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正在西瓜攤前挑西瓜,“砰砰砰”“啪啪啪”,似乎很內行地敲著。十多歲的我站她在后面,手里拎著一堆剛買的東西:一塊鮮肉、幾斤水杏、兩雙鞋子、兩件背心。 這時太陽已收起了驕傲,黃昏的空氣中有了點小風,穿著短袖上衣和短褲子的我,還覺得有些熱。 每年這個時候,母親都要拎著大包小包領著我回她的老家,因為麥收了!母親說,她喜歡家里麥收、秋收的場面。 姥姥家離城不遠,早晨五點來鐘,母親、我騎著車子出了城。路邊綠樹婆娑,一片一片金黃的麥田中人影攢動,“這么早就割上麥子了。”母親騎得更快了。走了一段坑坑洼洼顛顛簸簸的土路,到了姥姥家。 放下東西,讓姥姥找來兩把鐮刀,我們直奔地里。麥子齊我的腰,黃燦燦的,在微風中擺晃著。舅舅、舅媽已割倒了一大片。舅媽看見我們,停下手,笑容滿面:“小妹年年來啊?忙就不要來了——外甥女長高了哦。” 母親挨著舅媽彎下腰割起來,一腳在前,一腳在后,一手握刀,一手抓麥子,“擦擦擦”,聲音勻稱而有節奏。我挨著母親抓了細細的一綹,刀很快,稍一使勁,麥棵子就與根分離了。追上舅舅時,舅舅高興地說:“有你們助陣,今天這塊地能收完了。” 我割了幾下就累了,確切地說,是腰發木,像要折了一樣。而母親、舅舅、舅媽割了好幾趟了。躺在地上的麥棵子齊齊的,像金黃的掛毯。母親不累嗎?她邊割麥,邊和舅媽談笑風生。 舅舅放下鐮刀,用麥棵子做繩,把麥子捆成了一個個捆,相互支撐著立成堆。母親叫我幫舅舅立堆,于是我蹦蹦跳跳地在舅舅后面。舅舅也興致地問我些事兒,講母親小時候在家能干,說我不及我母親的十分之一。 我說:“我媽媽現在在城里是坐辦公室的,舅舅你怎么不考出去?”舅舅咧咧嘴:“我喜歡種地,看著成熟的莊稼,心里多舒坦!每天在地里看著自己種的東西,很幸福!” 舅舅真是幸福的樣子。我心想:“舅舅你說得好聽,種地多辛苦啊!”舅舅比母親大五歲,看上去相差十幾歲。 太陽熱辣辣時,我們割完了這片麥子。回到家,姥姥已煮好了一大鍋綠豆湯,煮好了一大碗咸鴨蛋,還燉了兩大碗豆角和茄子。 我連著喝了兩大碗湯。姥姥做的飯,今天吃著格外香。 舅舅吃得很快,吃完忙著曬場去了。我問姥姥:“舅舅小時候是不是不愿學習?怎么沒有像母親那樣考大學?”姥姥笑著說:“你舅舅學習不賴,沒趕上考大學的時候。你舅舅、舅媽能干,土地承包到戶,這不是過得很不錯嗎?” 進伏時,舅舅和往常一樣給我們家送來了一袋白面、一箱掛面。“自己家種的麥子香!”舅舅自豪地說。立冬時,舅舅送來了玉米面、白菜:“今年特意種了新品種,好吃著嘞!” 舅舅一年幾趟把自己種的東西往我家搬,回回都是滿滿的幸福。 二十多年前,舅舅把麥田改成了蔬菜大棚。不幾年,作為農民的舅舅,在城里買上了樓房,開上了小汽車。 退休的母親長在了舅舅的大棚里,與舅舅一起播種、收獲。“自己種的,鮮著嘞!”“自己種的,甜著嘞!”“自己種的,香著嘞!”舅舅的口頭禪也是母親的口頭禪了。 收獲真幸福! 【征稿啟事】 每個人心中,都有獨一無二的故事。它或能讓人落淚,或能讓人莞爾,或能讓人拍案,或能讓人沉思。把你心中的故事講出來,和大家分享吧! 從今天起,本欄目長期征稿。來稿可以是傳奇、小說、故事、敘事散文等不同體裁。歡迎短小精悍的作品,但若篇幅較長,也可視情況連載。 本欄目僅在本公眾號刊登。沒有稿酬。對作者不限地域。來稿請在郵件主題標明“那些事兒”。 ■作者:李玲 ■編輯:王曉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