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建社會,有很多制度是非常不人道的,比如太監制度,宮女制度,其中最殘忍的莫過于殉葬制度。殉葬的習俗早在商代就有,那時候人們認為人死了之后就去到另外的世界,因此奴隸的貴族死后就會讓一些奴隸殉葬,這樣到了另外的世界還可以再使喚這些奴隸。 所以到秦朝為止,每當有貴族去世,就會有不少人殉葬,如果是天子駕崩,殉葬人數高達數百,其中很多都是后宮的妃子,特別是沒有生過孩子的妃子。 這種活人殉葬的制度,到了漢朝之后,有所改善,只是一些皇族和大臣死后,墓陵建在皇陵旁邊而已。不過到了宋朝,是民族融合的大時期,契丹、女真等少數民族都有人殉的習俗,因為殉葬再次在中原興起。特別用后宮妃子殉葬,在明,清再度流行。 我們知道朱元璋建立了明朝,他深知打江山不易,守江山更難。于是朱元璋就想方設法來加強自己皇權的統治。設立了錦衣衛,盯著皇族和大臣的一舉一動,制定了很多可怕的酷刑,把自己的兒子分到各地為王。 直到1398年,已到古稀之年的朱元璋也剩下最后一口氣,彌留之際給未來明朝的皇帝朱允炆留下一道遺詔,上面寫了四個字:責殉諸妃!意思就是說,他死后,后宮的妃子全部殉葬(沒有生過孩子的)。他的這道遺詔一公開,不少后宮妃嬪都被嚇暈過去。 而朱元璋為何要實行這個殘忍的殉葬制度呢?有三個原因,第一,古代人迷信,他死后不能孤單一個人,還是需要妃子服侍的。第二,朱元璋是節儉的皇帝,他認為那些妃子留著也是浪費食物,殺了倒也省事。最重要是第三點,朱元璋一向很會吸取前人的教訓,特別是劉邦。于是擔心明朝會出現像漢朝一樣外戚專權,而且唐朝的亂倫的風氣,也被他所不容,武則天還自己稱帝了。 而到了明英宗時期,這位仁慈的皇帝,才下令廢止殉葬制度,所以直到明朝結束,后來的也沒有再出現活人殉葬。只不過清朝建立之后,到康熙前這段時間仍然有活人殉葬,最后被康熙廢止。 參考資料:《明史·后妃傳》《李朝實錄》 文:上下古今團隊 古城創作 圖: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