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的生活美好又讓人擔憂,面對漫長的假期,許多成年人都有些待不住了,更別說天生好動的小朋友們了。 放假的安排有別于平常上學的時候,在假期里孩子的生活節奏都亂了,這可怎么辦呢? 秀秀最近在朋友圈里曬出了自己兒子學習的照片,從照片里我們可以看到,孩子雙手放在書桌上,兩只小眼睛目不轉睛的看著屏幕,全神貫注的學習著。 曬娃年年有,今年特別多,線上學習的苦惱,家長們怕是體會的夠夠的了。 面對家長們的曬娃,有的父母也提出了一些問題,那就是在放假的時候,孩子們的生活節奏非常雜亂。 有的時候跟著家長出去玩,很晚才回家睡覺,就算沒有出門,在家的時候因為看動畫片,和長輩們玩等,都容易晚睡。緊接著第二天就睡到日上三竿,生活的完全沒有了節奏。 壹 長時間待在家里的孩子會出現什么樣的問題? 兒童可能會出現焦慮心理,煩躁害怕,緊張等等情緒。 想一想孩子平時每天可以在太陽下奔跑,而現在只能宅在家里,平時小區里每天熱熱鬧鬧的,現在卻是每天都是一片寂靜。 有些孩子甚至因此引發厭食,腹瀉等一些比較嚴重的行為反應。 出現這樣的情況,可能和這些原因有關:
孩子長期在這樣高壓的環境下學習和生活,孩子的的身體和身心健康能吃得消嗎? 貳 當孩子宅在家里,變得煩躁焦慮時,家長可以試試這么做: 多陪孩子一起玩耍 玩一直都是孩子們的天性。 疫情期間整天的憋在家里,他們肯定會因為日復一日的無趣而產生焦慮和孤獨感。這個時候父母能給的就是在家里陪伴著他們。 其實日常生活中還是有很多可以在室內場所開展的娛樂活動。娛樂游戲能夠很有效的既打發了他們的無聊時間,讓他們減少想出門的意愿,能夠緩解他們的焦慮,轉移注意力到有趣的事情上去。 當然小一點的孩子還可以嘗試送快遞或者是賣東西的場景游戲,各種場景游戲可以讓孩子和家長更親密的接觸,大大增進親子關系。 注意補充維生素D 孩子小時候要補維生素D,很多家長都知道維生素D可以促進鈣的吸收,但是其實維生素D缺乏不僅僅影響鈣的影響還會影響孩子的情緒。 美國密歇根大學(University of Michigan)對哥倫比亞波哥大學的兒童進行的一項最新研究顯示,兒童中期缺乏維生素D可能會導致青少年時期的攻擊性行為以及焦慮和抑郁情緒。 與維生素D水平較高的兒童相比,血液中維生素D水平提示缺乏的兒童發生外化問題行為(攻擊性和違規行為)的可能性更高。 孩子小時候皮膚沒辦法合成足夠的維生素D,所以中國營養協會建議二歲之前孩子每天補400IU以上的維生素D。 很多家長到了孩子二歲后就不會再給孩子補維生素D的,怕會中毒。但現在我們基本都宅在家里很少出門,孩子的皮膚基本見不到太陽,適當的給孩子補充維生素D,可以預防孩子焦慮。 合理的作息規劃 因為疫情的爆發,孩子們可能之前的生活節奏都被打亂了。白天不起,晚上不睡可能是非常多孩子的現實寫照。 合理的作息才能保證好的心態,這也是對孩子一種自我管理的考驗。 當孩子產生焦慮時,一定要好好規范孩子的作息時間。 在得到充分休息的同時也要讓孩子開展有計劃的一些學習活動。 因為現在疫情的到來,讓很多學校都延遲了開學的時間,這個時候可以幫助孩子去簡單的進行新課的預習或者一些練字活動,但是也不必太過于苛責和規矩。 圖片來源soogif 一定要讓孩子進行適當的運動鍛煉,“生命在于運動”,運動不僅能夠促進人的身體機能,還能夠幫助孩子減少精神上的緊張焦慮的壓力。 叁 特別現在孩子都在家上網課,將原有的“師生矛盾”也轉移到親子矛盾中去,很多家長發現自己的孩子出現上課和做作業不認真、做事拖拉、喜歡玩游戲等現象時,就會煩躁、焦慮。 再加上人類大腦機制自帶負面偏見,喜歡選擇性關注負面信息,這也使家長更容易看到孩子的消極表現和缺點,越看孩子越不順眼,讓親子之間的矛盾更加突出。 那么,父母怎么讓自己保持良好的情緒和心態,利用疫情期間的相處,讓親子關系良性發展呢? 孩子真正需要的是陪伴,而不是嘮叨 有網友貼出了這樣的段子:
雖然是吐槽和戲謔為主,但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部分家庭,在疫情期間,親子關系之間相處的常態。 孩子從起床、吃飯、睡覺、作業,方方面面家長都能看出問題,無時不刻不受到責罵,相信這樣的生活,沒有誰會開心。 曾在知乎上看到一個網友說,小時候,我爸爸常年在外,輕易不回來,但一回來,就是挑我各種不是,此外就是告訴我要好好學習。其實,我感受不到他的愛。 其實,孩子真正需要的是陪伴,不是打罵和嘮叨。陪伴,可以是跟孩子一起愉快做任何事。 比如,想讓孩子認真上課、學習,就自己以身作則,主動給自己和孩子各自制定一張日常學習、運動計劃表,然后陪著孩子按部就班進行,總比不停地嘮叨和指責要好得多; 又比如,也可以是和孩子一起玩耍。 而疫情期間,跟孩子們玩游戲,既能給孩子帶來歡樂,又能增加親子感情,沒有比這更好的了。 你看,明星汪峰在宅家期間,就把自己當人偶,讓醒寶給自己裝扮,在頭上夾滿各式各樣的發卡; 而只因為吳所謂和弟弟說想看動物,吳京就把自己裝扮成一頭大象,笨拙移動、揚鼻,那種滑稽的樣子,逗得人捧腹大笑。 視頻來源騰訊視頻 在歡聲笑語中,孩子不知不覺與家長更加親密,而家長因疫情產生的恐慌和焦慮也早已消失得無影無蹤了。 今日互動留言 疫情期間您和寶寶的作息時間有沒有亂呢?有哪些小趣事?歡迎您在底部留言,分享您的育兒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