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日報首席記者 龔丹韻 實習生 俞宏浩 劉暢 張天弛 劉紫霜 當事人口述 復旦大學工作人員: 復旦大學校區裝了約200個充電樁,老師依然嫌不夠用。充電樁基本都是交流慢充樁,直流快充樁在學校里不太實用,電量太大,改裝成本很高。 占位的情況難以避免,一旦發生,可聯系保衛人員,他們會進行協調。 復旦大學對于校外車輛的管理很嚴格,外來車輛,包括附近居民都不可以隨意進入使用充電樁。 家樂福武寧路店保安: 能否安裝充電樁事先需要有人勘察。小桔運營商和家樂福簽了合作協議。裝之前,需要保安部申報,工程部評估,進行消防檢查。 我們這里都是老線路,不能開玩笑。容量需要經過計算,比如一輛車充多少電,同時啟動將會產生多少電量,電網能否承受,是否有波動等。好在家樂福附近就有高壓電網,技術上不難。 混動車車主黃先生: 我是混合動力車,去年從上海前往杭州,在高速公路休息區看到國家電網的充電樁,發現和我的車不兼容,沒有充成功。 單位沒有充電樁,只能在家里充電。但我們小區是地面流動車位,沒有固定車位,小區物業不讓裝。上海政策規定,必須物業敲章同意安裝充電樁后,才能購買新能源車。但實際上“黃牛”可以搞定假章,進行假安裝,如此就能順利買到新能源車。 我現在只能從陽臺拖根線到樓下充電。車子如果停得離陽臺太遠,就沒辦法了。 我手機也下載了幾個App,但不好用。到商場購物時,兜好幾圈都不一定能找到充電區。如果專門去充電,停車費又太貴,不劃算。 我曾經在單位職代會時提過建議,希望單位停車庫能安裝充電樁,倡導綠色低碳出行,但沒被采納。 企業員工祁先生: 我一直負責公司充電樁的管理工作。只要在公司有停車許可的車主,可以請自己汽車品牌的相關人員來安裝充電樁,我們只負責拖電線。專業人員認為可以裝,那我們就接電線。 當然充電樁數量是不夠的,但都是同事,有啥不好商量的,反正也不收電費錢。常常一輛車上午充電,另一輛車下午充電,共用一個樁。 公司的樁,不開放給周邊居民和外來人員。要保證公司的安全,保護公司的隱私和機密,萬一商業間諜溜進來怎么辦? 電力公司工作人員王先生: 國網的電能質量,就世界范圍而言也是很強的,上海更是數一數二。 目前我國充電樁的安全性技術已經做得很好,車主可以放心充電。交流充電成本低,設備簡單,220V電線拉出來就能用。有些車主沒有充電樁,直接拿自家插座充,理論上是可以的,但充得久,容易發熱起火,這和接線板質量相關,接線板必須有過流保護,插座有接地線,防止燒壞。如果充電時周圍沒有易燃物,可能只是地上燒一個印子。但是家里東西多,萬一周圍有易燃物,安全風險仍然不好說,所以仍不提倡在家里充電。 老小區電能容量不夠,也可能會出問題。尤其是直流樁,不是有了場地,想裝就能裝的。 國網的主要職能是調度,簡單來說,保證電能一直在消耗。就好比全中國的電突然集中在上海電網上,電網瞬時承載巨量電能,電能過分溢出,骨干網容易癱瘓。 而新能源車對于下一代電網的探索很重要。 簡單來說,世界電網的主要問題都在于峰谷差帶來大量的發電冗余。峰時,需要滿足大量發電任務,但谷時,電能無法發出。新能源車夜間充電,成規模后,作為一個巨大的電池陣列,能夠削峰平谷。 當然這還是一種設想。未來如果有一天,電池密度超級大,那么道路上跑的電力汽車,實際上就是高速飛奔的電能。 目前充電樁企業想要回本確實比較慢,對它們也別苛求。風口企業和國企參與得比較多。