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0-09-15 文:李敏楠來源:壹心理(ID:yixinligongkaike)今天是壹心理《咨詢師解惑》的第四期。 留言來自一位婚姻生活幾近破裂的朋友,她的丈夫脾氣很暴躁,一吵架就摔東西。 讀者留言由于工作的原因,和老公長期異地。 他基本上一年只能回來一兩次,可每次回來我心情都挺復雜的。 我和他三觀不一樣,我說一句話,他壓根理解不了我想表達的是什么。 脾氣還很大,不回來倒也罷了,一回來不到10天就得吵一次架。每次都是因為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兒,比如洗衣粉倒在地上了,掃地掃不干凈了等等,每次都能罵上我好半天,罵得好難聽,好像我沒有一點點是他能看得上的。 以前我覺得我能扛,只要他身體無大礙,索性就這么過一輩子好了。 可最近幾年他脾氣越來越暴躁,一吵架就摔東西,我真的害怕他下一次摔的就是我了。很多次我都想一散了之。但想想孩子,我就選擇忍了算了。 就這么一忍再忍,真不知道萬一哪天忍不了了會怎么樣。 咨詢師回答從你的留言中,我感受到了你對于現在的婚姻生活、以及同先生相處時的復雜情緒,這里邊有不安、有憤怒、有恐懼、還有隱忍和無力。 同時,我也感受到了你對于未來親密關系走向的擔憂和迷茫。一方面,你知道如果要和他長久地生活下去,你會很不容易,需要一忍再忍,需要面對互相的不理解、會常常爭吵、會一直被責罵被貶低,甚至還有可能會遭受家暴;另一方面,因為孩子,你又很難一走了之,結束這段婚姻。 其實,理想的親密關系是要相互尊重、相互依賴和彼此包容的,即便有沖突,也能通過相互理解和溝通來共同解決,而不是一味地讓某一方在關系中感受到壓力和痛苦。 不只是你,就算換成任何一個人,若是處在這樣溝通不順暢和相互不理解的關系中,我想都會很難過吧。 1、丈夫老罵人,是什么行為? 從你的表述中,我猜測你們目前的關系狀態,應該是進入到了親密關系里的權利斗爭階段,即伴侶雙方都在爭奪關系中的主控權,都希望對方能夠按照自己的方式來生活,都希望自己能夠影響到對方,甚至是掌控對方。 一旦進入了這個階段,伴侶雙方很容易就會失去彼此間的連接和信任,漸行漸遠,進而產生更加嚴重的負面情緒,比如憤怒。 而每個人表達憤怒的形式都不太一樣。 有的人會用“主動攻擊”的形式來表達,包括指責、怪罪、貶低、肢體攻擊等等。這種表達形式是很明顯的,同時,還能一股腦地將錯誤歸咎在對方身上。 有的人會通過“沉默”的方式來表達。比如爭吵時,面對對方的大喊大叫,擺出很委屈的樣子,甚至是用冷戰來回應。 還有的人會通過“被動攻擊”的行為來表達,比如看起來好像毫不介意,但是言語中卻滿是諷刺、嘲笑、批評或抱怨。 看起來,你的丈夫應該就屬于第一種了。 2、夫妻間的權力斗爭,圖什么? 那我們為什么會陷入這樣的權力斗爭模式中呢?常見的原因有以下幾種。 首先是過往的經歷,比如“被拋棄”或“被控制”。 有些人在童年時,可能經歷過被拋棄的體驗。比如,父母經常不在家,長時間住在爺爺奶奶或外公外婆家,或是由于父母工作太忙而常常被忽略等等。這些經歷或多或少都會對孩子的內心產生一些影響,嚴重的甚至會出現強烈的恐懼感和不安全感,留下“我不夠好,我不值得被愛”的想法。 這樣的人在親密關系中, 一旦伴侶的一些言語或行為喚起了他們曾經被拋棄時的記憶,他們就會下意識地選擇用憤怒去掩蓋內心的恐懼,以避免再次承受類似的痛苦。 還有些人從小被父母控制,幾乎沒有什么自由。這樣的人對控制權會有一種強烈的渴望,同時,也會對“被控制”這件事有著本能的恐懼。 在親密關系中,他們會希望成為享有控制權的那一個,一方面能夠擺脫再次被他人控制和支配的恐懼,另一方面,也可以享受掌握權力的快感。 