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方,即經驗方、經典方,狹義的經方是指《傷寒論》《金匱要略》中記載的方劑。經方源自《神農本草經》和伊尹的《湯液經法》,自古經方派就是中醫重要的醫學流派之一。經方以其結構嚴謹、療效顯著,從一誕生即深受歷代醫家的喜愛,縱觀中醫學史,研習經方的醫家和著作可謂規模宏大,形成了強大的傷寒學派。 筆者臨證30年來,喜用經方診治疾病,積累了一定的心得與體會,茲將我在臨床運用經方治療疑癥、難癥、急癥、重癥的經驗介紹如下: 一、疑癥1.柴胡桂枝湯合芍藥甘草湯治頑固腹痛 1987年首次治療一例頑固性腹痛患者。蔡某,男,65歲,漳州市龍海縣港尾鎮白坑村人。 主訴:頑固腹痛三十七年。 患者于1950年在部隊時,有一日下河游泳,忽然在水中手足抽筋,腹痛難忍,經治療后緩解。后來腹痛頻繁發作不停,三十多年來多方求治,或診為“腹型癲癇”,或診為“蟲痛”,或診為“癔病”。累進各地大小醫院住院治療均未能治愈,甚至不能確診。 該病發作時呈絞痛并持續不止,繼而出現一小碗口大小的硬結。按之硬,推之不移,時左時右不定。用力按擦時可腫散痛止,否則需注射解痙止痛劑方可緩解。雙腓腸肌常于夜間痙攣抽痛。 觀其形瘦,但神色未見虛象。二便正常,食欲尚佳。腹痛發作無規律,或一日數發,或數日一發,不發作時則如常人。診其腹,見腹肌拘急,心下支結。舌淡紅,少苔,脈浮緊有力。 因思《金匱·腹滿寒疝宿食病脈證治第十》篇載,《外臺》“柴胡桂枝湯方,治心腹卒痛者”。又觀其脈、證,證屬肝陽太過,肝陽不足以濡養經脈,以致經脈拘急作痛。治宜調理陰陽、濡養經脈,緩急解痙。方用柴胡桂枝湯合芍藥甘草湯。 處方:柴胡,黃芩,半夏,黨參,桂枝,白芍,炙草,生姜,大棗,水煎二次,分三次溫服,七帖,每日一帖。 柴胡 藥后告知腹痛未再發作,雙足未再抽筋。原方再進七帖。停藥后觀察隨訪跟蹤,從未再復發。十三年后其死于肺癌。 |
|
來自: 徐娘5oq8aa3zsa > 《文件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