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為軍統三劍客的沈醉、周養浩后半生中相互避而不談對方、視同陌路,眾人多提及在重慶管理所的一次因沈醉的揭發材料而打斗使二人結下梁子,從此不再提及對方,這是事情的聚焦點,但其背后不無其他因素。 沈醉 其一、二人的來頭不一,沈醉的來頭是其姐夫余天醒的提攜,而周養浩是當時上海法學院畢業的學生,是戴笠一手提拔的,沈醉在特務生涯中從事的多是實際行動,而周養浩從事的多為管理指揮工作,沈醉的為人是機靈善變好動活潑,周養浩的為人是城府極深冷面深藏,沈醉為官清廉不貪,周養浩是無縫不入,讓犯人從事勞動給其象征性的工資,既落了名又謀了私利的事就是這位周養浩所干的,雖說同為三劍客,但根子里是有著不同的心境的。 其二、二人不同的被俘情境,沈醉是在盧漢的壓力下宣布起義的,沈醉也說過其有主動的想法,但未能實現,這個可信度是可以打折扣的,但從沈醉的個人利益出發及要毒死毛人鳳的情節來看也是有可能的,沈醉遵行的是“識時務者為俊杰”的處世態度。而周養浩是撤退臺灣飛機在昆明轉港時被盧漢起義部隊活捉的,而此時沈醉已經下令在昆明的所有特務組織投誠了,其自身已經難保了,想讓昆明的組織營救被困在機場的他們是幾無可能了,周養浩沒跑掉,其怨恨之心可想而知。 周養浩 其三、二人的處世態度決定了其不同的認罪態度。沈醉善變且帶點江湖俠義色彩的性格決定了其在獄中的積極認罪態度,反正認一個也是死,都認完也是死支配著其獄中的生活,而周養浩陰戾、逃脫、凡事以法理論之的心理始終沒有讓其走到改造的正常態度上來,也就是說他和共產黨要講法律而不是共產黨給他的改造、使其重新做人的政策,不是拒不認錯,而是根本就認為自己沒錯,所以在改造的道路上也就越走越深,如果說文強、黃維還有點迂腐之氣可言,那這個周養浩實在就是塊鐵板頑石。 特赦#歷史回眸# 其四、宋希濂等人的加入使得周養浩徐遠舉等更加孤立。因重慶管理所的這次偶然事件卷入了個軍界的宋希濂,而周養浩、徐遠舉則按他們的原理推算宋和沈肯定是一伙的,從此與宋結下了梁子,以至后來雙方在獄中長期進行了明爭暗斗。其實當時戰犯管理所里關押的人員大致有三類,一是軍界、二是政界、三是特務組織,而前兩類本身就是對特務組織嗤之以鼻的,連大特務頭子康澤都主動說自己是戰場上被俘的將軍,不是特務,這樣下來,周養浩、徐遠舉等人實際上是被孤立的,最后連徐遠舉也開始認識到黨的改造政策了,而一條道走到黑也只能是周養浩最后的選擇了。 |
|
來自: 金色年華554 > 《一哥“俗人讀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