風口企業可能看中的是好看的簡歷,后續運營維護的動力不足。國企承擔了較多的任務和責任。還有一些地產商和商鋪,順帶做一下。 ![]() 漕溪北路737弄匯翠花園居民尤先生: 國家一直鼓勵使用新能源車,我也動心了,近期打算把原本的燃油車換成特斯拉。 但是在小區安裝充電樁的環節上,我被物業數次拒絕。我的車位是自有車位,擁有長期使用權,位置在地下車庫機架一層。物業以機架車庫為由拒絕安裝充電樁,但實際上對一層來說,并沒有安裝技術性問題。 即使最后不能安裝,也應該由專業機構和專業部門評估說了算,而不是由物業說了算。為此,我投訴到街道辦事處,收到的答復是: 根據《上海市電動汽車充電設施建設管理暫行規定》第十九條:電動汽車用戶在住宅小區有自有產權車位或經車位產權人同意,在租賃期一年以上的固定車位上安裝充電設施的,物業服務企業應當予以支持和配合。其中,“由專業機構及專業部門查看出具是否能夠安裝充電設施的具體意見,如以上相關責任人或單位均同意安裝電動汽車充電設施,物業將積極予以支持和配合。” 面對答復,我一頭霧水。街道辦所稱的“專業部門”,請問是哪個?后來我自行查詢了相關條例,里面有如下內容:(一)市交通委負責本市電動汽車充電設施建設統籌協調與推進工作……(八)各區縣人民政府負責本行政區內電動汽車充電設施建設的推進工作,依托住宅小區綜合治理工作機制,確定推進充電設施建設工作平臺,并明確相應職責…… 于是我寫了第二封信,給所在區政府,得到的結果是“自辦不受理”,理由是“您來信反映的事項不屬本級機關職權范圍”。我現在打算寫第三封信給市交通委。 經歷了與物業的“斗智斗勇”,我感覺現在鼓勵充電樁發展的文件,還是形同虛設。物業“積極予以支持和配合”只是一句空話,怎么支持?該不該裝誰說了算?安裝的過程充滿艱辛,卻找不到哪個才是真正管事的主管部門。 國際案例 路燈桿變充電樁 德國一家新能源公司將路燈進行改造,僅需30分鐘,對路燈桿進行一點調整,就可在路燈桿上裝上系統插頭。新能源車主使用一種智能充電線即可連接電燈完成充電并自動結算。相比于新建充電樁,這項改造不需要另尋場地,改造成本比建設傳統的充電樁低90%左右,受到好評。 除了德國之外,英國倫敦也運用這一思路來完成市內新能源汽車充電基礎設施改造,預計到2020年底將提供1150個充電樁。 加油站設快充點 歐洲多家石油公司利用其原有的加油站點,與汽車廠商和充電運營商合作,在加油站裝備快速充電裝置。 “加油站+充電樁”的模式,既能夠利用加油站交通便利的位置優勢和現有基礎設施,降低開發成本,還有利于直接整合加油站的人力、物力等各種資源,提升一站多用的效率,也方便路途中失電的汽車使用,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 零售店建公用樁 一些國外城市的大型連鎖店,在停車場為新能源汽車提供充電服務,包括地區型便利店、零售商店、汽車餐廳、咖啡館等。 調研顯示,在店鋪外安裝充電樁后,消費者在店里停留的平均時間是以往的3倍。可據此研究消費模式,實行免費和收費的最佳組合。比如,發放購物優惠券、第一小時充電免費等來刺激消費,最大限度提高營業額。一些小型便利店通過增加咖啡和食品服務,吸引需長期停留充電的新能源汽車客戶。 建議 互聯互通需貫徹到最后一步 如果僅需要“找到”充電樁,信息集成并不難,甚至不需要新App。如百度、高德等地圖導航軟件,已有聚合功能,點擊“圖層”—“充電樁地圖”,上面已集成國家電網、依威能源、星星充電、特來電等十余家運營商信息,可直接顯示距離位置、空閑情況、價格等,一目了然。