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翻開兒子的練習冊,看到一句話:
我感觸頗深,立馬就記下來了。 是啊!不走捷徑就是最快的捷徑。沉住氣,慢慢走,總會抵達終點的。 一、跑得快的人,未必是走得遠 有時候課本里的動物故事,真的能給人帶來啟示。比如前面說的駱駝,還有著名的“龜兔賽跑”。 真正厲害的人,都懂得沉住氣,厚積薄發。 沉住氣,慢慢走自己的路,慢慢感受生活的美好,總會到達!時間才是判斷對錯的法官。 沉住氣,看似簡單的三個字,卻需要胸有成竹的底氣,不受外界波的影響,按照自己的頻率,再慢也是前進。只要前進,終能到達,只是慢一點而已。 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周圍全是要依靠自己的人,難免會有力不從心的時候。生活越忙亂,越要沉住氣,慢慢來。 沉不住氣,或者泄氣了,就會一無所獲,生活就沒奔頭了。 “事急則緩,事緩則圓”,沉住氣,是人生的重要修為。二、內心焦慮時,靜下心,慢慢來 我們現代人總是很焦慮,為自己,為孩子。焦慮的原因主要有2個:
王小波說:
我覺得焦慮的本質,也契合這一觀點: 自己的欲望大于能力,又缺乏耐心。焦慮就是因為欲望與能力差距過大。 以前我做事總想追求效率,凡事要快,整個人很焦慮,連睡覺都不踏實,做的夢都是緊張的。 后來在生活的打磨下,我漸漸明白:慢幾秒,其實沒關系的。 人生很長,慢慢走,不著急,不一定要在某個時間做出決定。慢一點,也沒關系。只要你知道自己的目標,一定能達到的。 有了這樣的覺悟,我心態變得從容平和。孩子比別人家的孩子笨一點,沒關系的。我的孩子成績比別的同學差,但他健康活潑,快樂比別人多呀! 我們總愛拿自己和別人比,落后時總愛自責。可這種負面情緒恰恰是不管用的。你自責千遍萬遍,情況不會因為你的自責而變得更好。 三、甘于沉下去,方可浮起來 人生就像一場馬拉松,如果前半程把力氣都使完了,后半程就不夠力氣了。 人生需要慢慢沉淀,想要一飛沖天,需要成長和蓄能,需要有水滴石穿的堅持與耐力。 年輕時吃的苦不算苦,這些苦最后會化成甜,是一輩子的經驗,是財富。 老來苦,才是真的苦。現在的延遲滿足,為的是未來更美好的生活。 甘于沉下去,方可浮起來。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不要著急,一步步來,保持耐心,總會達成目標的。 在這浮躁的社會里,做事有分寸,遇事不慌亂,日子才能有條不紊地過下去。 生命本就是一段慢慢積累的過程,咱不著急,多給自己一點時間。 從今天開始,去讀一本本的書,去寫一篇篇的心得感悟,去跑步,不疾不徐,去成長,去提升,去收獲一個更美好的自己。 每個人最終的歸宿,就是失去所有。 我們不妨遵從自己的本心,不為沒有發生的事情而焦慮,沉住氣,慢慢來,大膽一點,去愛一個人,攀一座山,唱一首歌,追一個夢。 |
|