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人師的滋味 受了十年寒窗的苦頭,終于邁進了那個令人垂涎的象牙塔,在塔里優哉游哉了四個春秋,居然堂而皇之地做起了教書育人的行當。未登講臺的我,便被有關教師職業的評說攪得一片惆悵。似乎心中教師的形象永遠定格在面露菜色朝不保夕的狀態。評說終歸評說,我還是要面對從師的現實。 沒有過多的茍求社會,每一種職業總得有人干吧!何況從事的職業據說是太陽底下最光榮的呢!與其怨天尤人,不若直面現實。置身于可愛的花叢中,與花季年華的學生為伴,仿佛自己剎時回到了從前那個火熱的時空,于是更加體貼學生,似乎要以此告慰早年那顆受傷的心,從而獲得一種莫名的均衡。從了師,就要按為師的標準來匡正自己,于是每日備課、講課、批改作業,忙得不亦樂乎。忙中為師者超然者眾,對世事深諳者多,心中的腹誹也就越多。因此不免妄加點評時事,以平抑心中的失衡??纯匆郧安蝗缫训耐瑢W個個下海發得炙人,肥得流油,心中不由癢癢地難受。也想下海去弄條大魚,也想跳槽去嘗嘗野味,但想了又想還是舍不下這條“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雞肋。于是死心塌地在講臺上耕耘了一茬又一茬,靜心一想:倒也快活。 初為人師,當祖國的花朵帶著可掬的奶腔畢恭畢敬地叫“李老師”時,我百感交集,頓生一股從奴隸到將軍的自豪,那味兒勝似三伏天喝了罐冰鎮健力寶,儼然進入到惟我獨尊的至境,飄然欲仙,油然而生一種升殿臨事的感覺。小小的講壇便成了表現自我的人生舞臺,把自己的一腔熱血灑向待哺的學子,盡情地撒播,耕耘、澆灌。望著干渴的禾苗,自己哪怕理屈詞窮,口干舌燥還想夸夸其談。有“人民教師”的光榮稱號,就要無愧職業,做教師的靠嘴吃飯,嘴上要有硬功夫。普通話是要過關的,盡管說得不字正腔圓,也要捏著鼻子裝模作樣。好在學生笑過一次不再笑第二次。其次要鍛煉自己的口才,吐字要清晰,不能含糊其辭,于是課下常常模仿王牌播音員和名牌節目主持人的風度講課,時間長了,居然還真有點實效。 做教師的除了熟稔的嘴上功夫外,更傾心的是自己的考績,一次抽測意味著一次拼殺,這是教師隱形顯形的大比武,是以后說話算數與否的資本。有時為了半分竟爭得面紅耳赤,盡管不教學的上級領導大喊“減負”,但是為師的還是青睞于用考試這個法寶衡量學生,只要學生成績排名前茅,為師的再累似乎也是心甘情愿的。下課之后,便對著“本山”,苦苦尋覓里面的瑕瑜,用鋤頭或剪刀使得其所,末尾再劃上一個驚若游龍的“號”字,瀟灑地一揮手,算是作別了西天的彩云。一番運轉下來,昏昏然,沉沉然,勞形畢現,不得不沏上杯濃茶,點上枝香煙,在煙味茶氣中逍遙一會兒,如釋重負,渾身暢然,抑或人間不平的事襲來,便和同事妄加評論一番,長吁短嘆,不盡的感慨化作了無言的結局。盡管是非功過自有人評說,而自己還是那樣的激動?!拔槐拔锤彝鼞n國”,一介教書匠,清貧得可憐,竟然胸懷全球,放眼世界,沒有大款們一路發發發的酒席,有的是一方講臺,三支粉筆,沒有紅光滿面,大腹便便的氣勢,常常面帶菜色的在講臺上揮寫人生,游戲文字,還振振有詞地為神圣的職業辯護,可笑還是可敬,無從談起。 做教師的最得意的時刻是自己的門徒有朝一日登堂入室聲名顯赫,這往往成為日后向人夸耀的資本,甭管該徒見了為師的認識與否,好像是自己一手將其送入騰達之途似的。為師的有時還喜歡別人尊重自己,只有這樣,為師的才覺得心里舒坦。教師節,人民政府若有一丁點表示,為師的便感恩涕零,日后定以百倍的努力回報政府,在教壇上捧一項大獎,足以讓為師的快活好一陣子。常常對著血汗澆灌的榮譽暗暗發誓:要讓桃李開遍天下。而自己情愿做那個不言的“桃李公”。 每每看到顆顆求知若渴的心,出世的邪念便收斂了許多,從此下定決心,做一個死心塌地的“孩子王”。由于為師的為人,學生喜以蠟燭為喻,仔細想一下,真有驚人的相似,為師久則悟多,與其他行業一比,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