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0-09-10
@Vege青: 我曾經也有過一個控制型的前任戀人。 已經是許多年前的事,現在回想起來,仍然記得曾經有過的被控制感以及由此產生的窒息感。這種影響是深遠的。但是只要果斷脫離這種有害關系,經過時間的撫慰,曾經的創傷也終于能夠慢慢愈合。 當年和這名前任初相識時,被他的帥氣外表、才氣和活躍主動而有點霸道的性格所吸引。而當年的我對自己缺乏自信,覺得以自己的條件,對方會喜歡我,實在是一種榮幸。 這就是在無形中進行自我貶低,抬高了對方的地位,并放大了對方的一些優點,受其迷惑,忽略了其他缺點和不適合自己的方面。 于是在這段感情中,自己既自卑又甜蜜,并帶著一些幻想,也更加心甘情愿地順從他的要求,害怕自己做得不符合他的要求會被他嫌棄。 比如,他說他喜歡長頭發的女孩子,于是我便改變原來的發型,留起了長發,即使不適合自己、覺得麻煩也無所謂。 比如,我覺得自己戴眼鏡很丑被他笑話,就聽他的話換戴隱形眼鏡,結果是太麻煩不說,最大危害是會把眼角膜搞得很脆弱。 比如,中專畢業一早工作的他大概因為自卑又好面子,反而看不起我那些讀大學的同學們,常常笑話他們。 比如,我的工作收入比他高,心甘情愿地承包兩人的許多支出,主動掏錢滿足他的需求。甚至還傻傻地找父母“借”了一大筆錢無償地給他“創業”。(是的,有借無還,就當為自己當年進水的腦子交學費吧) 比如,即使是最后分手,我告訴他是因為兩人性格和三觀不合,無法認同他的一些思想行為,他也不愿意承認他有問題,而把過錯歸到我身上,我是無情無義的一方,他是受害者。 和他一起長達四五年時間,卻在分手后才覺悟,自己原來一直都處于被控制的狀態下。在分手以后有種解脫的感覺,仿佛重新找回自由——剪掉不喜歡的長發,扔掉隱形眼鏡,和自己的朋友聚會,做自己喜歡做的事…… 一段既有甜蜜浪漫又有創傷的戀情,給我最大的感受和教訓是——要懂得識別控制型男人,不要被他的某些方面迷惑;在愛情里要懂得堅持自我,懂得爭取自由——為了贏得愛而放棄自我,是很傻的事。 這段自我暴露的經歷,希望能給姐妹們一些警醒。
@搜搜: 從小被父母里里外外上上下下地控制,培養了我暴躁、易怒、敏感、強橫的個性。在我成年后,我的母親說適合我的終身伴侶只有兩類,或者能完全順著我,或者可以壓制我,基于希望被愛被接納的本性,我選擇了對我百依百順的愛人。 人性確實總是得寸進尺的,愛人對我讓一步,我會對愛人進一步,曾經一位工作上的領導說我和愛人的關系是“奴役和被奴役的關系”。那些年我對愛人似乎完全沒有尊重,最后逼得他忍無可忍,開始用冷暴力和冷言冷語反擊。 作者說:“只有你得到了伴侶的尊重,你才可以在以后的日子里向他提出你的正當要求。” 但愛人不再像從前一般溫順時,確實讓我非常抓狂、憤怒、痛心,一度認為自己錯嫁!痛定思痛后審視自己,思考他說的話,似乎家庭關系的一步步破裂并不全是他的原因。 漸漸的我開始理解和尊重他的需求,“家是讓人自在的地方,沒必要一絲不茍的整潔,這不能碰那不能碰,讓人坐立不安”“玩游戲和喝飲料是為了放松心情”。 是啊,只要在家里呆著自在,亂一點又有什么關系呢?亂了再收拾也是可以的呀!工作壓力大,心情煩悶的時候,喝著飲料玩著游戲,確實很開心呀,干嘛不能讓自己開心點呢? 慢慢的,被充分尊重理解的愛人打開了封閉的心門,不再壓抑地忍讓,現在的我們有問題會及時溝通交流,每天都分享各自的所聞所見,觀念相悖卻能彼此接納,成為合而不同的和睦夫妻。
@擁抱內心真實的自我: 十年的時間,我都一直活在自卑、自責和忐忑之中。辭職之后情況變得糟糕了,他不讓我和以前的同事來往,我整日只能沉浸在小說里找到一點樂趣和精神上的支撐。他眼里的我就是行尸走肉,活著就是累贅…… 疫情期間,我試著不看小說,看公眾號文章,看各種書籍,也會看到一些心理方面的書籍,然后竟然真的有收獲: 有一天,我被罵著罵著,大腦里突然就冒出一些想法:“他罵人,他情緒激動,那是他的事,那是他控制不住自己,關我什么事呢?我為什么要情緒激動呢?我為什么要哭呢?明明很小一件事??!” 我不哭了,就看著他一個人在那里賣力的表演,他發現了,沒有人配合,他一個人表演索然無味,竟然氣呼呼的轉頭走了。 從此以后,他只要發脾氣,我就這樣想。 他罵人的話,我還會附和他: “嗯嗯,你說的對,你聰明,我是笨蛋!” “你剛剛說什么,太含糊了,我沒有聽明白,麻煩再說一遍吧!” “要不要喝點水,潤潤嗓子?” 我不哭,我就是不哭,我笑給你看…… 我現在情緒也穩定多了,發脾氣之前會深呼吸幾秒,再說話,可以用事實說話,講道理,如果沒有效果,我會轉移注意力,等情緒好了之后再說清楚。 甚至,我回想我爸媽的對話,他們兩個人永遠都是針尖對麥芒,互不相讓,一個非要用歪理壓人,責怪,辱罵,一個不停的解釋,懟回去…… 如果我能夠早點看到這本書,也許情況早就好轉了,也就不會委屈這么多年了??课覀冏约合朊靼资莻€可遇不可求的事情,很多時候真的是歪打正著,看運氣。 所以,真的真的希望這本書能夠被更多的女性所了解和使用,能夠過得更好!
