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眾所周知的原因,2019年電視劇市場經歷了一輪又一輪的政策調控,從演員片酬到題材內容,從行業規范到對外交流,整個劇集市場格局都在發生著巨大的變化。 對于嗅覺敏銳的制片公司來說,必須學會在一次次調控中摸索出立身之道,那就是積極響應政策號召,盡量規避審核風險,摸清市場需求,縮短創作周期,保證影視劇的順利播出。 11月12日,在第25屆北京電視節目秋交會上,首都影視發展智庫、首都廣播電視節目制作業協會、清華大學影視傳播研究中心、CC-Smart新傳智庫聯合發布了《中國電視劇風向標報告2019》。 網視互聯(ID:wxs360)對《報告》進行深度解讀,通過分析2019年的政策風向和劇集市場,提前預測未來的行業趨勢。 電視劇集數減少,古裝劇減半,宮廷劇消失 2019年,相關部門對影視行業進行了全方位治理、多維度規范。 尤其在新中國成立70周年的重要節點上,廣電總局針對影視行業的多年“頑疾”開了專項整治,演員天價片酬、陰陽合同、偷稅漏稅…… 而且效果顯著,頂級演員片酬從8000萬到1.2億,降到了現在1500萬到5000萬,陰陽合同基本絕跡,偷稅漏稅的在經過自糾自查后,申報補稅高達117.47億元。 此外,相關部門在內容的調控上也不遺余力,不僅在重要宣傳期禁止古裝劇、偶像劇等娛樂性較強的劇種播出,而且加強了對宮斗劇、諜戰劇、抗戰劇的內容審查和備案,對注水劇、翻拍劇也深入挖掘瓶頸癥結,始終保持高壓(廣電總局重點審查:宮斗劇、抗戰劇、諜戰劇、注水劇、翻拍劇|政策解讀)。 在這一系列的調控下,2019年1-9月,在廣電總局備案立項的電視劇下滑到了646部24597集,較2018年減少了240部和10612集,同比分別下降27.1%和30.1%。 此外,表現最為明顯的就是電視劇的集數在減少。2019年6月全國電視劇月報備案通報中,72%的電視劇都在變更集數,《大明風華》一下子壓縮了17集。 在題材方面,當代題材電視劇占比明顯上升,占比高達71%,現實題材份額占據明顯優勢。 軍旅、農村、青少年劇有所增加,革命題材和以近代為歷史背景的傳奇題材占比明顯上升。 在“限古令”的作用下,2019年古裝題材備案占比僅7%,較2018年削減了一半以上。 古裝劇多為傳奇、傳記、武打、神話題材,其中古代傳奇劇成為了古裝劇中最具代表性的題材,而宮廷劇徹底消失,備案數量為零。 網視互聯(ID:wxs360)采訪了部分從業者,普遍的看法是,目前的變化在2019年只是一個開始,接下來的幾年里,重大宣傳活動接連不斷,這樣的調控和導向也將一直持續,并且不斷加深。 新播劇集銳減,衛視開始“聯盟” 《中國電視劇風向標報告2019》顯示,2019年上半年新劇集數位166部,劇集搏出量比2018年減少了61部,跌幅27%,也創下了近5年來的最低數量。 2019上半年,衛視晚黃金檔播出劇目328部,其中現實題材占比65%,近代劇不足30%,古裝劇僅5%。 一線衛視的聯播格局也在發生變化,浙江、江蘇、上海東方、北京衛視四家衛視構成頭部聯盟,很少再與其他衛視合播。 二線衛視中,安徽、湖北衛視結成了固定聯盟,共聯播4部。安徽衛視與深圳衛視,山東衛視與寧夏、廣東、江西、天津等均有聯播劇目合作。 或許是“聯盟”起了作用,2019上半年,衛視頻道收視同比上升3%,而央視則同比狂跌13%。 不僅衛視新劇集數回落,2019上半年,視頻平臺新播國產劇190部,同比2018年減少了48部,跌幅20%。 就排播模式上來說,聯播和獨播各占一定比例,獨播逐漸成為了互聯網視頻平臺的首選和主流模式。 2019上半年,愛奇藝上新劇集總數111部,其中電視劇56部,網絡劇55部,供應劇集最多;優酷上新81部,其中電視劇52部,網絡劇27部;騰訊視頻上新77部,其中電視劇46部,網絡劇31部。 電視廣告連續5年下滑,制作公司超半數虧損 受整體經濟環境影響和新媒體廣告的沖擊,2019年1-8月,電視廣告投放費用持續下滑,同比最大降幅達23%。即便是央視和衛視的廣告收入都難掩下滑趨勢。 而這,已經是電視廣告連續5年出現負增長。 此外,五大衛視的收視份額也在發生著微妙變化。 目前,五大衛視的收視排名為湖南衛視(2.77%)>浙江衛視(2.64%)>東方衛視(2.42%)>江蘇衛視(2.41%)>北京衛視(2.2%)。 雖然湖南衛視依然穩坐頭把交椅,但收視份額從2018年的3.1%將為了2.77%,創造了自2013年以來的最低份額。 反觀其他四家衛視,均有小幅上漲,尤其是北京衛視,漲幅明顯,為歷年最高。 不僅電視臺不景氣,制作公司的日子也不好過。2019上半年,17家上市制作公司中,8家盈利,9家虧損。盈利的8家中,只有完美世界、芒果超媒、華錄百納三家保持凈利潤同比未下滑,其余5家凈利潤同比下滑超50%(88家文娛公司經營情況調查:低上市率、虧損成常態及公司間判若天淵)。 文娛企業想要依靠電影電視劇和綜藝已經很難維持企業發展了,所有留存企業都在找尋各自的發展空間。比如芒果的IP和其它行業的同期孵化,萬達的影視+周邊,光線的長期股權的布局以及騰訊的動漫方向的深挖等。 縱觀2019年,電視劇產業遭遇著市場和政策的雙重風險,呈現出了資本謹慎、生產減量、播出和上線均減量等多個特點。 雖然市場也呈現出了新的活力,比如古裝劇受限,但《長安十二時辰》《陳情令》卻依然火爆,都市家庭劇出現了《都挺好》,歷史年代劇出現了《大江大河》,刑偵懸疑劇出現了《破冰行動》。 政策收緊的情況下,題材安全是第一位,但觀眾收視偏好也不能忽視,如何將兩者充分結合,就成了遴選題材的“風向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