本身的地圖功能還能直接進行路線導航,避免了運營商App要跳回地圖軟件導航的步驟。 然而,找樁信息只是第一步,支付端沒有打通,為了支付使用,這才有“一部手機下載6個App”的麻煩。 信息互聯互通,不僅在于開放數據,更關鍵的是操作全流程打通。如何讓用戶只下載一個App就能完成找樁—導航—支付的全過程,還有諸多提升空間。 后續維護管理比安裝更重要 充電樁作為頻繁使用的電子設備,后續如何有效監督、維護與管理,出錯了找誰等,都需要專人運營,而不是一裝了事。 國家電網在充電樁的維護經驗上值得借鑒。據國家電網上海電力公司工作人員介紹,上海公司建立了針對高速與城市快充站的網格化巡視制度,在全市范圍設立約27個運維檢修服務網點,定期開展充電設施巡視、維護和檢修。 公司建設的充換電設施均接入國網車聯網平臺,在線監控充電樁運行狀態,自動判斷并生成運維工單。運行監控中心設專人24小時值班,處理車聯網平臺、95598、400熱線等渠道的咨詢、運維、檢修工單,全天保障充換電設施在運、可用。 “撥打國家電網的服務熱線報修設備,很快就有維修人員前來修理。”虹橋南豐城停車場工作人員沈飛證實。 而對于其他運營商,需要督促其出具細則方案。比如運營商與停車場前期合作洽談時,就需要明確設立充電樁位置指示牌、燃油車占位管理投訴電話,指定信息核實或平臺監管的責任人。 還可以與吸煙舉報類似,貼上專門的投訴電話或網絡渠道,明確監管主體責任。如此,上海市公共充電樁服務才能實現“從重建設轉向重運營,從全面推轉向抓重點,從無序充轉向有序管”。 官方整合平臺需要更多推廣宣傳 目前的信息整合類App,車主知曉率和使用率都不高。它們需要被更多推廣宣傳,避免資源重復浪費。 實際上,也可以考慮市場機制,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進行信息整合與長效管理,往往事半功倍。 比如一些地圖軟件,普及率很高,也已經集合了現成的充電樁信息,是否能促使底層平臺進一步打通,如最末端的支付流程打通等,即可解決信息互通問題。 開放專用停車位 特斯拉等品牌商的專用充電站,并非沒有開放的余地。據外媒報道,從2015年開始,特斯拉就談到將其超級充電站開放給其他車商的可能性。 2016年,中國的“新國標”接口實施后,特斯拉中國一篇《就近期“特斯拉不遵守中國充電國標”等不實報道的聲明》中提道:“特斯拉將在符合新國標的基礎上繼續推進超級充電站、目的地和家用充電樁建設的同時,也愿意以開放的態度與其他充電企業、服務商合作交流,鼓勵互通互聯。” 4年時間過去了,特斯拉超充站對其他車型開放的進展仍不明顯。究竟問題出在哪里?可調研具體情況,研究讓企業如何更有開放的動力。 春之聲小區利用門禁外空間,開放公用充電停車位,類似的模式也可多鼓勵推廣。如果城市有更多犄角旮旯的地方,愿意積極推進充電樁的開放,積少成多,會對新能源汽車的推廣有所助益。 適當調整布局,向郊區傾斜 郊游路途較長,新能源汽車更需要公共充電樁,應多鼓勵郊區景區安裝充電樁,提升服務質量。尤其是大型景區的停車場,需要加大充電樁投入力度。 郊區公共交通不及市中心密集,客觀上小汽車使用率更高。郊區充電樁能多留住車主,增加游客停留時間,帶動景區消費。 |
|
來自: 老沈閱覽 > 《能源、材料與環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