@Vege青: 「暴力傷害的魔咒」 暴力傷害是虐待的升級,不只傷害精神,也傷害到身體,甚至威脅著人身安全。 當控制型男人覺得精神上的手段無法有效控制女方,或是生活中發生壓力事件,比如、失業、生病、沒面子等,就會訴諸暴力。 男人通過力量優勢和暴力手段恫嚇女方,重新獲得關系中的權力地位,使對方無法反抗,只能順從。而喝醉酒會讓控制型男人更容易放縱自己的暴力沖動。 在韓劇《夫妻的世界》里,女孩閔賢書有著一個喜歡家暴的男友,常常將她打得鼻青臉腫。當女主將她救出來,讓她離開男友,找個地方獨自生活,她仍然不愿放手,還想著要回去跟男友一起。她說,覺得男友太可憐,她要拯救他。 后來她終于決心離開男友,也將他以暴力傷害的罪名送進監獄。男友出獄后又找到她,希望重新開始,她內心仍然感到懼怕,但為了不激怒男友,只能假裝答應。 最后在女主的鼓勵和幫助下打算偷偷離開,卻仍在最后一刻被男友發生,一邊暴打,一邊祈求她留下。如果不是男友意外墜樓身亡,也許她一輩子都難以逃脫這個心理扭曲的控制型男人的掌心。 而影視作品往往來源于現實生活。就在不久前發生了一件暴力事件,一名男子因為女方要求退婚分手而在街頭將她暴打致死。 據說這個男人平時就游手好閑、惹是生非,但很會哄女友,讓女友死心塌地。女孩曾經大度地包容和接受他,拼命工作賺錢給他花,并頂著家人的反對打算結婚。后來大概實在無法忍受,終于要退婚分手,便引起男人的激烈反應,最終暴力相向,女孩因此喪失寶貴的生命。 可見,有些控制型男人不止要愛、要錢,還會要命。 我們常常看到很多關于家暴的社會新聞,男方對女方家暴了數次,女方仍然無法反抗和離開,或是抱著最后的幻想不愿放手。暴力傷害就如一個魔咒,讓女性無法掙脫。 為什么很多女性對于控制型男人這種虐待和傷害行為容忍退讓、不懂得反抗呢? 有可能她還沉浸在對這段愛情和這位伴侶的美好幻想中,沒有警覺到對方的行為是一種侵犯、虐待和傷害,也將他的行為合理化,說服自己接受。 為了維護這段戀情,為了獲得對方更多的愛,女性往往選擇容忍退讓,卻認為這是女性應有的一種“美德”,以為這就是“愛”。 有可能她內心的英雄主義在作祟,覺得對方很可憐、很值得同情,幻想著自己能夠挽救對方,包容對方的一切,以為自己的愛是對方的“良藥”。 有可能她習慣了這種關系和相處方式,深陷其中,自己的價值感已經被嚴重貶低,壓抑自己的情緒,形成習得性無助,沒有自信和力量離開。 正如一句名言: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每個身處控制型情感關系中的人,都有著各自的原因和苦衷,不愿、不懂、或是不敢離開。 旁人雖然哀其不幸,也怒其不爭,但能夠拯救她們的,只有她們自己。 如果想擺脫控制型男人的“魔掌”和暴力傷害的“魔咒”,女性只有改變自己的認知,重新認識這段有害的關系,鼓起勇氣重新尋找力量來反抗這種控制和傷害。 要及時尋求他人的幫助,比如告知家人或果斷報警,才有可能保護自己,擺脫男方的控制和傷害,重獲新生。 自己的命運和生命只能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一只匿名小鯨魚: “你是不是‘如履薄冰’,一遍遍地想著怎么說,深怕一句不慎惹他動怒? 他是不是說翻臉就翻臉,讓你無所適從?” 當看到這兩句話,腦子里立馬重新浮現出我和前任相處的種種畫面。這種回憶讓我很痛苦,因為那段關系和感情帶給了我太多的傷痛和不堪。 “與控制型男人相處耗神費力。