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癌的主要的癥狀有便血、膿血便、大便習慣和性狀改變、腹痛、腹部包塊,以及轉移病灶引起的癥狀和全身癥狀等等。腸,糞便的下行通道,看看發生腸癌后大便會有哪些變化呢?01、大便習慣的改變每天1次大便是正常的,每天2次、3次也是正常的,3天大便1次同樣也算正常,但這是基于沒有藥物、食物干預的情況下,情況一直如此。若原來3天大便1次現在1天1次、或者原來1天1次現在1天3次,這些都屬于大便習慣改變!更不要說超過3天大便1次、或每天大便3次以上的改變。腸癌的腫瘤源自腸管內的粘膜層,腫瘤太小或許刺激不了腸壁的神經,當腫瘤增大對腸管有了刺激,大便習慣可能就發生了改變。便秘、或腹瀉、或便秘腹瀉交替發生。當腫瘤出現在左半結腸,以潰瘍型、浸潤型腫瘤居多,加之左半結腸管較細,容易發生梗阻,嚴重的情況停止排便,多有腹脹、腹痛伴隨。02、便血便血是腸癌發生最多的癥狀,也是容易被誤認為“痔瘡”的主要癥狀。腫瘤是增殖比較快的組織,容易發生缺血、壞死,同時腫瘤周圍的血管結構非正常、容易破裂,造成了腸癌“自發性”出血。腸癌便血的顏色與腫瘤的部位有關。右半結腸腸腔寬大,糞便稀糊,少量出血混入糞便不容易被發現,所以很多右半結腸癌病人確診時貧血嚴重,若腫瘤出血量較大,大便顏色發暗、發黑、或果醬樣便。左半結腸癌、直腸癌,腫瘤出血離肛門口比較近,顏色要鮮艷一些,若在直腸停留時間久,血細胞破壞,鐵離子被氧化、發黑。03、大便變形、變細中低位直腸癌距離肛門口也就幾公分,腫瘤位置是固定不動的,大便通過也就留下“固定一側”的凹槽。若腫瘤環腸半周、環腸一周生長,大便也必然變細。中低位直腸癌也由于位置的關系,下墜感、里急后重的情況也多見,內痔嚴重也會有這些癥狀。04、膿血便腫瘤增大也必然引起粘膜表面增大、壞死、感染等情況,粘液分泌物、膿性分泌物、壞死物也相應的增多,多與血、糞混在一起,膿血便!若壞死、感染嚴重,或許排氣也會有嚴重的惡臭味。一般說來,腸癌待到癥狀出現再做檢查已經有些遲了,但有了癥狀再延誤就更糟糕了,有些人耽誤幾個月,還有一年的,結果就大不同了。提高對腸癌的警惕,發現“異常”及時就診,若能對它主動出擊、篩查,40歲以上考慮腸鏡篩查,效果就要好很多。我是@劉永毅醫生 ,感謝您的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