞進、轉換話題、插說等。 02丨閱讀理解答題要領 說完了常見的題型,我們可以進一步和孩子聊聊做題時的一些思路和技巧。當然,道法術不能本末倒置,平時鼓勵孩子多閱讀、多感悟才是根本。技巧權當錦上添花。 ★ 粗讀與精讀 考試時閱讀理解篇幅不短,不可能字斟句酌、慢慢品讀。第一遍,一目兩三行地粗讀全文內容,把握文章主題,了解材料的基本大意,用筆勾畫出文章的層次,標注出重點段落。尤其一些重要的結論,關鍵的人名、地點、定義和數字等,可以簡單作作記號。如此,算是對文章有了一個整體的認知和理解。第二遍,帶著問題去精讀。先認真審視文章后面的問題,目的明確,容易集中注意力,準確抓住文中與解題關系密切的信息。需要概括的題目,可以勻出時間把重點句段反復品一品。 ★ 找原文用原話 直接從文章中提取信息,盡量用文中的原話來作答。否則就像《大白鯊》這篇案例的最后一題,盡管孩子概括的理由完全成立,但不是文章里的直接信息,所以被扣掉了一半的分數。如若題目指定用自己的話來作答,也可以教孩子將文中的原話加以翻譯。牢牢記住:字不離詞,詞不離句,句不離段,段不離文!一定一定聯系文章來回答問題。 ★ 透過文本挖掘深層含義 這也是語文閱讀理解最核心的功能,不僅能讀懂文字的表達,而且能夠讀懂背后的深意。這種題目,需要挖掘原句子的隱含信息和深層含義,對學生的閱讀能力要求更高一階。沒有捷徑,多讀多體會,答題時把表層含義和深層含義都答到,爭取不漏點。 ★ 安排好答題時間 閱讀理解是從語基部分過渡到作文部分的重頭戲,要合理把握時間,為大作文留足余地,并且保持住狀態,不能被個別燒腦題目干擾了情緒,影響后面作文的發揮。方法永遠都是先易后難,一時做不出的難題,千萬不要死磕,先做標記,最后再回填。哪怕沒有十足的把握,按照之前不同題型的答題方法,總能寫出個大概。 ★ 答滿格 短短三個字卻非常重要。理解這東西,主觀成分較多,盡管有給分點,但具體給多少,閱卷老師有彈性。孩子答題時盡量寫滿格,能用原文的用原文,能聯系自己感悟的言之有據即可。千萬不要因為思路卡殼而少答或者不答,最起碼有個態度。 最后,附上幾篇案例解析,源自孩子四年級下學期的真實考題,從扣5分、4分、2分到全部正確,還原了這一路被虐的過程和我們的收獲:) 第一處2分,扣在不熟悉總分總這種結構的特點。最后一段,晃眼看過去,有那么一點總結的意味,但事實上并沒有從頭概括大白鯊的全部特點,而是另起了一個方面,講它們是海洋生物鏈中必不可少的一環。第二處3分,扣在答題不夠規范完整。題目是“請你結合文中的內容勸告人們停止這種行為”,一共6分,勸告得3分,結合文中內容闡述清楚理由得3分。表面看孩子的答案沒啥不妥,挺有道理,但勸告的語氣不夠明顯和堅定,應使用“請大家不要再……”這樣的勸告句式。而理由呢務必“結合上下文”,把鯊魚的好處說完整。換言之,將最后一段的幾個關鍵句直接摘抄上去就是答案了,根本不用自己發揮。 附圖:《走出黑暗》 第一處2分,扣在沒有聯系上下文解釋詞語的意思。還原到情境中,應該這樣作答——憎恨:人們從來沒有這樣討厭、仇恨黑暗。有條不紊:后面的人很有秩序地跟著,一點不混亂。 第二處1分,扣在對某句話的理解不是簡單翻譯一下,而是要回答出這個句子通過什么修辭手法,生動形象地描述了什么。所以這道題答案要點是——這句話通過擬人的修辭手法,生動形象地描述出了車廂內黑暗的場景和人們的驚慌失措,說明了當時的情況十分危險。 第三處1分,扣在沒有透過文本挖掘深層含義,孩子的回答描述了現場的情境,但沒有再進一步,對主人公的品格進行評價,所以還不是真正的主觀感受。在現有答案前面加上一句,“這位母親沉著冷靜”,有了這個主觀判斷,這1分就到手了。 這2分扣得有點冤,因為孩子已經恨不得把每段話里描述的螞蟻特點都給串起來,并且牢記“答滿格”的要領。但是仔細品,“螞蟻善于利用自然資源”、“分工明確”,這是現實,而不是題目要求的“評價”,所以答案要往前再走一步,這些表現說明了什么?說明螞蟻聰明能干啊。這個定性才是答案要的。也符合前文所講的,透過文本挖掘深層含義。 終于這次只扣1分了,扣在概括主要內容的題目上。按前文所述,概括清楚主要人物、主要事件即可。所以前面劃掉的部分實屬多余,并且出現了她字指代混淆的語病。答案很簡潔:老師到達書店以后,幫小女孩交清了罰款,并領她回家進行安慰。 正如本文題目,閱讀理解想不丟分,做做夢還是可以的。這不,經過幾次真槍實戰的錘煉,夢想實現了! 閱讀,相伴一生。練習的最終的目的是通過閱讀,品味文字、張望世界、拓展思維、滋養心靈。希望孩子們不要因為答不好閱讀理解題而挫傷了閱讀的積極性。掌握方法,日積月累,一定可以收獲滿滿。 掃碼加客服 | 歡迎一起聊育兒 ● 微信號 : wenhua_mengmeng ● 新浪微博:@文話童心 ![]() 親愛的童伴們,最近微信平臺修改了顯示規則。為了不和大家失散,請大家把“文話童心”加上星標,在打開推送內容后別忘了點擊右下角的“在看”,也歡迎大家多多留言、轉發,別忘了小童準備了每個月的“最佳童伴”大獎,等著你來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