種種強烈的感情交織在一起,剪不斷理還亂,身處其中的女人往往當局者迷。” 這段簡直就是我過往感情中的真實寫照,我在“以愛為名”的控制之中被消耗了三年,他是關系中的絕對主導,可悲的是我卻在被他的不斷否定中接受了這種否定,逐漸無力反抗和擺脫,卻也會因為時常的一些溫情脈脈的時刻、相互依偎的糾纏而心軟、依戀和抱有幻想,而當我付出的時間越來越久,付出的心力和情感越來越多,就似乎越來越斬斷這種糾葛。 然而,一段內在長了毒瘤的感情,就算維系得再久,也總會爛掉,讓雙方兩敗俱傷。當年,我因為物理空間上阻隔的機緣巧合,被動地脫離了這段關系,但是我心里的傷,卻始終沒有痊愈。 希望這次書寫療愈之旅,可以讓我找到自身的癥結,直面自己的問題,讓我不再在以后的情感經歷中重蹈覆轍。
@溫尋梅: 很多人會在尋求幫助的時候問,“我太敏感了,我沒有安全感,我不夠好,該怎么辦?” 這么說實際上就是把所有的問題都歸責到自己的身上了,大家往往忽略了關系中出現了問題往往是兩個人的事,兩個人都應該負有責任。 包括很多結局并不好的戀愛婚姻關系,剛開始的時候總會有很多浪漫的時刻。浪漫固然讓人神魂顛倒,讓人享受,但同時也蘊含著不可預料的風險。 當我們為愛沖昏頭腦的時候,不會去注意到對方暴露出來的細枝末節上的問題,更不會耐心細致地去了解對方到底是怎樣的人。 更可怕的是,當一些問題暴露出來的時候,我們還會去把問題合理化,也就是為對方找借口,而沒有認真地看待問題。 將問題合理化是本能的行為,它很正常,但如果我們總是習慣把問題合理化,總會出現一些讓你無法承受的問題。 在一次約會過程中,我發現對方對服務員的態度非常不好,總是很傲慢的樣子,菜上得慢了一點就會去指責服務員。后來交流過程中,對方說是因為壓力太大了所以情緒化比較明顯,我接受了這樣的解釋。 后來因為各種不合,沒能走到一起,再回頭看對方那天的表現,我覺得不應該輕易地為他找借口,或者被對方的一些理由說服。對待普通服務員的態度確實可以看出一個人的人品修養,只是當時我忽略了對方行為背后的真實原因。 “在這種畸形關系的早期反復出現的另一個問題是雙方潛在的絕望感:他們都生怕失去了對方?!?strong>我們害怕失去對方,所以有時也會暗示自己那些問題并不是問題,也會經常忽略一些不愉快。 還有一種原因是為了拯救感,當一個事業成功的女性遇到了一個需要幫助的男性,很有可能慷慨解囊,在這種幫助的過程中體驗一種價值感。 但控制型的男人很有可能像一個無底洞一樣永遠在索取,直到你無法滿足,或者直到關系深入后,女性無法離開他們,他們的真實樣貌才慢慢清晰。 控制型的人往往是雙面人,一方面他們可能是成功的,對人彬彬有禮的,但對于自己的伴侶又會是暴躁的,會指責,貶低,甚至有暴力行為。而這些不好的一面往往是在親密關系漸漸回歸平淡之后才能發現。 如果和控制型的伴侶長期生活,女性很有可能變得喜歡自我否定,容易把好多問題都歸結到自己的錯誤上。 當女性感到失望,憤怒的時候,男人往往又可能變得像剛開始戀愛的時候那樣有魅力。這樣給女性一種錯覺就是,“其實他真的很好,只是偶爾情緒不好,壓力太大了……” 控制型的男性往往期望女性應該是完美的,應該為他無條件付出,應該理解他所有的心思(雖然他可能什么也沒說),應該是賢內助……如果女性沒有做到,很有可能就會受到指責,貶低,報復,甚至暴力。 往往蜜月期結束了,女性才對控制型的男人有更加清晰的了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