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問哪個導演僅僅憑借一部作品就能在華語電影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陳凱歌,絕對是其中一個。原因很簡單——《霸王別姬》。 因為《霸王別姬》《孩子王》《黃土地》,大家對陳凱歌期待極高,但奇怪的是,這些年 《無極》《道士下山》票房口碑都紛紛撲街,陳凱歌一次次向大家證實了自己“化神奇為腐朽”的本領,這不僅讓大家失望,而且懷疑。 2005年,陳凱歌的《無極》被剪成了《一個饅頭引發的血案》,這應該是最早的吐槽視頻了,這也掀起了網友對陳凱歌的群嘲。陳凱歌后來憤怒地說:“我辛辛苦苦做了一件旗袍,你給我改成了褲衩子,還跳到我面前問我好不好看。” 十年后,陳凱歌又拍了《妖貓傳》,這件“旗袍”比《無極》更加華麗,卻也被不少人解讀,有人說是“大唐小時代”,也有人說是“瑪麗蘇”…… 但公正地說,《妖貓傳》不算年度最佳,但也絕對不是年度最渣!能拍出《妖貓傳》這樣的電影,一點都不丟人,即便這個導演是陳凱歌! 馮小剛靠《芳華》重回巔峰,陳凱歌能否靠《妖貓傳》揚眉吐氣? 從這兩年電影的票房來看,迷信大制作、大導演已經行不通了,電影市場正在新老更替,但第五代導演這兩年卻集體發力,而且部部都是大制作。 馮小剛的《芳華》比《貓妖傳》早一周上映,這一次,馮小剛貢獻了自己史上最佳,票房直指10億,有望重回巔峰,而陳凱歌的《貓妖傳》不管是票房還是口碑,都弱于《芳華》。 其實,陳凱歌的《妖貓傳》跟張藝謀的《長城》有著驚人的“相似”:同樣是魔幻大片,同樣巨資打造,同樣是第五代著名導演,同樣是中外合拍,同樣空前宏大的場面和史詩般的傳奇故事……去年張藝謀《長城》折戟,今年陳凱歌《貓妖傳》同樣壓力山大。 陳凱歌的《妖貓傳》跟張藝謀的《長城》最大的不同就是,《長城》就是一部融入了中國文化的好萊塢類型商業片,簡單粗暴基本上沒什么內涵,而在《妖貓傳》在厚重的商業外殼下,又流露出語焉不詳的傾訴欲望。而且會給人一種感覺,我們都知道陳凱歌要表達什么,卻都不知道他究竟要表達什么。 不管是《無極》還是《道士出山》,我們都能看出陳凱歌要表達的東西很多,以至于在主題上不夠純粹,造成了一種表達上的混亂。而現在的《妖貓傳》,陳凱歌在表達上似乎收斂了一些野心,顯得更加純粹了一些。 《妖貓傳》:打不了五星好評,但也不忍心給個差評!要說搞場面、大制作,第五代導演無人能比。《妖貓傳》里的大唐盛世,真的美到令人窒息。 六年籌備,五月拍攝,一年后期。電影97%都是實景拍攝,只有3%用的綠幕。 為了更加真實,陳凱歌不惜搭建了長安城,甚至連城里的樹都是在六年前種下的。據說,原著作者夢枕貘看到襄陽的長安城搭建完成的樣子后,直接失聲痛哭。 事實上,陳凱歌“拍一部戲,建一座城”已經不是第一次。 《妖貓傳》的美術布景也是登峰造極,極樂之宴更是華麗至極。 有人因為《妖貓傳》表現大唐盛世的奢華,以至于說是“大唐小時代”,可是這“大唐小時代”真的比“小時代”不知道要高明多少?! 能拍出《妖貓傳》這樣的電影,一點都不丟人,即便這個人是陳凱歌 《妖貓傳》講的是京城詩人白居易和空海法師一同為一樁懸案揭開謎底的過程,而這一懸案就是——楊貴妃死亡之謎。 《妖貓傳》用懸疑+破案的手法配以東方式的古典奇幻,雖然談不上環環相扣,倒也不會讓你乏味,中規中矩。 整部影片基本上分為了兩部分,前半部分是“復仇者妖貓”,后半部分是“貴妃之死”。 唐朝興盛時,人人都愛楊玉環;繁華不再時,她就成了禍國殃民的紅顏禍水。然而,我們看到的是,紅顏不是禍水,大家都在禍害紅顏。 那些說“瑪麗蘇”的人,分明是沒有認真去看故事。 讓人意外的是,《妖貓傳》不講歷史興亡,也沒談大唐風骨,更沒有聚焦恩怨情仇,陳凱歌甚至沒想歌頌那個朝代。 電影中民宅破落、集市混亂、皇宮陰森、墻垣冰冷,皇帝是小人、貴妃是蠢人、詩人是癡人。影片里的唐朝盡是些裝神弄鬼的假把式和上不了臺面的小算盤,如果一個朝代只有舞池、燈會和妓院才是香艷的,何來盛世可言? 《妖貓傳》豆瓣評分6.9,跟9.5的《霸王別姬》自然沒法比,但這電影給7分,不算高。 也許陳凱歌這輩子都很難再超越《霸王別姬》時的高度,但我們不能因為他沒有超越自己創作的高峰就一味唱衰,拋開一切偏見,中國能拍出《妖貓傳》這種電影的,有幾人?中國像陳凱歌這樣用心去拍電影的,有幾人?中國能用電影來做文化輸出的,有幾人? 所以別再罵陳凱歌了,作為一個導演,能拍出《妖貓傳》這樣的電影,一點都不丟人,即便這個導演是陳凱歌; 作為一部中日合拍片,能把“大唐盛世”表現得如此美奐絕倫,能把《妖貓傳》這樣的電影做文化輸出,也不丟人! ·END· 長期高薪招聘 娛樂記者、產業記者(北京) 新媒體運營編輯(太原) 簡歷與作品投遞郵箱:yinan@vipstar.c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