除此以外,造成權力斗爭的另外一個原因,是對于伴侶的過分理想化。 處于熱戀狀態下的伴侶,常常會覺得對方是完美的,是無可挑剔的,是自己理想中另一半的樣子。 但是,隨著相處時間越來越長,關系越來越深入,可能漸漸地就會發現,對方其實并沒有我們當初想象的那么好。這樣的心理落差,很容易就會引發一些負面的情緒,比如失望、憤怒、攻擊等等。進而就會產生想要改變對方,讓對方成為自己心中理想伴侶的想法,從而陷入到權力斗爭的漩渦當中。 3、平息斗爭的前提是,安全 接下來我們一起來看看,要怎么做才能停止這樣的權力斗爭。 看到自己的內在需求 在前文中我們有提到,過往被拋棄或是被控制的經歷,會深深地影響到我們現在的相處模式,從而引發恐懼和不安,讓我們深陷痛苦無法自拔。 所以,你可以先試著梳理一下自身的經歷,了解自己內心真實的需求,然后用合適的方式去安撫并接納自身那些負面的情緒。而不只是用憤怒或悲傷的方式去壓抑、對抗或者逃避。 學會表達并嘗試深入溝通 在充分地了解自我之后,你需要學會用正確的方式來表達自我,在合適的時間與丈夫進行深入的溝通。 從你的表述中可以看出,你和丈夫之所以交流比較少,異地是一個很重要的原因。那么,我們是否可以通過其他的方式,比如電話或者信息去表達自己呢?通過不見面的方式,既可以避免直接的言語或肢體沖突,同時,還能夠在發送以前,深思熟慮地想想自己內心真正想傳遞給丈夫的是什么。 這樣,雙方的情緒可能都會比較穩定,彼此之間也就能更加清晰地了解對方想表達的內容了。 這樣慢慢地,再見面的時候溝通就會順暢很多。 另外,你也可以想想,當你感覺自己很難和丈夫進行溝通時,到底是什么讓你感到擔心。是你自己過往成長的經歷,是與丈夫互動時對方的反饋,還是其它的一些原因。你要慢慢學習看到自己這部分的情緒,去安撫和理解它,同時也要對自己有信心,讓自己學會改變,學會積極主動地去溝通。 尋求專業的幫助 如果你和你的丈夫愿意,還可以嘗試進行伴侶咨詢。通過專業的夫妻咨詢,看到彼此行為背后的情緒,嘗試著去理解對方,學習如何與對方更好地相處,甚至能夠讓你對當前的婚姻關系更清晰,知道未來的方向該如何抉擇。 當然,如果你的丈夫還沒做好準備,你也可以先做個人咨詢。在咨詢中,咨詢師也會給到你支持,帶著你一起看到并理解自己的狀態和情緒,安撫它,接納它。 同時,你也能從中學習到如何更好地在關系中與對方相處。要知道,當親密關系中的一方發生了改變,另一方也會受到積極的影響的。 保護自己,拒絕暴力 我要強調的一點是,注意保護好你自己,也保護好你的孩子。 在留言中你有提到,你的丈夫在發脾氣時,除了對你進行語言攻擊以外,還出現了摔東西的行為。而某種程度上,這正是家庭暴力的前兆。 所以,無論是為了孩子還是為了你自己,你都需要學會如何在不安全的環境下免于暴力。 首先,你需要一定的經濟基礎,確保自己在遭遇家暴之后,可以有一個容身之所及正常的生活保障。 其次,如果你難以獨自面對這種情況,記得要尋求父母、朋友、或者相關工作人員的保護,比如報警,在警察的協助下,保留證據以作警告或是依法進行投訴。同時,如果真的到了這個地步,你也要開始考慮各個方面的問題了,比如離婚或者撫養問題,依據個人情況來做決定。 最后,請你記住,家暴只有0次或100次的區別。有家暴傾向的男人不值得留戀,不管是對你還是孩子,留下只會承受更大的不幸。 希望你能夠先照顧好自己,保護好孩子,然后再試著去改變這段親密關系。 祝好。 寫在最后如果你也有困惑想和人聊聊,可以找咨詢師,也可以到后臺留言。
作者介紹:李敏楠,三竹心理創始人,美國雪城大學心理學學士,美國雪城大學家庭與婚姻治療碩士。轉自微信公眾號:壹心理(ID:yixinligongkaike),有心事,看壹心理。2000萬年輕人在這里自我覺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