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莊勝處,正在一湖。堤堰橋橫,洲平嶼矗,隱映亭榭,境別景新。此則曲岸若芝英,故以如意曰之。 塞水恒流此處停,柳湖蓮島偶摹形。 煙容波態皆如畫,屬意悠悠石杳冥。 (乾隆) 《如意湖》詩前小序的大意是:避暑山莊優美之境,恰好表現在這茫茫的湖區。湖上長堤偃伏,小橋橫跨;沙洲平坦,島嶼矗峙;島榭隱映在叢林之中,境界別致,景色清新。此景因芝徑云堤和它連接的洲島,像靈芝仙草偃臥在湖上,又像佛家的器物“如意”而得名。此序以精煉的語言,生動地描繪出長堤和洲島在湖中所構成的別致和清新的景象,并根據其形似靈芝和“如意”,而命名為如意湖。 乾隆的《如意湖》全詩的大意是:塞外的武烈河水很久就這樣流淌著,它被引到避暑山莊后,與泉水匯合形成了大片的湖水。綠柳夾湖堤,紅蓮遍洲島,堤島相連像是隨意摹繪出的“如意”形狀。無論是煙云籠罩,還是湖光蕩漾,山莊的洲島湖堤,都像畫一樣美。面對眼前的煙容波態,我的情志也隨著浩淼的湖水流向遠方。前三句寫景,有敘述、有描繪、有比喻,顯現出此景優美而深沉的意境。于是詩人在末句,直接表露出自己的心意,已寄托在那遙遠而深奧的境界中了。 轉載自——避暑山莊及周圍寺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