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一墳兩宅三命”,古人認為陰宅的風水可以左右人類的命運,既能趨吉避兇,又能保護后代。經過長期的探索,人們把陰宅風水堪輿的步驟統稱為“地理五訣”,也就是:龍、穴、砂、水、向。也可以叫:尋龍、取穴、察砂、觀水、立向。這是陰宅風水堪輿的步驟。 風水之步,龍:它是一條蜿蜒的山脈,山脈的方向與龍的身體相同,所以古人生動地稱它為龍。平原上沒有山,龍就會下到地下,也就是起伏的巖土層。風水學的“氣”是依附于龍的,氣的走向與龍脈是一致的,然而龍斷則氣斷。龍分為兇和吉:又輕又胖又圓又厲害又雄偉的山叫真龍;巖石破碎、歪斜臃腫、樹木衰弱貧瘠的山脈,叫做老龍和死龍。 穴位:古人認為,地下藏著“生命力”,能給人帶來快樂。憤怒是流動的,遇風即散,遇水即止。地點要選在空氣凝結的地方,也就是風吹不到但是有水流的地方。這個地方被稱為“穴”,是空氣與龍一起來到的地方,也是最后的聚集地。 穴有陰陽之分:陽穴指居所,陰穴指陰宅。 砂:洞穴周圍的山叫砂。風水以四神獸命名砂山:前(南)朱雀,后(北)玄武,左(東)青龍,右(西)白虎。好的風水寶地陰宅除了后面的靠山外,左右兩側還應該有砂山起到保護作用,讓整個穴場都可以兜抱狀,可以抵御風對氣場的破壞,達到集氣的作用。 水:河流和道路。氣隨水走,水的方向就是氣的方向。 水流帶動氣體流動,不同種類的水聚集不同的氣體。在現實生活中,人們更多地依賴水而不是山。古人云:“山管人丁,水管財”“風水之法,得水為上,藏風次之。” 向:陰宅風水的最后一步是立向,也就是根據“龍穴砂水”的情況確定陰宅的“坐向”(反方向是坐,對向是向),讓“龍穴砂水”為我所用,生氣能“聚而不散”。在陰宅風水堪輿中,“向”排在最后,但它是第一要素。古人云:“千里吉兇一向間”,“龍穴砂水”如建材。根據圖紙建造這些材料最終是由“向”決定的。“向”在這個過程中起著勾勒和概括全局的作用。只有立向后,才能判斷龍是活龍、死龍、旺龍,絕龍;砂的兇吉和是否到位;水是生水,旺水,衰水,墓水... 勘察調查風水的最終目的是找到一個合適的埋葬地點,就是穴。所以穴位是地理五決的核心,“龍砂水”為其服務。要想找到一個好洞,首先要在山中尋找龍:在山中找到充滿生機的山,然后順著它的走向找到山會停下來的地方。這是生命力凝聚的地方。然后檢查一下附近的砂和水情況。“砂環水抱”就是附近有吉穴,而“砂飛水走”則沒有吉穴。找到穴地后,把羅盤放在里面,確定方向... 陰宅風水堪輿的過程很復雜。俗話說“三年尋龍,十年點穴。”我們不想簡化這個過程,這樣會把人引入歧途,害人害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