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上學期議論文閱讀是重點。孩子出現的問題是,好像看懂了,論點論據論證說得很溜,可是一碰到議論文閱讀問題卻答不好。問題出在哪,要怎么學議論文呢? 首先明確什么是議論文。簡而言之,就是提出自己的論點并證明其正確,感召讀者認同。所以首先要讀明白作者提出了什么樣的觀點,即文章論點。 議論文是說理的文章,所以作者在文中一定得闡述自己持這個觀點的理由。因而第二要讀的就是作者所闡述的所持觀點的理由,這些理由即是文章的分論點。這個時候分論點和總論點構成了因果關系。 有的文章作者對于所持理由的闡述較簡單,但對于如何實踐所持觀點展開了論述,這個時侯的分論點和總論點不構成因果關系。 我們說讀書要讀,就在于此,如果你僅僅記住了分論點支持總論點,你就會發現有的文章邏輯說不通。 弄明白了文章整體結構,接著看其如何論證。用名言、用實例、用比喻、用正反對比皆可,但議論文并不是論點加例子,例子是要分析的。這個例子如何能證明論點,是要進行闡述的。讀書會不會讀就在此時表現出來。讀書的重要樂趣也在此:看著作者條分縷析地說理,在心里贊同或反對,其樂無窮。思維能力培養就在這個過程漸漸地達成。 注意:語文的論證和數學的論證不同。數學的論證是從已知求末知,結論(論點)在你論證后才能顯現。語文論證是在提出觀點后或告訴你所持觀點的由來,或是旁證告訴你我所持的觀點不是孤品。 很多孩子不明白語文“論證”一詞的含義,導致看不懂議論文內在邏輯,總以為,論點提出,加上例子就是議論文。或者和數學的由已知求未知論證混淆,糊糊涂涂看文章,這樣,如何能答好題? 議論文難讀,不是文章難,是太多的孩子生吞活剝論點、論據、論證三要素,道理論證,舉例論證等相關閱讀知識術語,卻不好好去讀文章,去理解文章內在的涵義。看到文中說了一個故事,就說,這是舉例子論證觀點,卻不去理解,這個例子要證的是哪個觀點,為什么是這個例子;看到一個名言,就說,這是引用,論證觀點,卻不去深究,為什么論證觀點了。 語文閱讀總是通過閱讀題來考查讀得如何,如此不明其所以地讀,怎能好好理解?不能理解,就答不好題,答不好題,就去遍尋各各種答題技巧,就越發不讀,以為依靠技巧就能答題,惡性循環。實際上,技巧通常是告訴你在答題過程中的思維過程,不解決理解的問題。沒有踏實讀書,沒有理解,會了技巧仍是答不好題。 總結,讀議論文是明白作者所讀的道理,并學會說理。課堂剖析議論文的結構,明了其內在邏輯,明白作者是怎么說理的,是學習重點。 語文是一門學科,語文的課堂閱讀和平時的閱讀不一樣,有些相關的閱讀知識在平日的閱讀中不必知,但在語文課的閱讀中你得掌握,比如議論文閱讀時:議論文的三要素;論據的類型;論據的作用是支持論點;論證方法是在論證的過程中采用的方法。可這些相關知識是為了讓你在學習議論文時“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明白議文章內容,也明白文章構成,不是為了讓你去套題回答。如果學了議論文,只明白了議論文 閱讀知識中的相關術語,卻沒能好好讀書,讀明白議論文的內容,那真真是買櫝還珠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